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客家化既是一种地域化,又是一种族群化,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运用。由于客家研究起源于历史学,而且客家研究的学及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均多出自于历史学科,因此化人类学在客家研究中远不如历史学为人们所重视。实际上,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是深入认识客家化的重要手段,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基本方法在客家研究中理应得到重视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文化人类学因其理论与方法的独特性,受到许多学科的运用与借鉴,客家研究便是典型。传统客家研究更多注重历史学的研究取向,人类学相对来说受到忽略。事实上,客家研究生来便与人类学结缘。从人类学视角下研究客家的多是香港、台湾与海外人类学者,大陆人类学者相对较少。人类学可以在客家研究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人类学与客家研究结合拥有广阔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等新媒体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各类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新媒体的发展也为客家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借助新媒体的独特优势来传播客家文化,成为当下客家文化发展的一大要义。从媒体人类学的研究视角,重点探讨客家文化的媒体传播现状及其新媒体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客家文化是一颇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而其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一体多元”结构。“一体多元”特色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战乱、饥荒、人口迁徙、民族融合等社会政治因素与赣闽粤边区自然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客家文化中的构成因素 ,可以清楚地看出汉族与畲族等少数民族相互交融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客家文化的系统研究如果自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篇》等开创性著作算起,已有80余年,以历史学、文艺学、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等学科方法对客家文化作了较为深入的  相似文献   

6.
<正>客家文化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一种族群文化。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意味着客家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诸如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学、语言学、建筑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的整合与补充。历史学与人类学对客家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而言,人类学对于客家研究的意义更没有受到重视,实际上,客家的族群属  相似文献   

7.
略论客家文化的形成及其多元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的客家研究,偏重于从历史文献和谱籍资料来考证客家历史渊源,强调客家是纯粹中原汉族血统,这显然是与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不相符的。近年来,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认为客家的主体是少数民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从血缘上去界定客家的观点,因而也失之偏颇。本文认为“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种族上、血缘的概念;客家文化的构成是多元因素的,但其中既有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因子,也有相邻民系文化的成份,但其主体是中原传统文化,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必须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16-19
针对学术界长期争论的"客家的形成"和"客家的民族属性"这两大问题,对《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一书展开了全面的评述。认为该著作改变了以往学者从移民史的角度,转而从文化传播的视角,肯定了"国家"对"客家"族群形成的关键作用和"文化认同"对界定"客家"民族属性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指出,该著作开启了客家研究的新范式,拓展了客家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9.
作家文学思想的形成依据,一是社会环境为其创造了有利的发展契机,这是外部条件;一是“母根文化”的影响为其奠定了深刻的思想基础,这是内在依据。撇开所谓主流文化的影响,从客家文化视野的角度对郭沫若的文学创作思想进行内在的逻辑论证,认为郭沫若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与客家传统文化有着一种天然血缘承传的潜在关系;客家文化的深厚浸染,锻造了郭沫若的创作品格,这是郭沫若文学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其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0.
面对21世纪,客家文化受到严峻挑战。如何"守护客家文化",这是摆在客家人与客家研究者面前的一项新的重大课题。所谓"守护客家文化":一是保护既存的客家文化;二是深入挖掘已被流失的与尚未挖掘的客家文化并对其进行深刻的研究。认识这一点十分重要,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客家文化的独特性,有助于我们认识客家文化的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嘉应学院学报》2017,(7):22-31
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设计、生产、流通传播、消费等多个环节。在互联网移动终端自媒体的时代,客家文化的传播面对"指尖上的机遇",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发现:微博和微信的传播模式基于其技术架构背后的社会互动模式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机构开设的微信公众号,既需要重视客家文化内容的原创生产,又需要匹配产品生命周期和传播模式。微信作为基于信任的网络交往平台,其强关系和同质性群体的社会关系特征,对客家文化的传播构成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日趋紧密,而各类文化在相互交流和融合过程中难免带来相互之间的抵触和碰撞。作为中华民系文化之一的客家文化在文化多元化潮流中受到了巨大冲击,要保持客家文化的独特性,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其传统精神,还要转变落后观念以实现客家文化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走向文化人类学的传播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播不仅是传播学研究的内容,也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内容。19世纪文化人类学中的“传播学派”,首先把传播作为人类文化现象进行了考察。传播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吸收着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营养。然而,由于传播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存在着许多隔膜,对于传播这一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的本质研究,迄今没有太大的作为。当今以互联网络为标志的媒介革命,又向传播学和文化人类学提出了新的理论挑战。传播学家已经意识到,传播学必须借助文化人类学的视野,重新审视人类传播现象。这已成为传播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4.
阐述长岛作为妈祖文化北向传播的中转站及我国北方妈祖文化中心,妈祖文化曾在该地区盛极一时。历史上,它随着我国海运的发展,由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福建沿海地区传播而来,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逐渐嬗变,成为该地区民众的重要精神信仰,对于族际交流与社区凝聚力的形成,起到过重要作用。如今它则成为了推动长岛旅游业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进入文化传播领域,引发了人类文化传播的巨大变革,使人类的文化传播活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我国地方优秀文化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变化、进行卓有成效的网络传播,很值得我们去分析和研究。该文以梅州客家文化为例,分析了地方优秀文化网络传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且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又因其发展的地域性显示出独特的多样性。论文在岭南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文化重要源流的基础上探寻两者的关系,以“世界客都”梅州的客家文化论述岭南客家文化的相似性,以“客家古邑”河源的客家文化论述岭南客家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以梅州客家文化为典型代表,解析数字化时代地方文化的传播力现状.立足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客体这几个方面,阐释数字技术给地方文化传播带来的契机与挑战,并提出其传播力建构的新路径:对内整合不同类型传播主体的传播力,对外建立多层次的平台合作机制,以创新优质文化为共识框架,加强与传播客体尤其是网生代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客家族谱中常体现文化认同、制定规约、办学育人、营造朴厚民风等内容。这使客家人在国家意识影响下,遵从地方权力,并以一系列的规约和奖惩办法体现客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从而获得法人类学意义上的民间自治。  相似文献   

19.
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考察江西南康刘氏女子由人转神的过程,对这一神化过程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客家文化的儒家特质及其形成。该女子在身故之后能从一个普通女子转神成圣,直接进入官方祀典,主要是与宋明理学在赣南的兴起和当地官员和士大夫的积极推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以往学者对客家族群及其文化形成的解释,主要是从移民史的角度,认为正是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才给赣闽粤客家地区带来了丰富的中原文化。于是这些学者十分强调移民人口的身份结构和文化素质,他们以族谱记载为主要资料,提出客家先民大多是来自北方中原的望族,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论点。学者的这种做法,应该是受到了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客家族源争论的影响。在客家族源的问题上,"客家汉族论"(即认为客家人是来自北方中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