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大肠埃希氏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主要成员,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能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作为条件致病菌而引起肠道外感染。其中以尿路感染最为常见。近年来,因为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细菌间R因子相互传递,耐药菌株明显增加,给临床作药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可为临床合理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我们测定了引起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氏菌对常用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肠埃希氏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本文应用10种抗生素对从各种标本中分离的349株大肠埃希氏作了药物敏感性测定和分折。结果表明:①大肠埃希氏菌对10种抗生素大都敏感,尤以卡那霉最好,敏感性为66.19%(231株),居各药之首。庆大霉素、四环素、先锋霉素Ⅴ等敏感者均超过50%以上,而对其他部分抗生素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耐药。②虽然大肠埃希氏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均呈较高的敏感性,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耐药菌株。③各标本间大肠埃希氏菌对药物敏感性经方差分析,349株不同标本的菌株间有显著性差异,F值=52. 53(P<0.01)。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也有显著性差异,F值=7.07(P<0.01)。因此,常用抗生素在治疗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疾病中仍然是主要的药物。药物敏感减低无疑将会给临床治疗和药物研究工作者带来一定困难。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对于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在培养、鉴定之后,选择特定的药敏试验,为指导临床正确并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减少菌株抗药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大肠杆菌进行紫外照射诱变后,获得了通过其内部的SOS修复系统产生的突变菌株,采用异丙醇沉淀法对各组菌种进行质粒DNA提取.通过测定各组OD值,经过比较与分析得出了经紫外处理10min后的大肠杆菌质粒DNA浓度最高,为215ug/ml,其次为正常组的190ug/ml.经紫外照射30min后的大肠杆菌质粒DNA浓度最低,仅为65ug/ml.紫外处理时间与质粒DNA浓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初步推测是由于大肠杆菌SOS修复系统的RecA蛋白促进了不完全同源的DNA序列之间的重组,产生大量的错配碱基,从而引起突变,进而影响到其质粒DNA的浓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网络》2009,(8):48-48
就在科技界还在无休止地争论上网本与笔记本电脑的优劣之际,合成生物学家已将传统电脑远远抛在了身后。日前,一个美国科学家团队利用经巧妙设计的大肠埃希菌,制成了可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细菌计算机,且速度远快于任何以硅为基础的计算机。此项发表在《生物工程》杂志上的研究证明,细菌也可用于解决如“汉弥尔顿路径问题”这样的复杂数学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累加的大样本数,综合分析大肠埃希菌药敏实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医药类核心期刊等杂志上的相关内容,遴选近四年来多个实验室报道的药敏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大肠埃希菌对其主要抗菌药物的药敏率。结果被测7495株至10114株大肠埃希菌对9种主要抗菌药物的药敏率各不相同,产生与非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药敏率均高的有六种,其药敏率无差异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另3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率明显要低,产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药敏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抗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治疗中,应尽量选用前6种抗菌药物,另外3种抗菌药物则不宜选用。  相似文献   

6.
就在科技界还在无休止地争论上网本与笔记本电脑的优劣之际,合成生物学家已将传统电脑远远抛在了身后。日前,一个美国科学家团队利用经巧妙设计的大肠埃希菌,制成了可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细菌计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保山某院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T-2Compact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细菌的检出率和药敏结果。结果:尿路感染病原菌占第一位的是大肠埃希菌(74.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0%),次之为表皮葡萄球菌(4.3%);病原菌在临床各科室分布情况为泌尿科45.7%、康复科20%、ICU14.3%;52株大肠埃希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氨苄西林98%、复方新诺明76.9%、庆大霉素65.4%,52株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均敏感;52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Ig/29株占55.8%,非产ESBLs的23株占44.2%。结论: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科室分布以泌尿科为首,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医院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医生应依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常规药敏试验中筛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了解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587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酶阳性率,并对其体抗生素耐药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总阳性率24.7%.219株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菌株66株,阳性率30.1%,368株大肠埃希氏菌中ESBLS菌株79株,阳性率21.5%.ESBLS产酶株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性高达86.4%—100%.较不产ESBLS菌株高74.6%—83.1%.所有受试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治疗ESBLS细菌引起的感染,应用碳西霉类、头霉烯类,或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用从河南省豫北地区三家大型种猪场发病猪群分离到的致仔猪黄痢、白痢5个大肠埃希氏菌优势血清型菌株O149K88ac.O18.0112.O124和0144的两次培养物,经0.4%的福尔马林灭活48h,制成地方性猪大肠埃希氏菌灭活苗,含菌量为150亿/ml。分别于产前30d和14d两次免疫妊娠母猪,剂量2ml/头,使初生仔猪从母乳中获得较高含量的大肠埃希氏菌抗体,具有对抗黄痢、白痢发生的免疫力。该灭活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对同型菌株攻毒后初生仔猪的保护率达85%以上,对仔猪黄痢白痢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1 临床资料某患者,女性,35岁。于1992年6月15日因皮肌炎,支气管肺炎入院。7月3日病人突发寒战,T39℃,双肺未闻干湿啰音,心率齐,120次/分,腹平软,肝脾未触及。2 细菌的培养与鉴定2.1 形态与培养特性常规采血5ml 注入50ml 增菌肉汤中,37℃培养3日后,肉汤混浊,取增菌液划线到血平板、SS 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生长表现。在血平板  相似文献   

11.
用从河南省豫北地区三家大型种猪场发猪群分离到的致仔猪黄痢,白痢5个大肠埃希氏菌优势血清型菌株O149;K88ac、O18、O112、O124和O144的两次培养物,经0.4%的福尔马林灭活48h,制成地方性猪大肠埃杀氏菌灭轩,含菌量为50亿/ml。  相似文献   

12.
豫北致病性猪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豫北56个发病场采得92份仔猪黄、白痢检样,通过鉴别培养基培养和生化试验,共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61株,经大肠杆菌O抗原鉴定,其血清型为O10115株、O6013株、O1418株、O1397株、O1385株、O93株,另有10株未能定型,优势血清型为O101,O60,O141,O139,占定型菌株的84.3%。本实验结果为豫北地区致病性猪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多价灭活苗的制作提供了基础,对指导规模化养猪场大肠杆菌病综合防止模式的制定及预防猪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豫北地区发病猪场采得144份仔猪黄、白痢检样,共分离出大肠杆菌63株,经血清学试验鉴定为O2 8株、O139 8株、O101 7株、O138 7株、O20 6株、O60 6株、O95株、O45 3株、O63 3株、O141 2株、O149 2株、O147 1株、O8 1株,另有4株未能定型,以O2,O139,O101,O138,O20,O60,O9等株血清型占优势。对不同分离株进行了药敏试验。本研究结果为豫北地区致病性猪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多价灭活苗的制作提供了基础,对指导规模化养猪场大肠杆菌病综合防治模式的制定,对预防猪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大理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至2012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菌株分离及培养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鉴定采用VITET-2 Compact 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共收集标本18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46株:口痰92株(63%)、分泌物17株(11.6%)、尿液16株(10.9%),脓液9株(6.1%),其他12株(8.2%);肺炎克雷伯杆菌37株:口痰27株(73%)、分泌物5株(13.5%)、脓液3株(8%)其他2株(5.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3%、6.2%、2.7%和10.8%、13.5%、2.7%。结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两年痰液中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氨曲南,头孢他啶等耐药率超过50%,特别是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相对于2008年显著升高,而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耐药性较低,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筛选得到的1株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废弃秸秆资源的降解效果.本文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固体培养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获得了1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不同碳源酶活力的初步研究.利用PCR法,结合18S 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产黄青霉菌,将该菌株接种到不同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48 h后测定酶活,发现该菌株不到12 h对滤纸完全崩解;15 d内对小麦秸秆分解迅速.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和小麦秸秆纤维素分解能力分别为:4.653 U/m L、5.445 U/m L和6.876 U/m L.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河南省某猪场疑似细菌感染病例进行确诊,采集了病猪肠管中的样品并从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对其进行了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以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的生化特性、培养特性基本符合肺炎克雷伯菌特征,16S r RNA基因序列与肺炎克雷伯菌的同源性均在98%以上,因此,将该分离菌株命名为Kpn;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菌株与猪源肺炎克雷伯菌NR114507的同源性最高,与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对美洛西林、哌拉西林、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头孢哌酮敏感,但对氨苄西林、先锋霉素IV、先锋霉素V、先锋霉素VI、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多种药物耐药.研究为猪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及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连续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的方法,利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筛选培养基,从堆肥土壤中共分离获得具有纤维素酶降解能力的菌株15株,其中,菌株ZN-206对纤维素降解能力最强.根据ZN-206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指标、细胞壁组成成分及16SrDNA序列进行系统的研究,将菌株鉴定为禾粟链霉菌(Streptomyces graminearus).  相似文献   

18.
草甘膦降解菌C-17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建三农集团污水处理池分离到一株降解草甘膦的菌株C—17,经形态与生理生化实验,C-17初步鉴定为胶红酵母属真菌。在草甘膦基础培养基上,C-17菌株对草甘膦的最高耐受浓度为6000mg/L,草甘膦浓度为3000mg/L时生长量最高。C-17菌株能以草甘膦为唯一氮、磷源,培养7d对草甘膦的降解率为83.6%,培养基中缺乏别的磷源,有利于促进C-17菌株对草甘膦的降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高迁移率族蛋白N2(HMGN2)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K12的抗菌功能,并对其抗菌机制进行探讨,同时检验HMGN2对中性粒细胞是否具有趋化活性。创新点: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HMGN2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机制。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从人类子宫纤维囊腺瘤中提取组织细胞的HMGN2分子(tH MGN2)。诱导重组表达质粒PET-32a-c(+)-HMGN2表达重组蛋白HMGN2(rH MGN2)。用琼脂糖凝胶弥散法对HMGN2的抗菌活性进行检测,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HMGN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膜通透性实验和凝胶阻滞实验检测HMGN2对细菌菌膜和核酸的作用。通过结晶紫实验和电镜扫描验证HMGN2的抗生物被膜形成作用。通过氮蓝四唑(NBT)法和Transwell趋化法分别验证HMGN2的活化效应和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活性。结果:我们分离纯化获得了高质量的天然和重组HMGN2分子,同时验证了HMGN2对革兰氏阴性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为16.25μg/ml。细菌膜通透性实验发现HMGN2使大肠埃希菌膜渗透性明显增大。HMGN2分子与大肠埃希菌K12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的结合均呈浓度依赖效应。银染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HMGN2与大肠埃希菌共培养可干扰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并破坏已形成的早期和成熟生物被膜。然而HMGN2对中性粒细胞没有活化作用和趋化作用。结论:作为抗菌肽,HMGN2对大肠埃希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该活性可能通过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和干扰细菌DNA转录以及干扰生物被膜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厌氧培养的方法从酸泡菜中分离出一菌株。经细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肠膜明串珠菌。再经进一步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