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名词     
雾: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受到冷,凝成许多小水滴,浮游在空气里,便是雾。云: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到高空,受了冷,凝成许多小水滴,聚在一起浮游在天空里,便是云。虹:夏天早上、傍晚或雨後,太阳光透过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曲折反射,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就是虹。雷:春夏暴雨时,云中的阴阳电,或云中阳电和地面上的阴电相接触,发生闪电和雷响,就是雷。风:风是流动的空气,地面上一部分空气,受热上升,附近的空气流来补充,便成了风。  相似文献   

2.
一般情况下,气温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就比较高;气温低,则水蒸气的含量就比较低。空气中如果含水蒸气较多,当温度降到一定的程度时,部分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当水蒸气的凝结发生在高空时,就会形成云:如果发生在接近地面的空气里,就称做“雾”。雾就是悬浮在接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的水滴。由于小水滴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所以雾中的能见度显著减小。当太阳出来时,温度上升,水蒸气蒸发,雾就消散了。  相似文献   

3.
雾精灵     
正早晨,天空灰蒙蒙的,原来,美丽又淘气的小精灵——雾又在捣乱了,它如同一层薄薄的白纱,飘在空中,看得见,却摸不着。在雾的笼罩下,马路看不见了,房屋看不见了,只有路灯微弱的光一闪一闪的。我走在校园里,穿过朦朦胧胧的雾,感觉雾精灵正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  相似文献   

4.
蛇口余生     
<正>一史蒂夫在石头走廊里高一脚低一脚向前走去。这里阴冷潮湿,水滴不断从石壁上渗出来,不时有水珠滴落在他的肩上。史蒂夫想,地球上远古时代城堡里的地牢,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相似文献   

5.
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大致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在海洋、湖泊、江河里。第二种是在天空中,凝结成水蒸气、云、雨、雪。第三种是天空的降水(包括雨和雪)落到地面,经过土壤或岩石的渗透而储藏到地下去了。这就是“地下水”,也称“潛水”。潛水存在地表不过2000—3300公尺,再下去就没有了。但是各地潛水的水量大小和水位高低极不一致。正如地面上的山岳、平原、丘陵、盆地一样,高低起伏。地形学上称为“地形面”,那末,潛水也一样,水文地质学上称为“地下水面”,或称“潛水面”。科学  相似文献   

6.
云、雾、雨、雪和冰雹,都是我们常见到的天气现象,这几种现象,都是由空气里所含的水汽生成的,所以,都是空气里的水汽现象。和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我们周围的空气。好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没有空气,我们就不能生活。不但人类不能生活,许多别的生物也不能生活了。空气里面含有水汽,水汽所占的成份并不多,最多不过百分之四。平常,我们是看不见  相似文献   

7.
漫谈霧和霜     
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低降所含水份发生凝结时形成物除了露以外,那那是雾和霜。生长在沿海地方的人都熟悉雾,雾的形成可以说是和天空中云的形成是一样的,不过是靠近地面罢了。靠近海洋的地方,空气是比较湿润的,因此容易产生雾。在寒暖两海流相遇的地方,更容易发生大雾。如日本北海道附近,朝鲜东部朝鲜湾以北的沿海口地方,以及我国台湾海峡一带均以多雾著名。  相似文献   

8.
霜降     
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霜降,是指初霜期,也就是每年秋天第一次的霜;谷雨是指终霜期,也就是次年春天最后一次的霜。从初霜到终霜这一段时间里,温度低,植物不容易生长,甚至会发生冻害。霜的产生,是因为近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温度降到0℃以下,同时水汽饱和,因而发生凝结。影响近地面或地面上物体温度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晚上的云量和风力。假使云少甚至无云,地面上辐射便强烈,温度容易降低;假使云多,大地好像盖上一条毡子,辐射减弱,温度就不会很快的降低。云对地面来说,是具  相似文献   

9.
空气并不是纯净的,除了组成它的各种气体以外,还有很多的夹杂物。当阳光穿过玻璃窗射入暗室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清楚的看到,在阳光照射的途径中,有很多的微粒在活动着。在大气中,各种各样的夹杂物很多,不但在低层的空气里有:就是在高空中也有。这些夹杂物的来源很多,它们的性质也各有不同,但是它们对天气的影响却很大。云、雨、雾等的发生都是由于它们作用的结果。实验证实纯净无尘的空气虽然达到过饱和状态,仍然不会发生水汽的凝结现象,而在大气中,有  相似文献   

10.
眼力好的小朋友,每当月圆之夜,你在地面上放一只盛满清水的脸盆,就会看到脸盆里的月亮上有个小人影儿,那就是我们可爱的月亮小人。  相似文献   

11.
小水珠     
小小的水珠,滑滑的,圆圆的,她顽皮得很呢,多像一个新生儿。逗逗她。还以为她不会发出笑意呢.可是逗她的时候,她咧着嘴甜甜地笑了.虽然她的嘴中没有一颗牙齿.但她有着温煦而明亮的脸庞,她的眼睛水汪汪的,有点儿小。但很圆.好像两颗青葡萄。小水珠就是一个小梦想呀.  相似文献   

12.
通过普查1991-2000年高空、地面天气图,统计雾日气象要素,归纳了唐山市雾的高空、地面形势场特,并在此基础上筛选了5个较好的预报因子,建立了雾的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3.
水在不深的情况下,各种颜色的光都能透过,所以水是无色透明的。而浪花主要是由泡沫和一些小水珠组成,泡沫的表面是水膜,小水珠就像一些小棱镜;当光线照在泡沫和水珠上时,会在它们的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到泡沫和水珠内的光线,射出时又会碰到周围的泡沫和水珠的表面,又将发生反射和折射……最终光线经过多次折射和反射后,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来,所以在日光下浪花呈白色。雪片的冰的结晶体结构复杂,有许多反射面,能使光线充分地反射和折射,结果雪花就呈现洁白的颜色。浪花和雪为什么是白色的?!重庆@亚明  相似文献   

14.
荷花出水很高,在微风中,它不停地摇曳着自己婀娜的身姿。圆滑的荷叶犹如碧盘,而荷叶上的水珠又好似撒在碧盘上的珍珠。花朵更是楚楚动人:有婀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有淡粉色的,有殷红色的。中间的莲蓬也颜色各异:有嫩绿色的,有金黄色的,煞是招人喜爱! 细心的同学在下雨时会发现,荷叶上的雨水总会自动聚集成小水珠,然后这些水珠滚动就会把落在荷叶上的尘土、污泥滚出叶面,使荷叶始终保持干净,这就是著名的“荷叶自净效应”。  相似文献   

15.
正用烧水壶烧水时,烧水壶的外壁常常出现"出汗"甚至不断滴水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燃气灶在燃烧燃气的同时会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遇到装有冷水的烧水壶时,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在外壁液化形成小水珠,这就是所谓的"出汗"现象。当小水珠积累到一定体积时,由于重力作用而下降,滴在燃气灶具上,形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NCEP1 0×10的再分析资料着重对2015年8月21日冷涡背景下出现的大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较大、T-Td小、微风或静风是大雾的主要气象要素特征;低空的下沉运动抑制了水汽的辐合抬升,有利于雾的生成和维持;冷平流是否存在是近地面层雾形成的必要条件,雾的浓度与冷平流强度无关,与低空逆温层是否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地面观测工作中记录天气现象时经常遇到"雾"与"霾"的记录,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有关"雾"与"霾"的规定,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成因特性、颜色和出现时间等方面介绍"雾"与"霾"的区别,对统一的区分霾与雾的标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科苑 《今日科苑》2013,(6):46-48
大范围雾霾因冷空气较弱事实上,这几年,每到秋冬,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雾霾天气的持续,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相似文献   

19.
<正>冬天来了,暖暖的热水袋会给人们带来很多温馨。可我在给热水袋灌水时,发现总有气泡从进水口不断地冒出,且伴有水珠溅出,溅出的水珠时常把手烫伤。怎样才能解决热水袋冒气泡烫手的问题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在进水口的旁边加上一个小出气管就行了。这个出气管的添加是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20.
正当《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谢尔顿·库普博士运用各种科学理论验证生活中的小事时,科技宅们都惊呆了!原来,在我们身边,有趣的科学理论真不少。嘿,别再闷在家里了,四大趣味科学理论齐"出动",带你出来透透气!奥氏熟化一瓶矿泉水一般不会一次喝完。当矿泉水瓶放置一段时间后,你有没有发现,瓶壁上有许多小水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