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亚兰 《初中生》2006,(9):86-87
汉语的“吃饭”、“吃药”、“吃香”、“吃惊”、“吃力”等,都含有“吃”字,但在英语中,却不能见什么“吃”什么,不能都用一个eat来表示。要真正理解“吃”字的含义.应选用恰当的词语和正确的句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启事”和“启示”的辨析、“作客”与“做客”区别的文章屡见报刊,但我们发现它们的误用并不见好转。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大家忽视所致;二是以往的文章对两者的辨析不具有可操作性。以往的文章大多从意义上区分,这样的辨析,道理虽然讲清楚了,但缺少一定的操作性。本文主要从形式的角度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3.
启蒙的现代主义把上帝拉下宝座,提出“上帝死了”,把人构造成至高无上的主体。后现代主义批判这种“人”的主体性,更进一步宣称“人之死”,人们在不停地寻找人的意义,生命的主宰和本质。  相似文献   

4.
向死而生     
主持人语 说“死”,其实是在说“生”。正是对生的苦苦依恋.人们才一直纠缠“死亡”这个话题。就像高僧们说“放下”,其实正是“放不下”;就像人们呼唤“和平”,正是因为这个世界充斥着“战争”。  相似文献   

5.
叮叮小区里住着一只小田鼠。这只小田鼠没有一个朋友,很伤心。这一天,他家里新安装了一部电话。他便去向孔雀阿姨要了小松鼠、小喜鹊、小蜗牛、小绵羊的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6.
湘西苗族把人类生命的终结分为"死好"和"死丑"两类。湘西苗族这种死亡观念是在其特定的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产生的,体现了苗族追求生命的完美终结,与过去苗族阶级分化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这种习俗对于苗族社会里的养老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死"义的委婉表达在《红楼梦》中广泛运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宗教信仰及神话、等级差别对"死"义委婉语有明显的影响;"死"义委婉语的常见译法有直译后另加注释、译成英语委婉语及直接省译等,但在翻译过程当中都可能遭遇到一些想要传达而无法传达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黄文龙 《学语文》2006,(6):44-45
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  相似文献   

9.
成语的考查在高考语的能力阶层中为D级,一直是高考语基础知识考查的重中之重,年年必考。近两年各地的高考语命题大多侧重于考查对形近成语的辨析,因此,对那些“形”相近而“神”不同的成语,我们要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死”“活”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组反义词。本文以该组反义词为研究对象,从词义、构词形式、构词方式等词汇层面对其不对称现象进行描述和研究,并揭示这组反义词不对称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不朽之生     
记得小时候——或许连“死”这个字眼都未真正懂得的时候,曾大哭着问妈妈:我们为什么活着?只那么几十年的时光,随时可能夏然而止。所拥有的一切都不能带走,连此刻的“惶恐”的感情都无法保留。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还要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呢?  相似文献   

12.
“幅”“副”“服”这三个量词,读音相同或相近:“幅”读“fú”,“副”读“fù”,“服”作为量词时读“fù”。但是它们的适用范围却是不同的。“幅”的本义指布匹等纺织品的宽度,借用作量词,用于布帛、字画等,如“一幅窗帘”“几幅画”等。“副”用于戍双成对的东西,如“一副手套”“两副对联”等;用于配套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盘笋 《初中生》2005,(3M):42-44
英语学习中,当我们要用英语表示“多于某个数”“少于某个数”或“大约在某一范围内的数”时.常常不知所措。其实,这些问题都属于“约数”的范畴。“约数”就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在汉语中,我们通常将其表达为“左右”“大约”“将近”“…多”或“不足……”等。英语中“约数”的表达法有多种,现就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情况作一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今天,爸爸终于答应带我到黄龙山去玩了。我们驱车前往,不一会儿就到了黄龙山脚下。 黄龙山里的游玩项目很多,最刺激的要数枪击对抗赛了。所谓对抗赛,就是双方每人有50发彩弹,要打中对方,抢到红旗就是胜利。我的心早就痒了,要知道,这可是“真枪实弹”,我还从没玩过呢。  相似文献   

15.
爱伦坡创作中的“美女之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以对死亡的刻画闻名,尤其是对“美女之死”这一主题的刻画。他关于这一题材的创作可以看作是他的生活经历与创作理论的结合,“美”与“死”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完美而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17.
情感通感认知模式是使抽象的情感附着在具体的感觉上进行表达的认知模式,二者具有牢固的联想关系,而这种联想关系主要是建立在相似或相近的基础上。通感这一认知方式主要是体现了作为始发域的感觉同目标域情感之间的特殊联接方式,事实上情感最终还是以隐喻和转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情感的通感认知模式分为隐喻性通感和转喻性通感。  相似文献   

18.
最近,重读马克·吐温的小说《生命的五个恩赐》,感慨良多。在我们的文化语汇里,“死”是一个需要竭力避讳的字眼。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懂得,“死亡”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那么,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许多学校中,校长的喜好成为学校的"个性",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学校"特色",正所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相似文献   

20.
《李凭箜篌引》是"诗鬼"李贺的代表作。"通感"是贯穿该诗的典型艺术手法。而其"通感"组合中隐隐透出的妖异、古怪、破碎与不和谐却非偶然。结合李贺郁郁短命的人生际遇,《李凭箜篌引》实际上流露出诗人一种弗洛伊德所描述的"生本能"与"死本能"的交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