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是在一个一个地犯错的过程中,才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他们体验错误,也在错误中学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习惯了自以为是地剥夺孩子体验错误并在错误中获得经验的机会,总想以最简洁的方式尽可能让孩子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殊不知,正是这份“好心”让孩子一点点变“懒”了,一点点不自立了,  相似文献   

2.
对经常犯同一种错误的孩子,班主任有必要改变一下教育方式。不再批评他,更不揭他的短,而是“忽视”他的错误,耐心等待他的转变,这无形中会使学生产生压力.开始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3.
在孩子3岁之前,就要开始坚持不懈地教孩子学会负责任,教会孩子在尝试错误中积累经验、学会判断什么是“我不可以的”、陪伴他而不是替代他,让他学会为自己负责。主要途径是为孩子设立“合理的界线”,引领孩子将“界线”内化。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障碍,但是父母的天职提示我们只要坚守“护栏原理”,引领得当,孩子就能够为自己负责任。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2005,(10)
六人与孩子要沟通这个世界是大人的世界,孩子的一切都由大人的意志决定。大人说的话要听,大人讲的事要做,大人提的要求必须执行。于是,大人们可以逼孩子上自己不想上的课外班,可以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当作炫耀的资本。有时大人不高兴,还会把心情”归功”于孩子,然后,开始找孩子以前的错误、现在的错误,对孩子下一场“暴雨”……  相似文献   

5.
家长怎样对待犯了错的孩子孩子做错了事,不论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孩子在心理上基本是认错的态度。但是,孩子终归是孩子,自制力有限,难免会程度不同地再犯前一次的错误。这时,家长们千万不要犯“多重处理”的错误———母亲骂过了,父亲接着又骂;当时骂过了,过...  相似文献   

6.
如何教育孩子?一条“教子棍”还是一顿“大道理”?对于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通过直接的问话显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不妨采用一些留“面子”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的“错误”是孩子思维的真实反映,是课堂教学的客观存在。教师应善待课堂“错误”,使“错误”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以促进孩子们的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8.
许多家长都想通过与孩子交谈增加感情,并达到教育的目的。可有些家长总感到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交谈的方式不正确。错误的交谈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训斥式。家长居高临下,只会指责孩子这儿不好那儿也不是,不耐烦听孩子谈他的想法。较小的孩子懂事不多,家长如不把道理说明白,对这种方式的交谈孩子倍感屈辱和压抑,其结果是亲子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二是溺爱式。看上去好像与“训斥式”相反,家长用“甜蜜”的口吻对待孩子,其特点是“哄”。但从本质上看与训斥式一样,都是没有深入孩子  相似文献   

9.
刘霞 《幼儿教育》2000,(12):32-33
孩子都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那些不符合社会标准和成人期望的习惯化的“错误”行为就常常被称之为问题行为。什么是孩子的问题行为,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行为,请读下面四篇章——  相似文献   

10.
精心面对错误 演绎精彩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误本身乃是“到达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课堂上的错误是孩子探究学习的标志,是他们思维的真实反映,是课堂教学的客观存在。教师应以宽待孩子的情怀,去善待他们的错误,使错误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以演绎出真实课堂的无限精彩。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2岁左右正是孩子“第一反抗期”形成的阶段。由于身体的发育和动作的发展,孩子探索周围世界的范围在逐渐扩大,他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开始尝试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同时,他发现能用说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和愿望,这些能力的增长给了孩子极大的自信。于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再把自己看成是大人的附属品,不愿听从家长的要求,急于表现自己“我长大了,我能行”。2岁的孩子开始喜欢对爸爸妈妈说“不”,他会经常做一些家长不让他做的事情。伴随着行为上的异常,孩子的情绪也常常走极端,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暴躁,尤其喜…  相似文献   

12.
一、写字姿势,不容忽视。开始学写字的人都要端正写字姿势,注意三个“一”:眼离纸一尺,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一拳。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础。大多数人认为错误的写字姿势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生理毛病,例如近视眼、脊柱侧弯等。很少有人意识到错误的写字姿势、特别是错误的执笔方法会影响到字的质量。例如硬笔书写有的孩子笔不靠在虎口上、笔与纸面不成45度角、大拇指和食指捏笔的方式不对,都会影响手指的灵活及配合程度,就很难把字写好了,手还比较容易疲劳。但是现在小学生当中错误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大有人在。很多教师在写字…  相似文献   

13.
“错误”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合或不正确的事物、行为。显然错误的反义词是正确。语文老师,看见错误一定想办法让孩子订正错误;数学老师,布置作业不断地让孩子练习,改正,再练习,为的也是孩子尽可能地少犯错误。中国的孩子结束小学生活,升入初级中学,面临大量的题海战,目的也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卷面的错误,求得高分,  相似文献   

14.
感悟宽容     
宽容是春风,它可以使人感到温馨和鼓舞;宽容是火种,它可以燃起学生心中的希望和理想;宽容是天使,它可以为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宽容是一种教育机智。面对犯了错误的孩子,训责呵斥,固然也能把孩子“管”得规规矩矩,“理”得服服贴贴,但往往治标不治本,甚至把孩子推到对立面,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而宽容却能起到“以柔克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犯了错误,大多数孩子都会悔之莫及,希望得到原谅,这时我们  相似文献   

15.
流沙 《家长》2003,(Z2)
在家教中,有的父母认为夫妻扮演“红黑脸”,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或犯错误的时候,妈妈袒护孩子扮“红脸”,爸爸批评孩子扮“黑脸”,或者反之。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许多家长都在用,但是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既然孩子不听话或犯了错误,家长就应该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使他们懂得道理并勇敢地改正错误。如果父母双方其中一方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另一方却为孩子求情,甚至为此争吵起来,孩子就会以为自己没有错误,被批评者反而成了旁观者。家长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明辨是非,然而一个扮“红脸”,一个扮“黑脸”,就会…  相似文献   

16.
这一阶段,您的孩子将进入人生第一个反抗期。他将开始让您感到“头痛”,表现在语言上的反抗行为就是经常对您的要求说“不”。一、语言发展的特点1.语言理解方面这一阶段,孩子经常模仿成人谈话时的一些语法规则。他会将这些规则不加区别地运用到许多场合,而有时他的运用就可能是错误的。而且他会根据成人的语言不断地“修改”自己的语言,直到正确。另外,这一阶段你的孩子能够理解大约300个左右的单词,还能昕懂并正确回答“这是什么”和“在哪儿”等问题。2.语言表达方面婴儿从20个月开始,每个月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在一篇题为《从“错误”开始教起》的文章中读到一则小故事,读后颇有些感想。《从“错误”开始教起》一文中讲述了一位教练教孩子学溜冰的故事:在教学溜冰动作前,教练先让孩子们做摔跤游戏,孩子们觉得很有趣,不仅不再惧怕摔跤,而且还学会了跌倒后作翻滚动作保护自己;可是接下来学“直排轮的站立”这个动作时,这位教练有节奏地喊着“踩死蚂蚁!踩死蚂蚁!”初读至此,我颇为佩服这位教练的匠心独运,但细细品味,心头却不禁为之一颤:蚂蚁虽小,也是一个生命,这一声声的“踩死蚂蚁”,岂不是在误导孩子可以漠视生命吗?不可否认,有些时候,有些…  相似文献   

18.
批评是纠正孩子错误的“良药”,但也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让我们把批评的话语转化为孩子易于接受的良言,使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做到施“良药”而不苦口。  相似文献   

19.
唐爱莲 《小学语文》2011,(12):30-31
教育中面对错误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泰戈尔说:“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面了。”确实,任何真理发现的凯歌奏响的都是“错误”的前奏,无数“错误”的叩门才能让真理之门敞开。所以,老师们,请别粗暴地把孩子的错误关在教育门外。  相似文献   

20.
“换位思考”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融洽人际关系。老师面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注意“换位思考”。每每当学生犯了错误,急得老师心烦意乱、火烧眉毛时,一定要冷静地想一想,自己过去当学生时,不是也犯过错误、做过错事吗?这样换位思考,学生毕竟是个孩子,你就会静下心来,控制住自己,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