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勇 《考试》2005,(10)
误区一:误认为变形虫的分裂生殖是无丝分裂。其实,变形虫分裂过程中有核膜解体、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成等过程,是典型的有丝分裂。误区二:误认为试管婴儿是从试管中培养出来的婴儿。其实,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即在体外的一定培养液中让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受精卵进行分裂,发育成一个多细胞胚,再将这个胚移植到母体培养,最终发育为成熟的胎儿。误区三:误认为动物都具有线粒体。其实,蛔虫、绦虫等体内寄生虫不含线粒体,因为我们  相似文献   

2.
变形虫的分裂生殖是有丝分裂过程。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常认为变形虫的分裂生殖是无丝分裂,原因何在?问题就出在教材中的插图有误。 对现行的高中《生物》必修本第97页的插图(如图1),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误区一 误认为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是化学性消化.其实,胆汁不会含消化酶,只能把大块脂肪变成脂肪微粒,增加小肠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这个过程叫乳化作用,属物理性消化.误区二 误认为胃液对蛋白质的初步消化是物理性消化.其实,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将食物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月示)、胨,同时可游离出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属化学性消化.误区三 误认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其实,氧气多于二氧化碳.据测定,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16.4%,二氧化碳占4.1%(容积百分比).  相似文献   

4.
袁来德 《新高考》2010,(1):37-39
误区1.误认为有机物均易燃烧。 析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误区2.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  相似文献   

5.
变形虫是一类较为原始的单细胞原生动物。人们所熟悉的大变形虫(Amoeba proteus)就是其中的一种。大变形虫有200—600微米长,生活在池塘、水坑或处于静止状态的滞水中,甚至在雨后的临时性积水潭中,也有存在;而水生植物丰富、枯枝落叶和粘性沉渣较多的水域尤为多见。变形虫的细胞表面具有暂时性的部分突起——伪足,它是运动、摄食的胞器,又是与消化和排泄过程有关的胞器。变形虫没有永久的口,在摄食时就以伪足充当“口”来获取食物,其中食  相似文献   

6.
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无论是普通学校还是职业学校,都在进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在这一重大战略转移过程中,由于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认识,在实施中偏离了航线,驶进了误区。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对“素质教育”存在以下几个认识误区:①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但素质教育绝不是不要或忽视知识教育。在科学急速发展,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知识教育、理性教育始终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基础。②把素质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考试是教育评价的基本手…  相似文献   

7.
变形虫是原生动物肉足纲的代表。本文介绍变形虫采集和培养的方法及变形虫细胞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8.
"减数分裂"是整个高中生物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其中牵扯到的变量太多,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染色体组、一条染色体上DNA、细胞等数量的变化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的误区甚多。教学中,应明确减数分裂的来源,在比较中学习减数分裂,构建一定的数学模型和实物模型,强调核心概念的教学,关注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联系以及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图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中变形虫的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变形虫的结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在室温条件下自制培养液培养大变形虫。野外采集种源,室内恒温培养蛞蝓变形虫。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提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一是把自主误认为是自由。我们知道,每堂都带有一定的内容任务和目标指向,且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和限制,它要讲究一定的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如果个体无限制地放大自己的自由度,便是对学习伙伴的学习自主权的侵害,且放纵自由也是对  相似文献   

11.
刘霞 《山东教育》2014,(Z6):98-99
很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停留在浅层次上,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操作层面上的误区。误区一:合作学习任务不明确。由于对合作学习任务与预设不充分,指令不明确,内容不具体,造成学生无法把握合作学习活动的走向。误区二:把合作学习误认为是讨论,轻视思考。片面地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过于追求活动形式,问题不分难易,全让学生讨论,不给学生独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变形虫的结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可在室温条件下自制培养液培养大变形虫,以及野外采集种源室内恒温培养蛞蝓变形虫。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困惑或误区:把创新教育误认为非知识教育,把创新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育,把创新教育误认为非升学教育,把创新教育局限于课外活动,还有人认为上活动课、成立鼓乐队、减少主课时、不打百分而改为“等级加评语”等就是创新教育.但是,实践证明,基础知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取消考试,开门办学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因突变”教学中存在的三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很多教辅资料在编写过程中,或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基因突变"的认识存在三大误区。本文结合高考题进行分析,供同仁参考。1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细胞分裂间期(或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1.1错因分析由于基因突变的随机性,生物个体的任何部位或任何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以发生基  相似文献   

15.
正21世纪是知识经济竞争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技术的竞争、创新知识的竞争和创新人才的竞争。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对各种挑战。目前,在学校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惑或误区:把创新教育误认为非考试教  相似文献   

16.
卿蔌 《高中生》2014,(8):58-58
一些老师根据多年的观察反映,考生高考前几天容易出现以下误区。 1.误认为只剩下几天时间,因此要争分夺秒,抓紧时间,拼命苦干。  相似文献   

17.
路玉燕 《甘肃教育》2014,(19):119-119
正断电自感实验是高中物理重要的演示实验之一,也是电磁感应部分高考的热点之一.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做了演示实验,又进行了理论分析,学生还是对断电自感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断电自感实验中学生认识的几个误区.误区一:误认为断电自感实验现象是灯泡一定闪亮一下才熄灭。存在这样认识的原因是教材中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设计的实验是开关断开的瞬  相似文献   

18.
理论认识误区 1.误认为"一切磁场都是由运动电荷而产生的".电荷的运动可以产生磁场,但不是磁场的唯一来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变化的电场也可以产生磁场.  相似文献   

19.
远程教育     
胡礼和 《湖北教育》2002,(10):45-46
远程教育因其传统的功能至今仍易被人误认为是面向成人的继续教育,而对应用远程教育为在校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知之甚少。当前,在远程教育应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20.
黄连瑞 《考试周刊》2013,(24):138-139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在于教育。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素质教育的潮流,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仍存在许多误区,把创新教育误认为非知识教育、非考试教育,甚至还有人以为上活动课,减少主课时,不打百分而改为等级加评语等就是创新教育。面对这些误区,应如何优化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