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注重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可以将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融入课程之中,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散发出浓厚的闽南乡土地域性气息,赋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鲜活的生命力,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深入感知闽南文化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在关联性,突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价值和功能,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观念和良好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
课程资源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新理念之一,随着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充分开发和利用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品德课堂链接闽南文化,将成为孩子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知识构成、也有利于绵延闽南人心中难于割舍的血缘、亲情。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采用民族舞蹈学研究方法和舞蹈教育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论,从课程开发的角度,首先论述了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及其价值。其次对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进行梳理,并提出了笔者的课程观。再次,提出《闽南民间舞蹈》课程性质、目标,同时对《闽南民间舞蹈》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的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招敏 《文教资料》2012,(9):176-17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这对于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无疑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本土资源,是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拥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文章借助对本土资源开发运用的实践,阐述教学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生活的空间,增进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也使本土资源不至于被埋没、闲置和浪费。  相似文献   

6.
闽南,基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闽南传统文化。如何挖掘闽南文化的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业开发已成为地方发展经济的重心之一。文章结合闽南文化的形成及特征,就闽南文化历史资源旅游业开发的形态及关键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故事是通往儿童内心的幽径,可以成为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一项内容,也可以成为小学品德教学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择选已有的或运用自编的故事可以无痕地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入的故事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用活教材、超越教材,故事要源自生活,回归生活,通过故事完成的道德成长是一种柔性的内化方式,因而是一个像呼吸一样自然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长期以来,“教材=课程资源”的观念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信息封闭、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而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落实,影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程一线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把我们周围的地方课程资源融合到教学环节中,从而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下面以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我们的民风民俗》的第二课时为例作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学的主要课程,作为教学载体的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前提条件。“开放性”是品德课程的特性,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层面上,即开发该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学生、教师、家长、  相似文献   

11.
小学品德课是目前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肩负着社会育德的责任。但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依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品德课脱离社会生活,学生收获甚微。本文提出以品德课课程性质为基础,利用品德课的活动性质,进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三个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达成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整体性思想,让品德课的学习生动活泼,富有意义,成为具有实效性的一门生活课程。  相似文献   

12.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用直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很易于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所以,现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运用音乐这个教学辅助手段,借助音乐的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几年的品德教学实践,使我为之困惑的是:虽然认真设计教学方案,竭尽全力想上好课,可总是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不能真正地实现与他们情感的共鸣。究其原因,是自己局限于书本的世界,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基于此,我在整合品德课程资源、构建品德生活课堂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4.
李琴 《辽宁教育》2014,(8):53-55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成了当前教学中广大教师研究的焦点.但从课程资源的内容研究看,还明显存在着重教材资源、轻学生资源的现象.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二个: 首先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足.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必须要真正认识“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针对闽南本土动画发展面临的困境,指出本土动画创作要充分挖掘闽南文化中可利用的资源,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创作出社会和市场所认可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16.
闽南文化的德育价值考量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道德资源的主要表现有:思想文化敢拼爱赢的理念,宗教文化兼容并包的品格,海交文化开放进取的秉性,民俗文化重乡崇祖的传统,艺术文化崇真尚美的追求等;闽南文化道德资源的主要价值有:其地域性有利于青年学生自然融入区域社会化;其海洋性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人格教育;其实用性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务实作风;其创新性有利于激发青年学生的创造力等。闽南文化德育资源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如今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利用的现状却相对薄弱。故今后须做更大更多的努力和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一所大学接受教师培训时,听一位教授讲了这样一个滑稽的故事,感触很深. 某幼儿园组织学前班的孩子给党过生日,整个活动场面相当庄重,从领导干部到园长都不敢掉以轻心——这是政治问题,给党过生日,这些党员干部谁敢马虎呀.幼儿园的门前彩旗飞扬,来来往往出席活动的人员脸上笑容可掬,只有那些无知的孩子坐在那儿东张张西瞧瞧,把天真和好奇写在了小脸上.活动开始了,一系列程序按部就班地开展着,孩子们听着大人们严肃的发言,拍着小手跟着人群鼓掌,最后又目送着人流渐渐离去.等那份喧嚣退去了,一位提着小凳子的男孩歪着头问他的老师:“老师,人都走了,党怎么还没来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吃蛋糕呀?”老师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完以后这个小男孩依然是一头雾水,一脸的茫然.  相似文献   

18.
课程资源是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综合。文章取《品德与社会》一单元教材为例阐述品德课程资源的有效取舍。  相似文献   

19.
马海青 《文教资料》2012,(2):150-151
翻开品德教科书,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教材中虽包含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信息,但这些知识技能不再是有序地呈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而是存在于新教材主题活动运作的框架内。那么在品德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呢?文章认为,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整合、重组,引导学生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生活,在生活中实践体验,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闽南文化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如拼搏包容精神、重教兴学氛围、重视人格修养、爱国爱乡的传统观念。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充分开发闽南文化资源,既可以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建设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校园文化,又能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为此,闽南地方高校的德育工作要有意识地结合闽南文化并突出特色,同时积极构建闽南文化研究平台,推动闽南文化在德育工作中发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