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北京市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经历了初步探索、制度完善和转型提升三个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各区之间教育管理机制的差异、一体化管理制度系统性不足、单纯强调资源供给的配置方式等都影响着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的持续和有效发展。基于此,需要从制度和资源两条路径推进北京市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即从单一制度主导走向多元制度协同,从强调资源供给走向加强资源转化。  相似文献   

2.
<正>走动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管理人员在走动的过程中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处理。作为起源于企业界的一种管理理念,我认为它同样适用于学校的日常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具体来说,"走动管理"对学校日常管理的意义在于:其一,校长和中层干部直接深入一线和群众打成一片,直接掌握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有的放矢地进行决策和制定管理制度。其二,可以大大拓展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执行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有效利用资源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就学校教学管理而言,就是使学校规章制度、计划方案、方针政策、教学规划等得到有效落实的能力。而要提高学校管理的执行力,必须做到常规制度"落地"、管理过程"接地"、经验总结"入地"。一、常规制度"落地",管理产生效益对教育而言,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校情、教情、学情,就是实实在在、可观可触可感的"地"。  相似文献   

4.
合理地挖掘和整合家长资源,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意义重大。作为班主任,要开好"启动会",统一家长认识、增强家长责任感;要开好"培训会",帮助家长建立自信、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要开好"表彰会",总结经验、树立榜样。开好"三个会"可以有效整合家长资源,推动学校教育及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扩招"引起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大学生资助资源供给不足,且区域、院校层次、经费结构三个层面存在配置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文章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分析我国大学生资助资源配置现状,遵循优化配置原则,通过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实现创新和结构优化,实现教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进而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生资助"精准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走动式管理"的特性,探讨在职业学校实施"走动式管理"的优势与操作方法,并对如何在职业学校中推广"走动式管理"提出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16,(2):27-38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强调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布局合理、生态文明和文化特色。新型城镇化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面"表现在:教育管理体制之"如何优化管理幅度",学校布局管理之"如何应对城市群",城镇教育发展之"如何持续供给教育资源",农村教育发展之"如何保证小规模学校质量"。新型城镇化对教育管理的挑战"点"表现在:管理理念如何突破"城市本位",管理思路如何突破"问题导向",理论基础如何突破"行政管理学",管理内容如何突破"要素模式"。面对这些挑战,教育管理方面需要做出以下回应:管理体制由"以县为主"向"多层主体"转变,建立"城市群"内部义务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城乡教育关系从"优先城市"向"扶持农村"转换,管理理念由"统治"向"治理"转变,管理思路兼顾"当下"和"未来",理论基础由"行政学管理学"向"经济学社会学"扩充,管理内容由"体制"向"机制"延伸。  相似文献   

8.
一所学校的管理离不开文化。制度讲求规范,是刚性的"硬管理",即以制度为"规矩",成就师生"方圆";文化讲求氛围,属柔性的"软管理",即以文化为精神,创建和谐校园,学校管理贵在刚柔相济,阴阳交行,民族中学尤其要如此,只有这样,才达"上善若水"之功效。作为学校领导,应清楚地意识到,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孕育  相似文献   

9.
基于学校客观现状和发展需要,提出适应并促进学校发展的"日新文化"。主要从五个方面做以研究。一是精神文化,核心观点是"铸就梦想、凝聚人心";二是制度文化,核心观点是"走动管理、服务一线";三是制度文化,核心观点是"润物无声、滋养心灵";四是教师文化,核心观点是"目标引领、梯队管理";五是学生文化,核心观点是"责任教育、高效轻负"。通过研究与实践,推动学校管理与发展,做永远的新校长、创永恒的新学校。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把全社会变成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教育服务供给呈现出社会化趋势,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教育服务供给社会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将推动供给来源从"大包大揽"转向"多元协同",服务方式从"标准生产"转向"个性定制",教育监管从"野蛮生长"转向"有序发展"。依循这一思路,未来教育发展将从标准化走向精细化,业务分工更加细化,非核心、标准化和特需型教育业务将逐步实现服务外包。为了有效推进教育服务供给社会化的实践,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学校购买教育服务的有效模式,支持学校购买教育服务,加强绩效评估和风险预防,培育教育服务新业态;另一方面,要完善新型教育服务监管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事中监管,注重行业自律,从而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学校开放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
吉林长春市宽城区在深入理解现代学校制度核心理念的基础上重建政校关系,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由已往的"指令性管理"变为"主导性服务",构建了双向互动的"资源调控—目标引领—策略支撑"的服务体系:为学校提供"导航系统",使学校由被动地"跟团游"走向自主发展的"自驾游";为学校增配"助力系统",协助学校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使学校在"自驾游"中操控稳定、节能省力;为学校启动"加速系统",建立交流分享、现场会招标、以奖代投等激励机制,激发学校自主发展的热情,使学校的"自驾游"保持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焦憬 《人民教育》2020,(11):40-42
<正>一所学校的活力是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高质量教育的表现形式。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生机活力"。当前,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掘学校发展背后的"学校活力",创建向上向善向美的"活力学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从行政管理向学术引领转型的组织重构激发学校生机活力、释放学校能量的重要实施内核,是学校新型管理文化的建构。清华大学石中英教授认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尝试"走动式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走动式管理"最早是由管理学大师帕斯卡尔提出的.其本质是讲求一种和谐的非正式的沟通氛围,是一种加强管理者、员工和顾客三方沟通的管理.它主要是指管理者不再局限于办公室,应该身先士卒,深入基层,到处走动,体察民意,了解真情,与师生打成一片,共创佳绩.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种管理是"人的管理"。这种管理是校长发号施令,搞烦琐的检查,控制教师言行,表面上管住了教师的"行",而实际上没有管住教师的"心",这样的校长通常是站在门房而不是坐在课堂。"人的管理"主要体现的是校长的主观意志,这样的学校属于"困难型"学校,很可能是不进而退的。第二种管理是"制度管理"。制度是固化的",制度管理"是用冰冷的制度规范鲜活灵动的教育,如果不  相似文献   

15.
推动民口高科技成果、产品适时地向军用领域转移,是贯彻落实"寓军于民"方针、实现国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防建设效益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我国民转军处于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无效制度供给过剩的制度非均衡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进行民转军制度变迁,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人手,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废除、修订无效制度供给,为民转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6.
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学校,特别是幼儿园,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幼儿园管理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要求幼儿园的管理要有新思想、新思路,大规模幼儿园管理更需要精细化管理,以最优的策略、最简便的操作达到最大的效益.基于园所发展实际,借鉴企业管理的模式,河北一幼大胆尝试"走动式"办公,强化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对幼儿园各个园区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实现现场管理控制,试图达到管理"无盲区"."走动式"办公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手段,通过实行"走动式"办公,形成"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事事能落实"管理局面,提升了园所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最为突出与鲜明的举措,是实施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优化发展"供给侧",增强教师"获得感"。学校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阵地,校长是这个主阵地的发展"灵魂"。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是教育供给侧最前沿的"人"的要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才能提高教育供给水平,保证供给质量。东台市实验中学在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提高教育供给侧质量的过程中,将"学校发展,以师为本"的理念落实并细化。学校内部创设了促进教师专业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供给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瓶颈,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增进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由于"精英教育"惯性、泛化"效率优先"原则和高职教育制度变革滞后等原因,滋生、繁衍、积累了大量的非公平现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必须把增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增加公共财政投入,依托市场机制扩大高职教育资源,真正"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改革招生、用人制度,扩大社会影响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五唯"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问题。全面梳理、分析教育评价政策的现状和问题是破"五唯"的前提条件。研究基于2010年-2018年《教育部公报》中有关教育评价政策的文本数据,运用SPSS16.0对其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教育评价改革的力度不断增强,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改革逻辑链条。通过文本与实践"对话",研究揭示了教育评价改革中一些关键环节"硬约束"不强,政策工具使用不平衡、不充分,教育评价相关主体缺位等问题。研究建议聚焦破"五唯"主题,加强政策有效供给和专项督导;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解决好学校内外部评价主体"缺位"问题;把学校教育评价制度建设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20.
文化管理:学校高品质管理的重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在实践中,有的校长喜欢用制度管理学校,有的校长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来管理学校,有的校长则用人文关怀去管理学校,也有不少校长认为,最好的管理是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在学校逐渐呈现的"生活晶质教育"品牌特色中,感觉学校教育应追求"高品质生活和高生活品质",作为学校管理也要追求高品质管理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