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正确处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当前中学数学教学出现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程序启发式”、“导学法”、“探究法”、“发现法”、“自学法”等,根据方法与效果相统一的辩证关系,结合农村中学学生智力发展差异的实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主张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为…  相似文献   

3.
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数学知识的要素之间以一定的联系构成的体系。联系的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就构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构建最佳的数学知识结构,可以促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数学认知结构是挖掘和提炼数学观念的重要来源,是影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因素。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教育永恒的主题,在数学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对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意义重大。笔者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优化和完善学生建构良好数学认知结构的四条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论述在数学教学中优化和发展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和过程中如何优化、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成效,提出了一些实践性的想法和尝试性的做法,供行家探讨。  相似文献   

8.
布鲁纳等人的认知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新学习内容相互作用(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是指个人全部知识的内容和组织,或简洁地说成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由此可见,认知结构是知识结构(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认识结构在特定条件下的统一.对学习者来说,也是客体(知识)和主体(认识)的统一.它不仅指全部知识,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理论的观点出发,以立体几何为例,对发展认知结构途径进行了探索,旨在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探求知识的发生过程、知识的应用、培养思维品质、问题转化等方面来发展学生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0.
11.
“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简单地讲,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获得的数学知识结构,只不过是一种经过学生主观改造后的数学知识结构,它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和这些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与特征。  相似文献   

12.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人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比较抽象的概念”和“主观臆测与意象”。通俗的讲,认知结构就是一个人的全部观念的综合。从内容上看,它指人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组织特点上看,主要指知识经验的层次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来讲,其主要任务是以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形式获取并牢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只有把教学内容与自己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因此,正如奥苏伯尔所言:“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知道了什么”,即…  相似文献   

13.
学生认知结构的组建和优化应做到以下几点:注意揭示和反映数学的发生发展过,在此基础上重建一个更为完善的知识结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思维的积极性,促使由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的转化;加强策略化知识的教学,实现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数学认知结构是一个充满内部联系的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层次分明的结构。这些内部联系、规律、层次的获取,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钻研,细心体会,日积月累。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消化、提炼和升华。本文在掌握知识结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就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问题进行了尝试,介绍了优化课堂结构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总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总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将所要学习的知识衔接"生长"到学生已有的正确认识上.学生遇到新的事物,会试用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陈玮晔 《教育家》2004,(9):50-51
长期以来,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列概念是以描述的方式引入的,即: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这是在语义直观水平上给予定义。以此为基础,教材对等差(比)也采取了相应的定义方式。这样对于学生理解概念是容易的,但是对于学生把握数列的本质及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方面是否尽善尽美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