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一句中“坚明约束”,课本解释为“坚,固定。明,明白。坚明作约束”的定语,约束,名词”。我认为不够确切。“约束”为“名词”,具体指什么应明确,现代汉语中的“约束”为动词,这是难点,根据文意应是“信约”、“盟约”。“坚明作约束的定语”说法欠妥,应作谓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信约明确而固定”。  相似文献   

2.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一句中“坚明约束”,课本解释为“坚,固定。明,明白。坚明作约束”的定语。约束,名词”。我认为不够确切。“约束”为“名词”,具体指什么应明确,现代汉语中的“约束”为动词,这是难点,根据文意应是“信约”、“盟约”。“坚明作约束的定语”说法欠妥,应作谓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信约明确而固定”。“坚明约束”一解@吴兴仁$甘肃山丹一中  相似文献   

3.
蔺相如“使其从者”“归璧于赵”后,竟在秦廷上先发制人——直斥秦王道:“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坚明约束”,课本注为:“坚,固定。明,明白。坚明作约束的定语。约束,名词。”对这个注释,笔者以为有两点值得一说。一、用于名词的“约束”当作何解?“约束”是一个复音词,其义有二:①盟约,规章。②诺言,信用。这两种解释,哪一种符合课文句中的意思呢?笔者以为是前一种。联系原文具体语境,我们似不难看出,蔺相如直斥  相似文献   

4.
高一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句:“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对“坚明约束”的解释是:“坚,固定。明,明白。坚明作约束的定语。约束,名词。”笔者认为,这种解释语焉不详,对学生理解课文并无补益。查《辞源》可知,“约束”有三个义项:①缠缚。②规约。③限制。作名词用的是②③两个义项。从例句出现的课文语境看,蔺相如主要通过指斥秦国自穆公以来的诸君存在失信于人的现象,为自己暗中送璧归国寻找借口,避免被动局面,固此,这里的“约束”当作“规约”、“信约”解释。联系前文,这里应该是指秦王“以十五城予赵”而换取和氏璧,并“斋五日,设九宾于廷”的许诺。“约束”既取此义,那“坚明”又作何解呢?如按课文注释,取“固定明白”义,把“坚明约束”看成是名词作中心词的偏正结  相似文献   

5.
在部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句,其中“坚明约束”四字,教材注释为“坚守信约。坚、明这里都作动词用,坚守、恪守的意思。约束,盟约,名词”。对“明”的解释,未免过于牵强,  相似文献   

6.
对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一句中的“坚明约束”,各编著译者的注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①《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刘盼遂主编,北京出版社1980年1月版306页注:坚,坚守。明,明确。约束,盟约。意即信守盟约。②《高中语文课文分析》(一、下)顾振彪等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869页注: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约束”本是动词,  相似文献   

7.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蔺相如“使其从者”“归璧于赵”后被引自秦廷,他如是自辩道:“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一册共有文言词语解释621条,应当说,其中的大部分是解释得比较确切的;但也有一些解释还有进一步琢磨的必要,如“坚明约束”等等。此外,还有一部分词语应当解释而没有解释。这里,按照课文顺序,逐条列举于后,以就教于教材编者和同行。二二《察今》 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此条有三个问题:(1)答句并列复句中两个分句主语谁属的问题。课本编者认为,“非”字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教参”译文译作“它”;“为”字句的主语是“后人。”  相似文献   

9.
近读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偶有所得,列叙于下. 一 高中<语文>第六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相如至,谓秦王日: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相似文献   

10.
很多物理问题中都直接或间接含有“约束”,这些约束的存在增加了题目的难度,强化了思维的复杂性,给我们解题设置了障碍,然而这些“约束”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倘若我们能找到问题的“约束”并细致分析这些“约束”的条件背景,缜密研究“约束”的状态过程,以“约束”为出发点,层层推进必然达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回顾对亚当·斯密研究的简要历史着手,深入地探讨了隐含在斯密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关于“经济人”所作的两个暗含约束条件,即“经济人”的内在约束:有限理性与道德约束和“经济人”的外在约束: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12.
张玲 《湖南教育》2007,(11):39-39
一、张扬的个性“遮蔽”必要的秩序 新课改所倡导的理想课堂,应该既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又体现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即课堂上学生“自由”而不“放纵”,“约束”又不“刻板”,真正做到“自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小球的平抛运动常见的约束有三种:一种是最常见的水平地面“线”约束,第二种是竖直面和水平地面构成的“面”约束(比如排球运动),第三种是台阶约束。台阶约束下的小球的平抛运动问题生活气息浓厚,据题目条件可分为以下三类题型。  相似文献   

14.
火车脱轨记     
自然界中到处充满着“约束”。地球有地球的“约束”,月亮有月亮的“约束”,大海有大海的“约束”,植物有植物的“约束”,动物有动物的“约束”,人体有人体的“约束”……生活呢,同样充满着“约束”。问题是,你如何看待这种“约束”;在这种“约束”下,你如何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约束”的反义词是“自由”,“约束”的含义是“秩序”,且“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题记又是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的一天。火车拉上40多节车厢的货物,一切安置好后,便愉快地上路了。一路上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都是那么令人心旷神怡:看着小溪穿过乱石嬉笑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非弹性“轻绳”是较为常见的约束物体,其物理特征是柔软、质量不计和不能伸长.从力作用的角度看,轻绳所产生的拉力总是沿着绳子并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因此能对绳两端被约束的物体产生作用而改变其运动状态;从做功的角度看,根据绳子所约束物体的情况不同,既可以对被约束物体做功,也可以不做功;从拉力产生的持续时间看,被约束物体的状态改变常有“渐变”与“突变”两种形式;不同的变化方式,使系统机械能的转变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通过两例来讨论“轻绳”瞬时做功的特点及分析要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礼”和“仁”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孔子先言“礼”后讲“仁”,反映了其思想的升华和演进,是他随着社会政治实践的发展,认识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礼”作为社会规范,具有法的性质,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作为人的内心修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的品格。具备了“仁”的道德操守,才能自觉遵循“礼”的法度;“齐之以礼”,才能起到“礼”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德新 《广西教育》2007,(9A):10-10,14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文明程度、民主意识空前提高,强烈追求自我,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日益高涨,单纯的约束管理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学校管理必须从以“事”为本的行政约束向以“人”为本的自我约束转变。为此,我们校长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去管理学校。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力学问题中常涉及到“轻杆”这两个字眼,到底啥是“轻杆”呢?其实,“轻杆”是由各种实际情况中的杆抽象出来的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将“轻杆”分类的话,可以分为自由轻杆和约束轻杆.自由轻杆是指一端连接研究对象,另一端可以自由转动的杆;约束轻杆是指一端连接研究对象,另一端不能转动或在约束下可以转动...  相似文献   

19.
《人生十六七》2012,(10):16-16
拖拖拉拉、犹犹豫豫、磨磨蹭蹭,这些都是“没出息”的习惯。小学阶段,必须让孩子具备“时间管理”的意识,以及“自我约束”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我是男孩,11岁,性格开朗,希望自由,不喜欢家长约束,更想在家里有个“至高无上”的“小皇帝”地位。为此,我要求爸爸妈妈到我的房间来开一个“家庭会”。爸爸妈妈居然答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