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水庚 《生活教育》2011,(12):24-25
一、常态课应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片断一】一位老师执教九年级数学下册"抽签方法合理吗",呈现下面一个片断:师:老师这里有一张音乐会的门票,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公平、合理的方法,使小明、小丽和小华三人中有一人可以得到门票。生:抽签(齐声回答)。师:很好,请同学甲来解决。生:我设计了两种摸球的方法。一种是取三个形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认识比》一课的知识点多而碎,教学起来容易给人散、繁的感觉。但"比"的知识的重要性又毋庸赘言。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以鲜活的情境丰富教学内容,以知识架构教学过程,力求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片断一】师:同学们,看过芭蕾舞吗?生:看过。师:芭蕾舞是一种高雅的舞台艺术,现在就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芭蕾舞。(课件出示芭蕾舞视频片断)师:感觉怎样?生:很好看……师: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老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论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中闪现出他们的灵性与智慧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以下几个教学案例。片断一: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先通过数数,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然后让学生正确地认数、读数。师:(出示一把学生尺子)看着尺子上的数,请同学们读一读。学生先自由读,再指名读、开火车读。师:这…  相似文献   

4.
<正>时下,"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成为广大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常论常新的话题。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学片断为例,谈谈对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片断】师:美羊羊是个勤劳的孩子,在帮村长搬南瓜(视频呈现美羊羊搬南瓜的动画),谁能把美羊羊刚才搬南瓜的过程再完整地说一说?生:美羊羊先搬来了4个南瓜,又搬来了2个  相似文献   

5.
我最近听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现摘取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片断如下:片断一:用正方形纸折一折(师根据书上的要求,让学生把正方形纸对折,然后交流汇报)生:我折出了长方形。生:我折出了三角形。师:这个同学真聪明,我们还没学习三角形他就已经知道了,有谁和他折的一样?(师四周巡视一下举手的学生后,便展示了课题,并按书上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开始教学)片断二: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师:请同学上讲台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一个学生围了一个形如“”的图形)师:请大家说说这个同学围得怎样。生:老师,他围得太肥(胖)了,不好。师…  相似文献   

6.
教学片断实录:(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导入新课后,电脑播放聪明羊放烟花。)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发言略。)师:刚才小朋友从形状、颜色、方向的角度观察得都很仔细。谁知道烟花中放出来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有几个吗?生:(沉默)……生:(不太肯定的表情)正方形有3个,三角形有4个……生:(马上反驳)不对,正方形好像是4个。生:老师,烟花放得太快了,我们来不及数。们有什么好办法?需要什么吗?很快地准备一下。生:(一个个十分兴奋,积极地讨论着、准备着。)(电脑第二次放烟花,学生用各自的方法尝试统计。)师:你们组是怎么…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理解与鼓励学生改变头脑中原有观念的过程。基于此,笔者觉得只有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关注学生的发展,才能真正探索到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真实性的内涵。近期,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简单的搭配”(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一课,颇觉受益匪浅,下面是这堂课的主要教学片断。一、创设情境:动手感悟,逐步抽象师:春天到了,咱们要去春游了!(多媒体配乐并出示春天的图景)首先,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服装搭配的问题,让我们穿得漂亮一些再出发,好吗?(多媒体出示2件不同的上衣…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应注意将“联系”的观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效促进学生把数学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下面撷取“三角形内角和”的几个教学片断来具体阐述“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一、拓宽知识背景,渗透数学联系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学生回答后,教师呈现多个已学的平面图形(如下图)。师:这些平面图形中都有角,我们把图形中相邻两边的夹角称为内角。那么,长方形有几个内角?它的内角有什么特点?生:长方形有四个内角,它们都是直角。师:这四个内角的和是多…  相似文献   

9.
《认识小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片断一创设情境,激活生活经验师:同学们到超市去买过东西吗?你们会认商品的价格吗?生(齐):会!师:可是喜羊羊和美羊羊不会,  相似文献   

10.
案例内容《用数学》练习课(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1~22页练习四3~7题。)案例描述〔片断一〕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不知道同学们掌握得怎样,老师想通过口算比赛来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敢试一试吗?(生:敢。)请翻开课本第21页第3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师:开始。(约1分钟后,老师喊停。)师:你们做了几道题?生1:我做了5道题。师:这是一条信息。(板书:已做)没做的有几道题?生1:没做的有7道题。师:这又是一条信息。(板书:没做的)一共有几道题?生1:一共有12道题。师:这是第三条信息。(板书:一共有)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三条信…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背景说明数学课程以全新的理念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备受学生的青睐和教师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化,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感受从具体到形式的抽象过程,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所强调的重要理念。本片断设计一改原来的繁琐为简明,由程式化训练变为体验数学化过程,试图让广大教师从中真正体悟“数学就是生活”,数学教学向儿童生活回归这一新理念。教学片断师:有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还有剩的吗?(学生答略)师:怎样列算式?生:15÷5=3(组)生:可以列成…  相似文献   

12.
片断一:提出问题,尝试解决。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我们来研究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植树问题。师:春季是植树的最佳季节,我们学校想借此机会在跑道的一侧种树。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呢?下面以“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以下是课堂中学生学习情景的描述: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分数(板书),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分数是一种什么样的数? 生:分数是不是考试分数? 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生:分数有什么作用? 师:既然是分数,会跟什么有关? 生:与数有关。生:与分东西有关。师:下面我们就来分一分圆纸片。把4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  相似文献   

14.
片断师:在你的记忆中,妈妈有没有生过病?(生纷纷回答,说见过妈妈生病)师:你有没有关心过妈妈的病情?你是怎么问的?让我们来演一演吧。我当病中的妈妈,你放学回家,看到  相似文献   

15.
〔片断一〕趣味故事引入,让学生经历提出课题的探究过程师:同学们,你们好。熊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学生回答:想。)请看大屏幕。(学生观看动画片———寓言故事《骆驼和羊》,当看到骆驼吃到了树叶而小羊却吃不到树叶时课件停止。)师:同学们,看了刚才  相似文献   

16.
一、背景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不断地产生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体现学习的主动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案例片断一:充分感知,引导建构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师:(出示两片树叶)老师这有两片叶子,哪片大?生:右手的叶子大。师:这片叶子的什么大?(让学生用手摸)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是这片叶子的表面大。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  相似文献   

17.
片断一: 师:准备操我们也做完了,这下我们可以大胆地练习了,首先让我们来轻松一下,抬头看看体育馆的屋顶。 (生仰望屋顶。) 师:我们能不能低头看到屋顶? (生尝试练习。) 师生同乐:低头——弯腰——再弯腰  相似文献   

18.
开学初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浙江省编的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一册“分数除以整数”一课。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对新知识的引入和巩固的设计觉得有新意,现就几个教学片断评析如下:师:(边投影出示边说话引入)军属张大伯今年承包了45公顷的菊花地,现在派几个班去帮助采摘。你们说派几个班去呢?平均每班能摘几公顷?生:2个、3个、6个、20个……(学生纷纷发言。)犤评:将数学内容生活化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这一理念。犦师:为了便于统一计算,我们先确定派2个班去。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然后小组交流汇报。(学生自…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体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体验的解释为:①亲身经历;实地领会。②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可见,没有经验获得的过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只是虚度时间。下面以《秒的认识》为例,谈谈笔者对数学体验的一些思考。一、开放时空,敞开体验的可能性,让学生以身体之[片断一]师:仔细地听一听,1秒是怎样溜走的。(课件演示:秒针走一格。)师:你听到了什么?生:秒针走一小格就发出“嗒”的一声。师“:嗒”一声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你能用声音来表示1秒吗?生1:布谷叫一声是1秒。生2:弹一下舌头是1秒。生3:打一个呼噜是1秒。生4:打一个喷嚏是1…  相似文献   

20.
<正>"轴对称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第2课时的内容。这一课时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对称轴的方法。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片断一)师:今天来了一位好朋友(将图片贴到黑板上),看它是谁呀?(生:米老鼠)它少了什么?(生:耳朵)师:请一位同学上来蒙住眼睛,给米老鼠贴上耳朵。(指名学生上台,教师用毛巾蒙住学生的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