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起作文,教师“头疼”,学生畏惧,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写作材料,学生“无米下锅”。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更是如此,如果不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就写不出生动、具体的好作文。所以必须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积累材料,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一、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因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渴望,而不是看作负担。为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  相似文献   

2.
“费时多,效率低”仍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在作文教学规律的认识上有所发现,在教学矛盾的解决上有所突破,成了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作了几点有益的尝试。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力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积蓄说写素材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特点,不太注意周围的事物,更谈不上细致的观察,对周围生活环境不熟悉,不注意,哪来的材料可写!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于是,我便利用游戏来引导小学生留心观察事物。如有一次,…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共有28条,分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3—4年级),“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像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相似文献   

4.
要写好一篇作文不是件容易的事,需从基础做起,平时要加强阅读,对内容及表达技巧要深刻理解、多看,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多写,就是要多练笔,做到"熟能生巧"。  相似文献   

5.
闻桂荣 《课外阅读》2011,(2):224-22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对写话的要求有三条,其中第一条就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对写作的要求有八条,其中第一条就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一个“有兴趣”,一个“乐于”,可见,对中低段学生来说,书面表达最重要的是调动并保护兴趣,使表达成为乐趣。为此,教师要做“有心人”。  相似文献   

6.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作文离不开生活。很多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现实,只按照教材的安排,选上单一的不符合实际的例题作文,让学生奉命写作,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找不到作文的“文源”,不符合实际地依葫芦画瓢,久而久之,学生一拿到题目就不知要写什么,从哪儿下手,脑子里一片空白,就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头痛的事情,是件苦差使。因此,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就必须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文源”。1.培养学生在周围的生活中找“文源”。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必须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我注意指导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日记写什么呢?”萌萌咬着笔杆说。“这个题目真不好写,没什么可写的。”小华噘着嘴,一脸的愁容。不知道写什么好,总觉得没什么可写的,这是让许多孩子犯难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可写的内容多着呢!之所以觉得没东西写,是因为你对身边的人和事根本就不留意,经常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因而脑子里就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我们常说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是说要留心看,留心听,养成一种观察生活的习惯,一种注意周围的人和事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捕捉到生活中一些精彩的镜头,一些稍不注意就溜过去了却往往有着不一般意义的事儿。比如你随妈妈去…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看到题目后,有的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有的觉得虽有东西可写,但印象模糊,总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这是什么原因呢?“没有什么可写”,说明平日对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缺乏作文的材料。“印象模糊”,说明对接触的事物观察得不细致,脑子里只有一些浮光掠影。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朱景衡老师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个方法好!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朱老师是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共有28条,分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3—4年级),“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像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笫四学段(7—9年级),“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  相似文献   

10.
一、学会观察,做个有心人 观察事物是获取写作素材,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它是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观察是作文的基本功,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如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生活习惯等。观察要入微,写的作文才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11.
这篇作文虽不到500字,但却较好地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的要求:即“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表现自己觉得……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有“个人独特的感受”,做到了“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漆伟英 《教师》2011,(13):77-79
说起写作,新课标指出:第一阶段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阶段要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阶段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13.
一、观察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作文时,学生感到无事物可写,其实并非无事物可写,而是自己平时没有发现,没有留心,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熟视无睹”。作文,贵在真实。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每个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充满诱惑力的。如果学生热爱生活,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能深入探究,就能从生活中获得丰…  相似文献   

14.
“下水”引路指导习作──四年级作文的指导与讲评银川市城区回民二小邵新华四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做到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习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短记叙文。学写书信。学习使用标点符号。能修...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家乡日新月异,环境、交通、经济、科教等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你们一定以家乡的变化为荣吧,快快动手来描绘你们心中美丽的家乡吧!不过,要写出新意,可要记住以下几点:一、要注意观察家乡的变化。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并收集写作材料。在生活中如果不会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的鼻尖下溜走,写起作文来必然笔重千斤。因而,要写好家乡的变化,就要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如家乡的房舍、大街小巷、河流、桥梁……这些写作素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访问,去感受和体验家乡的变化。只有观察熟悉…  相似文献   

16.
世界著名的小说家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并且观察到的东西一定要随时做好记录,以备写作之需……”鲁迅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看到一点就要写下一点。”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并且做好随身记录。而日记正是记录写作素材的妙法。  相似文献   

17.
一、联系生活,训练观察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此,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设法接近他,观察其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可以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水果,通过视觉,了解水果的形状、颜色;通过嗅觉,闻到水果香;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2.带着感情去观察。小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三只小狗     
语文园地二习作要求: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如果你在进行连续观察时,坚持写观察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进行修改加工,成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则》,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相似文献   

19.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这是新课标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引导学生勤做观察笔记,这对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积累材料、夯实作文根基大有裨益。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才会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一手的写作素材,使得习作言之有物。  相似文献   

20.
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己定。如果你在进行连续观察时,坚持写观察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最满意的日记,认真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则》,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