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借用女性主义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对美国名作家霍桑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进行探讨。在《红字》中,霍桑揭示出女主人公海丝特在清教男权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批判了男权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厌女意识;并且通过把女主人公海丝特的坚强和对不公命运的抗争同男主人公的软弱和对命运的无助进行对比,颠覆了男权社会把女性作为“客体”的传统观念,在自己的想象“红字”世界中为海丝特赢得了一个“主体”的位置。正是通过对海丝特这一女性人物的塑造表达出霍桑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2.
喻劲梅 《海外英语》2011,(2):213-214
早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产生一百多年前,霍桑就在他最重要的代表作《红字》中,探索了女性与自然复杂而紧密的联系,揭示了男权的清教社会里女性和自然资源遭受压迫和掠夺﹑科学技术被利用来控制和占有自然的悲剧,阐释了作者希望解放女性和自然,构建一个两性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理想,表现出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同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文学史上,纳撒尼尔·霍桑是一位对人类灵魂具有卓越洞察力的大师。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坛上的一部经典著作。自其出版以来对《红字》中霍桑女性主义意识的探析一直吸引着众多批评家的兴趣。在其生活经历和十九世纪女权运动的影响下,霍桑孕育了女性主义意识。正是他的女性主义意识促使他在书中塑造了海斯特这样一位反叛女性。海斯特转换了字母"A"的含义并塑造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构造和男女主人公的描写,霍桑谴责了男权社会里女性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从而霍桑的女性主义意识在《红字》中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在《红字》这本小说中,霍桑塑造出了一个犯通奸罪的具有反叛意识的女性角色——海斯特。他在书中深入刻画了海斯特的心理历程,揭示了当时女性处于社会边缘的地位。同时,霍桑还写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不公平待遇,从侧面折射出霍桑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尝试研究女性主义在《红字》中的体现,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霍桑在《红字》中成功的塑造了海丝特·白兰,成功的开创了美国女性主义写作,从女性的角度来研究霍桑的作品,更能深刻的体会霍桑作品当中的深刻内涵。在《福谷传奇》和《红字》当中,霍桑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强烈的批判,同时也寄托了他的女性主义的认知。文章从女性的角度研究霍桑的女权观入手,分析了《红字》当中海丝特·白兰的设定和刻画描写,最后分析了《红字》当中的女权抗争,希望能对从女性角度探究霍桑作品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男权话语下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性利用和社会对女性权利压制,要求人类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关系的和谐。斯科特.奥台尔的小说《蓝色的海豚岛》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思想,通过描写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和对《鲁滨逊漂流记》的戏仿,消解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话语,进而通过女主人公卡拉娜融入自然、完善自我的活动,充分诠释了生态女性主义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红字》是霍桑最优秀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清教主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扼杀,并表达了对女性主义的关注。通过多维度对海斯特的分析进而探析女性意识在《红字》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其表现出的女性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8.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国内对他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他的长篇小说《红字》上,而对其短篇小说的关注却不多。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其短篇小说《胎记》,分析文本深层结构中隐含着的父权制社会里男性对女性的物化和女性的自我内化,以及在父权制社会里一些受极端科学主义思想的人对大自然的肆意侵害所造成的后果;并且揭示了对男权意识形态、父权制社会的二元对立的自然观的强烈批判和微妙颠覆。  相似文献   

9.
纳撒尼尔.霍桑在《红字》中塑造的海斯特.白兰吸引了无数读者并在近年来引发了诸多富有新意的解读。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解读,为重新欣赏《红字》提供了参考。基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础上,通过对海斯特形象的演变而挖掘小说中反女性主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思炎 《英语广场》2020,(26):40-42
《红字》讲述了女主人公郝思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恋产下私生女珠儿后,被社会强烈谴责并冠以不齿名号的故事。女主人公郝思特是19世纪女性主义的化身,她不屈不挠、坚持维护尊严的精神给予世人启迪。除了女性主义,作者霍桑还隐晦地表达了生态主义的思想和自然观。本篇论文以生态女性主义为出发点,基于女主人公郝思特的人生经历,剖析霍桑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刘敏 《鸡西大学学报》2013,(9):109-110,113
霍桑通过揭示主人公海丝特所处的清教男权社会“边缘”地位,深刻地批判了男权社会中极为普遍的厌女意识,并且通过把海丝特的人生逆境坚强抗争与男主人公对命运无奈进行对比,颠覆了传统的男权社会总是以女性作“客体”的观念,在自己想象中建构的“红字”世界里替海丝特赢取了一个“主体”地位,正是通过海丝特这样一位女性人物的塑造,让人们认识了解到了作者内心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小说《紫色》中的自然意象和女性意象来窥视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揭示在男权社会中自然和女性均受到扭曲与迫害、同为受害者的真相。自然和女性的天然联盟指明了一条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相处、相互融合的道路,这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滴血的钻石》中玛格丽特·范德黙威和凯蒂·麦格雷戈两位女性形象中渗透着男权思想。玛格丽特默认了男权,凯蒂则实际上掌握了男权,对自然和他人施加征服和统治,站在了生态女性主义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14.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是结合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批评的一种方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斯坦贝克的《菊花》和劳伦斯的《菊花的清香》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解读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相似心路历程,旨在体现男权社会下女性和自然的困境以及男权统治在女性压迫和自然压迫两者中所起到的类似作用,旨在加深人们对这两部作品的理解,发掘并解读那些蕴含生态意识的经典文学作品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红字》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是霍桑创造的一个极具女性主义意识的人物形象,她坚持自己的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充满反抗精神,追求妇女的平等权利。海丝特以沉默的方式向男权制社会作出了反抗。  相似文献   

16.
李琳 《海外英语》2015,(1):203-204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与自然有极强的亲近性,男人统治妇女与人类统治自然有及其紧密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思维方式统治下的对女性与自然的压迫,提倡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关系。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揭示了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深刻披露了欧洲的父权制思想,塑造了苔丝在男权社会中不断反抗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哈代具有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7.
段绪莹 《海外英语》2022,(5):186-187
霍桑的短篇小说《胎记》描述了19世纪美国社会男性权威至上背景下,女性命运的悲剧结局。该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对作为男权主义社会制度下的受害者和产物的女性形象进行重构。探究文本背后所揭露的在新旧时代交替背景下,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身份定位、社会价值及其与男性的关系,挖掘文本深层结构中所蕴含的对男权意识形态的强烈批判。  相似文献   

18.
霍桑在《红字》中塑造了一位具有女性意识的反叛者。海斯特勇敢善良、敢爱敢当,挑战了十九世纪宗教男权制的戒律。由此展现了十九世纪西方女性意识觉醒的生命轨迹:从顺从男权礼制到萌生真爱意识,再到拥有经济独立意识、个人自主意识和社会和谐意识。这些意识的产生无情地摧毁了男权礼制,开启了西方两性平等革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很好地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观点。本文着重分析此作品中男性视角下的生态女性主义体现。莫里森从男性而非女性的角度入手.以麦肯的沉迷和奶娃的经历揭露男权文化对自然的疏离和对女性的压迫,最终通过奶娃在姑妈的精神指引下的成长故事倡导亲近自然、尊重女性、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观点。  相似文献   

20.
霍桑在《红字》中塑造了一位具有女性意识的反叛者。海斯特勇敢善良、敢爱敢当,挑战了十九世纪宗教男权制的戒律。由此展现了十九世纪西方女性意识觉醒的生命轨迹:从顺从男权礼制到萌生真爱意识,再到拥有经济独立意识、个人自主意识和社会和谐意识。这些意识的产生无情地摧毁了男权礼制,开启了西方两性平等革命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