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业在逐步市场化的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书是一种商品"这一观念经过业界的广泛辩论已逐渐为世人所共识.既然图书是一种商品,那么它就得和其他商品一样,要在不断流通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要成功地实现这一目标,必然离不开一系列的市场营销活动,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图书宣传.这是因为,恰当的图书宣传可以向读者传递图书的出版发行信息,诱发读者的阅读需求,指导读者阅读,同时还能开拓图书市场,扩大图书销售,从而提高图书发行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
谈图书质量管理中的三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质量(本文特指图书编校质量)管理一直是出版社出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处理好图书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关系等对于图书质量管理至关重要,也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形成图书质量全员管理的局面。一、正确处理图书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既然是商品,那么必然要具备商品的两个属性,即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它的有用性。对图书来讲,如果它的质量达不到图书质量的行业标准,它就是不合格产品,它的使用价值就受到了破…  相似文献   

3.
论图书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既是商品,又是精神产品。它是由书的思想内容和书的物质形态组成的,它兼有商品和精神产品的特性,具有鲜明的“双重性”的特点。正确地认识图书的“双重性”,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出版社的性质.处理好图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地贯彻党的出版方针。一应当承认图书是商品,因为图书一经出版,进入流通领域,就具备了商品的一切属性。图书如同其他商品一样,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一方面,图书中凝结着著作者、编者、印刷工  相似文献   

4.
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其他一般商品的最大区别有二:其一是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所具有的知识性;其二是作为观念和意识传播者所具有的思想性。知识性和思想性这两大独具的特性,使图书成为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因此图书这种商品的质量就不仅仅是关乎消费者个体,而是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一种文化载体,属精神文明范畴;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商品属性,需要进行商品流通。也就是说,一个出版社出版图书,最终以商品的形式实现其价值。因此,责任编辑在策划选题、出版图书时,不仅要考虑其文化含量、价值,还应符合商业运作。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遵循图书销售市场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受到读者欢迎,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反之,不了解市场规律而去策划选题、出版图书,最终不会受读者欢迎,会被市场所制约。在我从事十几年的编辑工作中,所责编的图书不下百余种,其中许多图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了读者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图书因种种原因,不被市场接受,受到了经济损失。下面,我谈两个比较典型的出版案例,从中可以看出图书运作成败与市场规律的密切关系。案例1:失败运作———《科学卡通乐园》前年,我们社经过与韩国驻中国境内的图书代理商进行多次切磋和商谈后,终于决定迈出具有开拓性的一步:开始从事版权贸易———从韩国引进一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彩色卡通图书《科学卡通乐园》。这套图书由韩国(株)学园出版公社出版,该出版社在韩国是一家规模较大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出版社都面临着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探讨运用公共关系手段,对图书编辑中的有关事项进行公共关系策划,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图书既具有精神产品的属性,又具有物质产品的属性。图书作为商品,有与其他类别的商品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从相同的一面来说,都要进入市场,都要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通俗地说,出版社只有通过图书(含版权)的销售,才能获得经济效益。这一点已为人们所熟知。从这一点出发,为公共关系的运用奠定了最基本的条件。公共关系是现代商品经济的产物,又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得越充分,公共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从图书馆藏书——知识形态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以及两者内潜在的形式向现实的形式转化的分析入手.说明读者工作的开展、藏书的利用是这种转化的条件。一、藏书的价值、使用价值和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图书情报资料是一种商品、它具有价值、使用价值的两种属性,这是探讨本题的出发点。许多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如、苏联著名的情报学家A.N米哈依诺夫等人在《科学交流与情报学》一书中力图证明图书情报资料不是商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科学的强大杆杠的作用下,扩大了社会分工和协作范围,形成了新的生产体系,改变着社会  相似文献   

8.
图书是一种文化商品,具有双重属性。作为精神产品,要反映出思想性、知识性和价值观,表现出它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本质特征,要以文化的普及与提高为唯一宗旨,并以此实现其社会效益。而作为物质产品,要通过一定的交换关系流通于图书市场,受制于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要以盈利为唯一目标,实现出版者的经济效益。 中国图书价格在1993年4月以后,虽然除大中专教材和中小学课本实行国家定价外,其图书价格已基本放开,但由于出版业能够盈利或者多盈利,还是要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单位成本,仍然是印数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这样,出版社要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势必要追求一定的出版数量,包括单位图书出版数量(印数)和图书品种数量。这是出版社实现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下精神产品的纯商品化,决定了交换价值成为衡量出版物质量的根本标准,一切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思想价值往往成为  相似文献   

9.
图书包括书籍、画册、图片等出版物。是超越时空传播知识、科技、艺术、积累文化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的价值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图书进入市场即为商品,就要参与竞争,追求最大利润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法则。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出版社的追求则是以最低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优质图书,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从中获取最大利润,这就是图书的经济效益。获取经济效益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出版社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与一般企业没有什么太多的不同。但是图书又不同于一般的纯物质性商品,它是物化的精神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特殊在可以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修养、文化品格等。高品位、高境界、高文化含量的图书,可使人净化心灵、精神高尚、增长知识、学业有成,从而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格调低下、内容庸俗、质量伪劣的图书会使青少年及意志薄弱的读者思想空虚、行为卑俗、不学无术,从而贻误一代甚至几代人。图书对读者、社会所产生的这种作用就是它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图书发行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和管理与商品流通企业有着许多共同点。图书商品经营成本是指图书商品从购进到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合理、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总额。它区别于会计核算中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划分,按图书商品经营的过程和环节来确定图书商品经营成本总额。具体包括图书商品进价成本、采购费用、储存费用、销售费用和销售税金及附加。在图书商品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图书商品经营成本越低,图书商品销售利润就越大。反之,销售利润则降低。所以,强化图书商品经营成本管理,降低图书商品经营费用的支出,对提高图书发行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是不是商品?有的同志认为是商品。因为,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图书资料具有使用价值这是毫无疑义的。同时,图书经过分类、编目、排架等过程,其中凝结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一定数量的劳动,这种劳动与一般的人类劳动一样,形成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图书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其他商品一样,要接受商品经济规律的检验,免不了要优胜劣汰。因此,要不断增强图书的竞争能力。 图书的竞争实力,单从编辑工作环节来说,必须注意图书的选题策划。与市场经济相应的选题策划是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选题策划,不仅要研究选题,还要研究图书内容、读者和市场的  相似文献   

13.
生产出来、通过市场买卖而到达读者手中的图书是一种商品。与其它商品相比,图书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图书的物质形态仅是其内容的载体,而其内容才是图书使用价值的主要承担者。图书是商品性与思想性、知识性的统一。图书的思想性一面,使得图书的生产流通往往受到比一般商品更多的行政干预。图书的商品性一面,决定了它的生产、发行必然受到商品经济规律的制约。本文所论则是基于图书的商品性,探讨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在流通过程形成商品储存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并从商品流通规律的角度考察目前我国发行工作中的某些现实问题;而对于由于图书的思想性所理应受到的行政干预则多不涉及。  相似文献   

14.
一般物质产品,其使用价值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图书作为精神产品,它也要经过流通领域,实现商品交换,因此它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具有商品属性。图书的使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上,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即人们从图书载体的信息中,吸取、了解著作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或科学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5.
庄国芹 《出版与印刷》1996,(2):23-23,22
众所周知,出版物是一种特殊商品,图书的出版,包括列选,编辑加工,装帧设计,施工出版到发行销售的全过程。在这过程中最敏感的问题是图书成本核算。图书成本核算和定价核定的原则,应体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对统一。    相似文献   

16.
图书消费主义的本质是将文化消费“物化”为一种纯粹的商品消费,从而使“身份"“心理冲动”“职业”“习惯”等成为消费的重要驱动力量.图书消费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的应然价值被它作为商品市场的实然价值所取代,这是图书消费市场价值观的畸变.它对社会文明进化的影响和对图书出版发行事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图书发行渠道,是指图书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所必经的线路,以及在这一线路上发生的图书所有权转移的经济过程。任何一种商品,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就按其自身的规律流向消费领域,以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在这过程中,商品的所有权随之发生一次或多次转移。作为精神产品的图书也不例外。保证发行渠道的畅通,使图书尽快地到达读者手中,是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共同愿望。为此,就要对发行渠道进行研究,使不同品种的图书,都有畅通的渠道。  相似文献   

18.
图书选题的优化必须精心策划,适时地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占领市场,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书是带有商品属性的特殊商品,图书出版与市场的关系密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习惯的等稿上门、守株待兔等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图书馆学研究,我们认识到图书馆工作中具有许多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这些规律中,我们认为图书价值规律是一个在整个图书馆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规律,它应该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概念和重要范畴,在图书馆学中应给予一定的地位和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当今图书文献剧增的信息社会时代,增强图书文献的价值观念尤为重要。下面,仅就图书价值、图书价值规律以及构成图书价值的因素等几个问题,谈一谈我们的看法。图书随着它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价值概念也是不同的。在出版发行部门,图书是被当作商品看待的,在商品价值规律影响下,它和其它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  相似文献   

20.
在出版界,有一些理论问题常常引起争论,例如图书是不是商品?出版社要不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出版社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等等。这些问题,与出版经济政策的制订有密切关系。(一)图书是不是商品,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有些人强调图书是精神产品,不承认它是商品。这种说法是很难站住脚的。不错,图书是精神产品(严格地讲,图书是精神产品和其物质载体的结合物),但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并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通过流通渠道,投入市场,供读者购买用来满足其精神需要的。政治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