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途径。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对于贯彻“健康第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体育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起全国体育课程改为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好体育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3.
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献资料法对学校健康教育进行探讨,论述了体育与健康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高校体育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之间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目的是为了拓宽高校体育研究的范围和宣传终身体育的思想,有效地增强大学生体质,为实施全民健康计划做准备,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学校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育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也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途径,在高校培养建设人才的任务中,具有特殊使命。体育的社会化、生活化、终身化是必然趋势,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必须更新学生的体育观念,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尽快建立高校体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体育习惯的形成与人的体育知识、健康需求、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制度、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体育健康知识对形成体育习惯起到了先导作用,体育的形式、措施、制度、环境等等是形成体育。习惯的必要手段。体育健康知识可促进人们形成体育习惯,加深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理解,从而使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更加明确.体育锻炼的方法更加科学,向着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了体育教学应以健康为本的必要性,提出了体育教学应以健康为本的若干对策,包括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健康为中心,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建立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实效为中心的考试制度,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体育新课程标准是以“健康第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性发展”为基本理念的课程改革,是以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三维健康观为出发点的,即:人的健康是指不仅没有躯体上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它所强调的也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和以人为本的健康新概念。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立了以学生健康第一和素质提高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出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的功能是综合性的,是其他课不可代替的,它对促进青少年身体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由此看来,终身体育的思想已被我国教育界和体育界所接受,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也被教育行政部门所公认,著名体育专家毛振明先生用两句话概括了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第一句是让体育在…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健康能力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提出体育健康能力的概念,认为对大学生体育健康能力培养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对体育健康能力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目标进行探讨,旨在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陈猛  吴景全 《教书育人》2007,(12):108-109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教育,不仅是在教室里实现的,而且要到运动场、体操房或游泳池去进行的,包括娱乐性的身体活动和竞赛性的身体活动。众所周知,人的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在体育活动中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必须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这样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虽然体育教学方法在不断更新,但体育课堂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不显,部分学生缺乏主动锻炼的兴趣,存在自我锻炼的能力低的现象,甚至有一些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爱上体育课,  相似文献   

14.
健康是每个社会不断追求的目标,学校体育就是促进学生参加活动,养成终身热爱运动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目的,只有树立正确的党校体育观,才能促进党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健康》是以体育实践为主要手段,以达成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我们要依据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构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框架体系,拓展和延伸体育课堂教学,将课内课外体育和校内校外体育有机结合,组成大课程整体,充分开发利用体育资源,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中,应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体育锻炼着眼于学生一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体育合格标准》是学校组织实施体育工作必须遵循的法规,本采用调查统计法,类比法获取客观指标为依据进行分析,提出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探讨健全实施工作的新途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及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服务。  相似文献   

18.
成人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体育的新发展,教育部将中小学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并于2000年12月颁发了新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以下称新大纲)和《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了学生的健康意  相似文献   

19.
体育保健室的建立,为完善学校体育保健课提供了必要场所,为体弱的学生、病残的学生及健康的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提供了重要条件,不仅起到了健身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得到康复。本文根据体育健康学院体育保健室的现状,提出了实脸设备首先要在满足本院体育教学、科研、训练的情况下,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充分发挥体育健康学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宁教研》2002,(1):26-26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