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生物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生物学习中“弱势群体”的存在,这类学生对生物学习毫无兴趣,分数极低,基本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师对这类学生先“望而生畏”,后“知难而退”,最终使这些学生不得不退出生物学习的舞台.从一个年级段来看,这类学生不占少数,影响整体成绩,应该引起生物教师的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总会出现一些“另类”图形问题,这类问题一般不能用常规方法解决,导致同学们拿到题目后往往不知所措,得分率较低.其实,这类问题虽然有些“另类”,但并非无章可循.下面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来谈谈这类问题求解的若干策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数学应用题可以用来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优化问题在数学应用题中占很大比重,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这类试题的表述中,往往出现“最大(小)”、“至多(少)”、“最好(差)”等词语,对题意给予暗示.本文介绍几种这类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4.
纵观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动点类”、“函数类”或二者结合的题是常见的压轴题型,这类题中,几何最值问题是考查的重点,“看清本质,巧妙转化”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数学竞赛中,常常会碰到带“…”的计算题.有些同学不清楚符号“…”表示的意义,就无法解答这类题.其实,在数学中,“…”表示省略号(数学中的省略号一般不用“……”表示).它表示题目中省略了若干个带有某种规律性的数字、字母或文字.如“1+2+…+100”,这里的“…”表示“3到99的自然数”.解答这类..、3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表示的具体意义,然后根据题目特点,采取相应的解法.现以竞赛题为例,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技巧.一、反序相加例1所有个位数与十位数都是奇数的两位数的和是_______.(1…  相似文献   

6.
动点问题是指以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渗入运动变化观点的一类试题,这类试题揭示“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唯物辩证关系;这类试题是通过点的运动,使图形发生变化,通过建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这类试题的总体解题思路是化“动”为“静”,关键的一步从相对静止的瞬间,  相似文献   

7.
往返相遇问题因为涉及相向和同向“行走”以及“碰面相遇”和“追及相遇”等问题,使得不少师生对这类问题的解答经常感到很棘手.我们在折线图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规律。发现了这类问题中的两个非常有启发意义并且非常实用的规律——“必然不相遇规律”和“必然相遇规律”,这对此类题型的解答有很大帮助.现在将之整理如下,与各位读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各地初中数学竞赛题中,经常遇到有关“蚂蚁”爬行的问题,由于这类问题含有“运动”状态,而且可以在各种形状的几何体上“运动”,所以解题有一定难度.其实,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熟悉各种几何图形的意义及性质。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生物学的有关计算题中有一些“最少”、“最多”方面的计算试题.对于这类题,学生常感无从下手.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数学《三角函数》一章中,关于“1”的应用非常广泛,“1”经常出现在关于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证明中,它的变换对解答这类题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就对这类题目中的“1”的变换作个总结。  相似文献   

11.
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是否存在”型.这类题形式新颖,设问巧妙,既考知识又考能力.而学生对这类题的解答常感到困难,2003年高考题21题就是一例.因而,对这类题的特点及解法进行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考试题出现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综合试题.这是“问题解决”在中考试题中的反映,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这类试题会更受师生欢迎.也是形成用数学意识的导向.  相似文献   

13.
孙天瑞 《物理教师》2000,21(3):10-11
液柱移动问题一直是“气体性质”一章的热点问题,对这类问题的求解学生颇感棘手,其原因在于:引发液柱移动的动因较多呈现“灵活性”;液柱两侧气体状态变化互相牵连和干扰呈现“复杂性”;知识内涵丰富呈现“综合性”;推理判断因果性强呈现“逻辑性”.因此如果缺乏对气体实验定律的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没有掌握严谨规范和合乎逻辑的推理方法是解不好这类问题的.笔者结合教学对这类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一条“加锁分析”的求解思路,既保证了推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又使整个推理过程具有简缩性和流畅性,利于学生接受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物理问答题所涉及的知识面多,综合性强,历来是考查同学们知识技能、思维能力优劣的依据之一.这类习题大多是针对生活实际中某个物理现象,以“为什么”、“试说明”、“请解释”等方式提出问题,要求同学们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回答.同学们在解题时往往抓不住重点,不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字表达物理含义和实质.本结合实例,说明这类题的基本解法.以期提高同学们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求平面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是一类常见的题型,它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并且一般都有“最大”、“最小”等关键词.在几何中,常见的最大、最小量有:直径是圆中最大的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等等.解这类题需要有灵活的技巧.下面介绍这类问题的常用解法.  相似文献   

16.
“恒”字类问题是指“恒成立”、“恒不成立”、“不恒成立”问题,这类问题既是高考的热点,又是高考的难点之一.本文结合实例讨论“恒”字类问题几种常用解题思路,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对同分异构体数目的推导,既是各类考试卷中的“常客”,又是一只“拦路虎”,因为这类题只要结果,而不要过程,极易由“差之毫厘”而导致“谬以千里”.  相似文献   

18.
在排列组合问题中,有这样一类问题:把一些小球投入几个盒中,给出一定限制条件,求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这类问题我们不妨称“小球投盒问题”.它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小球不相同,另一种是小球相同.若用常规的“捆绑法”、“插空法”、或针对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优先安排法”、“排除法”去做非常困难,大多做不出正确的答案.笔者在教!学中对这类问题作了一定的研究,总结出一种简单方法一分堆投入法.  相似文献   

19.
含参数二次函数图象过定点的问题,其特点是“动中找定”和“定点未知”.对这类问题,学生们感到难于确定思维起点.本文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瞿卫华 《江苏教育》2006,(1B):20-20
“包诗”是苏教版创新的一种教材涔。在这类课中,章(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章(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互照.情景同现。教学这类课的关键是对“诗”“”进行有效链接。那么,如何实现有效链接呢?下面,就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来谈谈我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