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践锋 《科教文汇》2010,(22):165-166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硬件基础设施是以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为核心,主要内容则包括电子文献传递、阅览、信息导航服务等。未来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是:继续加强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加强光盘数据库和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加强用户教育和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站信息构建要素与模型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胡昌平  邓胜利 《情报科学》2006,24(3):321-325
信息空间的构建必须考虑环境、用户、技术和内容的协调,其中,技术选择和信息内容组织必须以适应用户需求与体验为前提。基于此,本文从用户信息需求与利用入手,分析信息构建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用户体验要素,在构建用户体验层次模型基础上,结合网站服务业务的开展,讨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站建设和面向用户的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构建理论为基础,以天津城建大学校园网站为研究对象,从用户体验、信息可视化、信息分类、信息结构、网站页面设计等方面对校园网站用户进行问卷调查。指出该校园网站存在内容不够丰富、用户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从网站信息构建目标、网站目标受众、网站设计模式、网站建设原则等方面对校园网站信息构建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档案用户需求进行分析,阐述用户需求驱动在档案网站内容建设中的作用,接着从内容丰富度、内容更新和表现形式、内容原创性、服务信息等方面分析档案网站内容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是采用定性或 /和定量的方法 ,对因特网上的网站或网页的内容、外观和易用性进行综合评估 ,确定其好坏与优劣。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对于用户选择网络信息和网站的建设与维护 ,尤其是对于网络信息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研究 ,即对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与方法的研究。1 产生与发展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研究 ,是因特网迅速发展的产物。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尤其是WWW技术的迅速崛起 ,网络用户及网站急剧增多 ,网络信息呈现出以下…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政府信息化的浪潮,档案信息化在我国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档案网站.为促进档案网站的规范化建设以及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有效指导用户便捷、准确地选择和获取高质量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选择档案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浙江省内11个地市档案网站为调研对象,从网站质量、网站内容和网站功能三方面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7.
因特网应用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方便、快捷、全面地获取专利信息成为可能。如今用户只需轻触键盘 ,信息信手拈来 ,完全不用再为收集资料而四处奔波。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步伐逐渐加快 ,因特网上的专利网站不再只是少数国外机构的天下 ,不少优秀的中国专利网站正在涌现 ,并提供免费的检索服务。目前在网络上可以检索到 1985年以来的中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在检索方式上各网站有不同特点 ,为用户提供了相当广泛的选择空间。充分了解这些专利网站的检索途径及其适用场合 ,可以提高检索效率 ,做到…  相似文献   

8.
初彦伯  王萍 《情报杂志》2024,(1):127-134
[研究目的]将网络健康信息可信性的研究聚焦于健康数据层面,建构健康数据技术信任与网络用户感知信任过程,分析健康数据时间、空间及内容三维架构在支撑网络健康信息可信性的作用价值及方式,并将健康数据与网络用户作为整体信任进行分析。为后续健康数据溯源、数据空间及数据关联等技术应用于健康信息可信保障提供引导。健康数据三维架构的各维度表征要素也可能是提升健康信息可信性的一种新思路。[研究方法]以信息链、信任理论、理性行动理论等为基础,建构健康数据技术信任和用户感知信任过程,在对可信要素分析基础上,提出支撑网络健康信息可信的健康数据三维架构。在诠释与剖析健康数据时间、空间及内容三维架构作用方式、价值及各维度表征要素后,将网络用户与健康数据作为整体信任进行网络健康信息可信模型的建构。[研究结论]网络健康信息可信模型分别由网络用户感知层信任、健康数据技术层信任、健康数据三维架构作用及保障模块组成;健康数据技术层信任通过健康数据三维架构作用,通过影响健康信息感知质量、健康信息来源及可读性对用户感知可信产生影响;网络健康信息可信的健康数据三维架构中的24个表征要素能够为相关网站健康信息可信性保障方案的制定提...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互联网中,往往是由节点表示网站,节点之间的边表示两个网站之间有物理链接。由于直观的反应了网络状态,这种网络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当研究一些基于网络的高级应用如探讨用户访问网络、在各网站间的分布情况时,传统的互联网有其局限性。本文尝试研究不同网站之间的共同用户如何进行“网络迁徙”。我们使用爬虫搜集网络中的信息,构建了一个“用户迁徙”网络:网络中的节点代表网站,两个节点之间有边表示在一段时间内这两个网站有相同的用户访问,节点之间的权值代表了一段时间内可能访问这两个网站的共同用户的数量。这种用户迁徙网络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互联网中用户的兴趣分布,而且还可以作为研究平台广泛应用于搜索或者网络广告投放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旨在为健康信息网站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立足于用户的使用体验,建立了测评健康网站可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4个应用场景9项测评任务,采用用户测评法对中国公众健康网、MedlinePlus、丁香医生3个具有代表性的公众健康网站进行可用性测评。[结果/结论]影响健康网站信息可用性的因素包括网站性质、网站资源的完备程度、网页的组织和检索模式设计和网站信息的筛选机制和广告推送机制等。官方类网站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强资源的多样性、可获得性建设,而商业性质的健康信息网站要注意对信息透明性和归源性的建设,以此提升用户对网站资源内容质量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1.
可用性测试方法在IA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企业进行信息构建时必须研究用户,而可用性测试作为信息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研究用户的有效手段,通过规范的可用性测试过程,可了解用户行为并指导网站设计。作为可用性测试方法的一种,卡片分拣法可以探索用户对于网站信息如何分类,以此提高用户搜索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政府门户网站绩效的产生源于政府、公众和门户技术等两两维度的互动。本文基于网站信息架构方法、网站可用性和用户交互体验的视角,提出了一个政府门户网站"在线办事"服务绩效产生机理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引入绩效维度及其绩效特征分析方法,研究构造了一个规范化的政府门户网站"在线办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指标绩效统一评分基准设计方法和三种评分等级规则。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构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晓艳  胡昌平 《情报科学》2006,24(8):1235-1238
本文从信息构建的组件整合与用户体验的核心内容入手,分析了信息构建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进而创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构建模型,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用户心理研究的用户体验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介绍用户体验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用户体验设计要注重用户心理认知的普遍规律,不能仅仅满足于可用性设计的要求,并基于Norman的体验分层理论构建了Web环境下的用户体验设计模型;最后,提出了实现用户体验设计需采用的原则及相关的可用性和心理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琳  杨莹  邱均平 《情报科学》2022,40(11):12-19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公众感知视角,研究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发展完善 信息服务质量相关理论,为提升用户满意度提供参考。【过程/方法】对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进行归纳总结,以较 为成熟的 LibQual+TM、WebQUAL、E-SERVQUAL 等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作为基础,对高校专家学者及政府部 门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提出了含有 7个维度 29项指标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模型,应用层次 分析法计算模型指标的权重。【结果/结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分为感知数据质量、数据易 用性、数据安全性、互动反馈、工具利用、用户体验、公众信任维度,其中感知数据质量、数据易用性维度较为重要; 较为重要的二级指标有公众信任、数据易用性等。将评价体系应用于上海、深圳、贵阳三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评 价。【创新/局限】本研究丰富了政府数据开放运动中平台信息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拓展了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理论 的应用范围。应注重进一步应用于各种数据开放平台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Information use is defined as the application of acquired and transmitted information in the decision making of an organization at the strategic and tactical level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how information use architecture impacts information load and usability at the operational level of manufacturing where machines, humans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are information users. A new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load is introduced which takes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use (tacit, mechanical, paper and digitized) and possibilities of users (machine, operator and process) into consideration. Information use nodes are conceptualized building blocks for information use architecture which impact information load and usabilit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formation use load is sensitive to information encoding/decod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federated and integrated information use architectures tends to result in a low information use load and can become a strategic tool for waste reduction. How information usability relates to load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usability characteristic in view. The major conclusion is that a holistic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systems includes the consideration of information use architecture which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load and usability at the opera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7.
何有世  朱爱花 《现代情报》2015,35(12):17-24
本文立足于云技术条件下电子商务系统架构的变革,研究基于云技术的垂直类B2C电子商务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素,主要从系统质量视角构建SEM模型,结合信息质量与服务质量,探讨云技术如何具体作用于平台顾客用户的购买体验,最后得出结论:平台系统质量承载云技术变革直接影响平台用户体验,信息质量是直接正向影响平台用户体验的最主要因素,并在系统质量对用户体验影响路径中起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有用性进行界定,根据用户特定需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借助层次分析法探讨用户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考察后期服务绩效的目的是在数字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构建一个理想的评价体系及和谐的分享环境,进一步提高用户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并行信息检索及其控制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耿骞 《情报科学》2004,22(8):985-988,994
本文探讨了并行处理的有关问题。对于一些针对大型数据库进行的检索,检索的响应时间有时成为影响系统的可用性。针对并行检索的有关问题,本文讨论了并行检索的类型及相关的结构。重点对MIMD结构的算法和SIMD结构的算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