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莹 《华章》2010,(22)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模糊语与合作原则之间的关系,以及模糊语的功能,并指出如何成功的理解模糊语,以及模糊语在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章通过分析模糊语言的使用,试图找到模糊语言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等的内在关系,进而强调模糊语言在成功交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积极意义是无庸质疑的。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也是会话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关键。两者并非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从表面上看,模糊语言似乎违背合作原则中的某些准则,但从深层角度讲,它使话语与实际情况更接近,更贴切,让对话更加精彩,含义更加丰富,制造“余音绕梁”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积极意义是无庸质疑的。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也是会话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关键。两者并非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从表面上看,模糊语言似乎违背合作原则中的某些准则,但从深层角度讲,它使话语与实际情况更接近,更贴切,让对话更加精彩,含义更加丰富,制造“余音绕梁”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然语言中存在着模糊现象,模糊语言的语言特性主要表现在普遍性、相对性、多维性、依赖性四方面。语言的模糊实际上是语言的语用变异,语境是理解模糊语言的重要因素,它对模糊语言具有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言语交际必然要遵循着一定的语用原则,国际外交活动更是如此,外交言词更是常常通过各种会话策略,来使外交活动顺利进行。本文以外交家周恩来精辟的外交言语为例,浅析了外交语言与合作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孔子作为历史上影响巨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而受后人敬仰,但孔子语言观却往往被忽视.本文结合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分析孔子有关的文献语言,探讨孔子的语言观,发现孔子语言观所具有的一些语用原则.由此表明,我国的语用思想历史悠久.虽不是科学意义上的语言学理论,但同样有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语言学和孔子历史作用的重新认识,也有利于提高东方语言学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合作原则”是会话交际的逻辑。领导者为了更好地领导群众从事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实施言语行为时,始终遵循“合作原则”。《邓小平文选》是领导语言的范例,体现着合作的思想。这说明“合作原则”不仅可以解释一般的会话,也可以阐释领导语言,或者说领导语言同样可以找到支持“合作原则”的例证。  相似文献   

9.
一、语用合作原则的含义及其应用意义 语用合作原则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在哈佛大学的一次讲座上提出的语用学理论,它是现代语用学最重要的一条语用原则。这一理论指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这样才能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他把这种共同遵守的原则称为“合作原则”。遵守原则,人们就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最高的效率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0.
对比分析:语言歧义与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模糊和歧义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两个概念似是而非,容易混淆。本文拟从模糊与歧义的定义、成因、语言形式及语用功能等方面加以对比分析,以有助于人们准确理解和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语言在语言中大量存在,由于其语义的模糊性,产生了一系列的语用效果。根据认知语言学,语言是人们认知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符号表征,而范畴本身具有不同形式的模糊性。尤其体现在词的语义上。  相似文献   

12.
模糊语言是一种言语交际现象,在一定语境中具有语用模糊性。语用模糊性表现为言语相对模糊,是言语本意与特定语境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在“模糊”与“非模糊”的分界上,同时还表现为模糊的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自然语言中,是语言自身所固存的属性。文章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文学、广告、法律、政治外交、商务、新闻等方面的应用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自然语言中,是语言自身所固有的属性。文章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文学、广告、法律、政治外交、商务、新闻等方面的应用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从语言运用角度和实例出发,探讨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运用,简述模糊语言的几个重要分支,分析数字模糊及几种相关用法,可对模糊和含糊的区别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模糊是对应于精确而言的,在语用中既需要精确也需要模糊,精确性和模糊性均成为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通过实例分析,着重探讨了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并概括和总结了应用模糊语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言在语言中大量存在,由于其语义的模糊性,产生了一系列的语用效果.根据认知语言学,语言是人们认知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符号表征,而范畴本身具有不同形式的模糊性.因此本文就范畴的模糊性来探讨模糊语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Pragmatic vague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Furthermore, it is an important strat- egy widely used in diplomatic language.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pragmatic vagueness by analyzing diplomatic English. Employing pragmatic vagueness in diplomatic language can help a diplomat to gain foremost national interest and win honor for his/her motherland.  相似文献   

19.
从语音、词汇和会话含意角度分析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含糊语言。认为英汉语言文化中的语义含糊性产生了一系列的语用效果。说话人之所以选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是由于有不同意图的驱使或某种特殊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analyze vague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It deals with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vague language and ,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space, will focus on those in daily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