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习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以"练习"的形式来引导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份好的"预习练习",在设计时要遵循目标性原则、导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法指导要以"习惯养成"为抓手,抓住"能力培养"主线,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课前养成预习习惯,课堂养成认真听讲习惯,课后养成按时复习与积累习惯;将学法指导与教法相结合,通过归纳法、比较法、实践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3.
王广思 《教师》2012,(33):88-88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对新课内容进行简单了解与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在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基础上,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从培养预习的习惯、指导预习的方法、做好预习学案、检查预习效果等方面,探究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强调:"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把这两句话合在一起,恕笔者断章取义地理解为"学生要养成上课前预习的习惯"。我们不难发现:叶圣陶先生的观点与现在新课程理念相吻合。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也是我们教学追求的一种目标。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外在表现,在"主动学习探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语文学习,可以说:学生预习态度的是与否、预习方法的科学与否、预习程度的浅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五个方面分析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难点所在。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应该引导学生去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力。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值得英语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一、课前引导,有效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是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不但可以预先了解学习的难点,更  相似文献   

7.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前预习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在课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没有深入思考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预习自学的方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做到有效的预习呢?一、画龙点睛,教师适时引导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有好习惯就有了好的成绩.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逼"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以导学案为抓手,"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抓课堂预习讲述,"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用随机抽查方式,"逼"学生养成自主作业的习惯;借当堂训练,"促"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凭阶段反馈测试,"逼"学生养成常看错题的习惯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教育真正起作用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是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他的利息"。习惯的培养同身体发育、潜能的发展一样,是有"关键期"的。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除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听讲的习惯、复习的习惯、作业的习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动起来的习惯、思维拓展习惯等。  相似文献   

10.
从教语文以来,笔者深切感到:预习是课堂教学的磨刀石,通过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教学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便于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也正是这种特点,创造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也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从教会学生预习入手,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说:"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通过预习,可以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探究、处理信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从而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预习的重要性已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日趋明显。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进而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引导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 指导学习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指导学生预习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要求和重点,妥善安排预习的时间,注意预习的方法,如读、思、查、批、记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疑、解疑,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学生在学校很大部分时间都是听课,所以听课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要想打造以"预习、展示、质疑、反馈"为主要环节的高效课堂,必须引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指导预习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指导,并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有的放矢,这样的课堂才更高效。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指出,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在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消化新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三年级开始,我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引导学生全方位预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语文是一个日浸月润、潜移默化的学科。学好语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中学生要学好语文,与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密不可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一定要先预习。预习不是读课文查生字这么简单,应该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学生可以这样预习。  相似文献   

16.
<正>预习,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在课前自学有关新知的学习过程。它既是课堂学习的前奏,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人学,学习能力和自觉能力等都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所以,让孩子们在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很重要。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应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但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进行预习,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拟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一、学生在语文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一年级学生在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预习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先对课文内容或教师要讲的内容进行自己学习,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课时,学生可以有准备有选择地进行学习。然而,预习这一习惯不是很好养成的,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预习,为此,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进行预习,从而引导他们逐渐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一生受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主要包括预习、复习、听讲、参与课堂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教师都在做的一件事,课前预习就不失为一种好习惯,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同时还能养成学生提出独到见解,思考问题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不会预习的学生养成常规的预习和重点预习的习惯,以便将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课前就学好,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有效预习。有效预习需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发展特点设计,以指导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