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阳燧     
阳燧罗西章阳燧,作为人类社会早期的取火用具,最早出现左何时?它的面貌到底如何?史料虽然有所记载,但一直没有实物佐证。陕西周原阳燧实物的出土,解开了人们的疑团。1995年4月14日,陕西周原博物馆对已遭盗掘的扶风黄堆60号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墓的东北角...  相似文献   

2.
中国明火     
孙机 《中国文化》2014,(2):39-46
我国古代曾以阳燧将日光反射聚焦引燃艾绒而取火,因为此火“从天来”(《论衡·说日篇》),乃称之为“明火”。《周礼·秋官·司垣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斋、明烛,共明水。”郑玄注:“夫遂,阳遂也。  相似文献   

3.
"狼烟"考     
李正宇 《寻根》2006,(2):92-99
“狼烟”一词的出现及流行燃烽火以报警,西周时期已有。《史记·周本纪》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烽火”是个统名,分指烟焰及火光,即《墨子·号令篇》所谓“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烽火”又称为“烽燧”,《史记集解》引《纂要》云:“烽主昼,燧主夜。”《昭明文选》卷四十四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李善注引曹魏张揖说:“昼举烽,夜燔燧。”说明白天燃烟为号称为“烽”,夜间燃火为号称做“燧”。唐代《烽式》规定,警烽的传递速度“一昼夜须行二千里”(宋·曾公亮等撰《武经总要前集》卷五《烽火·行烽》条引)。在电讯尚未发明的…  相似文献   

4.
正汉代阳故城位于今安徽省临泉县城镇,其文化内涵丰富且保存状况理想,是研究皖西北地区汉代城邑遗址的难得标本。本文结合目前掌握的有关文献及考古资料,拟对两汉阳县(侯国)的地理分布、职官设置及兴废变迁等问题做出初步考论。传世文献中所载的阳地望《汉书·地理志》在记述豫州汝南郡领县时云"阳",应劭注曰:"在水之阳也。"《后汉书·郡国志二》:  相似文献   

5.
正高原水乡鹤庆,是著名的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北进大理的门户和通衢。古香古色、荟萃白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民族风味饮食文化和民族旅游产品的鹤阳古镇。修葺一新的云鹤楼,巍然屹立在古镇中央,成为鹤阳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和令人流连的旅游景点。在入冬时节,走在鹤阳古镇欣赏冬樱花竞相怒放,日月广场、  相似文献   

6.
重庆阳戏是祭祀戏剧,演出时通过对阳戏神明的膜拜来祈求福祉以驱邪纳吉。神轴画像是众多神明的集中体现,一般主要悬挂在演出坛场现场,根据其不同的描绘内容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悬挂位置。重庆阳戏多数神坛的主奉神明是川主、土主、药王,以及《总真神轴》和《三教总真神轴》中描绘的120多位神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区域的阳戏坛班还单独供奉一些另具特色的神明形象或演出中使用一些神轴画像作为特殊道具。神轴画像是阳戏坛场布置的重要元素和阳戏演出的必备道具,为研究阳戏及其宗教艺术提供料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古代的君主一般称为“皇”、“帝”、“王”等。而人们通常不太了解,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君主一般被称为“后”。例如,《韩非子·五蠹》中有:“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句中的“夏后”即“夏王”之意。  相似文献   

8.
当我向朋友谈及要见高峰时,朋友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十多年前我在中央工艺美院看过他的陶瓷展,从那时高峰这个名字就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太喜欢他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9.
闻桑 《大理文化》2014,(1):40-42
大理古城好像永远是那样地热闹,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没有给它宁静,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也没有给它沉稳,倒是“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给了它嘈杂的市声。莫非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伊始,这种声音就在这里存续了1200多个春秋?答案似乎有些疑义。现存的大理古城不是原生态的产物,它是明朝初年以阳苴咩城为基础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棋盘式布局让它有“九街十八巷”的美称。  相似文献   

10.
阴阳概念和两性关系溯源闵家胤“阴”、“阳”这两个对立的概念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阴、阳开始染上了哲学色彩。《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一年发生一次日食,大夫梓慎解释说:日食发生在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这四个时节不会有灾,“其他月则为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意...  相似文献   

11.
与书为伴     
15年前,盛夏.一个13岁的乡下男孩揣着向父亲讨来的两元钱,光着脚走了十几里路进了县城.新华书店是他唯一停留的地方,他在眩晕状态中鬼使神差般抽出了那本<唐人七绝诗浅释>.  相似文献   

12.
我是雕王     
义龙 《大理文化》2002,(6):7-10
一 "我是雕王!"那头大雕的一对眼珠子中射出刀片一样的光,它在空中向我拼命地嘶叫,那声音就像铁丝一样尖厉.它那像小牛犊般的身子在空中打着转转,翅膀扇起一股风.山顶上的长草也在拼命地摇摆着.  相似文献   

13.
咸阳秦风     
张涛  王齐秀 《寻根》2003,(4):72-76
咸阳,位于陕西关中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成阳。它有着2353年悠久历史,是战国末期秦国和统一后秦帝国的首都,秦都成阳宫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4.
正水目山是一个地名,因唐代开山祖普济庆光禅师用钖杖凿地,涌泉清莹而得名。水目山也是一个故事,因故事而成了滇西著名风景名胜区。水目山奇在形象,古人的赞叹至今依然动人:李元阳撰写的《水目寺诸祖缘起碑记》里就有精彩的赞叹:"对山遥睹,巍然弥勒跏趺;原野近瞻,宛尔宝莲千叶。左有云驿象山卫俯回顾;右有天华狮山护伏频呻。辅弼龙蟠虎踞,前列万峰,后靠玉枕。"让我们一起顺势游览,去探寻"水目"何在,一睹水目山"秋波",感悟水目山"柔情",领略水目山的诗意。  相似文献   

15.
全球郑氏家庭中原寻根温新豪1994年,对于全球所有郑姓子孙,对于河南省荣阳县,都将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距郑氏始祖桓公受封立国恰为2800周年;这一年,全球郑氏宗亲代表将从四面八方云集祖地荣阳,共同谒拜列祖列宗在天英灵。这一年,为郑氏家族神往已久...  相似文献   

16.
关索戏是流传于云南省澄江县阳宗小屯一带稀有而独特的古老戏种。长期以来,既无专业班社,又无业余剧团,一直是当地农民世代相传带有祭仪性质的活动,每年仅在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演出。演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驱鬼逐疫,保佑人畜平安。被认为与安徽池州傩戏,贵州地戏等都属于我国古老的傩戏的一个支派。  相似文献   

17.
故乡秋事     
正黄了。黄了。秋天已来,树叶还有什么理由不黄?秋天的颜色,有着金黄的质地,反射出金灿灿的光。秋风刮过,庄稼就会把丰足的头垂向大地。稻香漫天,沃野无边,秋天原本到处都是善良的面孔。但是,也是多事之秋。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全球化向我国高教提出的两个课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立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 ,特别是信息科学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遏的大趋势。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1 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 ,朱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向世界作出承诺 :人民币不贬值 ,不以邻为壑。这个事实表明 :我国已具备相当强的经济实力。中国离不开世界 ,世界离不开中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复兴包含文化复兴 ,由此不难推知经济全球化向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两个重大课题 :第…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提及鹤阳美食,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宴席"八大碗"上五味俱全的鸡鸭鱼肉等丰盛菜肴,其次,就是我们寻常百姓的餐桌上常见的火腿、香肠、风干里脊、吹肝、猪肝胙……是的,所有这些都是公认的鹤阳美食,但总觉得偶尔食之,味美可口;时常食之,太过奢糜,也太过腻味。由此,不由得常常在记忆中搜寻童年生活中那些绿油油、嫩盈盈,生机勃勃,清新素淡的有机绿色美食。  相似文献   

20.
听,听,云雀     
稍快Hark! Hark! The lark at heav’n’s gate sings,And Phoe-bus’ging-to rise,His听,听,云 雀 在 天 空 唱,太 阳 之 神 升 起 ,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