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各州的综合高中开设的课程分为三大部分:基本的核心课程、丰富的选修课程和综合的教育计划与项目。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高中选修课程不胜枚举,有的学校可提供多达200余门,包括为准备升大学的学生提供的高级课程,也包括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或就业所需的职业课程,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2021,(5):I0001-I0001
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系统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国家基础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修课程、以培养健全人格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学校文化隐性课程这五大功能互补的校本课程体系,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学校荣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示范学校”“全国+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心理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改善生活质量计划框架刘国钧三、QLIPS的课程框架QLIPS的课程框架是在上述一和二部分所讨论的因素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总体的和特殊的(个别的)两种教育活动类型.总体的活动包括管理和实施发展计划的教育和培训.主要有:组织领导;项目培训规划,项目实施;控...  相似文献   

4.
赵云雁 《教书育人》2001,(22):31-32
大凡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设置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职业教育尤其如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特别是教学的改革,最终都将归结到课程的改革上来。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训练职业能力服务,而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是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的关键,也是我们潜心研究这一课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专业学科模式、能力本位模式、综合制或选修模式。其课程结构大体分为四类: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一所普通的综合大学波尔大学为例,分析了美国综合大学中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在美国综合大学中,初等教育专业主要培养K-6年级的小学教师.波尔大学的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专业教育课程、全校统选的核心课程和选修的深入学习领域.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大学教师注重采用多种学习方式、突出对初等学校教育实践的认识和理解、注重实践模拟活动,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多样.  相似文献   

6.
唐淑华 《辽宁教育》2002,(12):31-32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诞生既适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发展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1.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这一课程首先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胡玲华 《湖北教育》2004,(17):23-24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进入新课改后,中学劳动技术课归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作为必修课开设。  相似文献   

8.
隐性课程的含义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焱超 《湖南教育》2002,(15):26-26
开发隐性课程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课题。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学生在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教育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影响的总和,是一种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包括物质情境(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和文化情境(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规定,普通高中必须按要求开设足够学生任意选择的学科选修课、地方选修课和学校选修课,以便学生修满规定的选修课学分。选修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要建立相应的课程质量评价监督制度。在评价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形成素质教育评价观 评价主体在理解新课程计划培养目标中,重要的是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选修课程的评价观。选修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是促进教师师德与业务不断提高的评价,是为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进行的评价。选修课程评价不仅仅是对选修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选修模块增加了学校课程的弹性与广度,为学生的主动性选择提供了空间,是适应时代对人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教育自觉。不同类型的选修模块在单位学分面前是相同等级的,而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讲,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翱翔计划的选修模块则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序列的开发路径,反映了国家、社会不同主体对选修课程的理解及其对未来人才基本素质规格的不同诉求。翱翔计划的选修模块是北京市基于首都教育优势资源,打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壁垒,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选择性课程支持的一项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1.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描述,我国“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我国的高中课程按课程性质分,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课程形式分,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学科性质分,分为八个学习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了保证学生的均衡发展,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内应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学生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获得选修课程学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课程在我国新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时的比例的6%至8%,由市教学研究室申报的《济南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课题已被列为山东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和中央教科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课题的子课题,该课题的研究,将为济南市的课程改革起到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世纪小学课程现代化就是适应21世纪需要,实现课程的观念、结构、内容、及其实施与评价的现代化,并促使“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学生发展”在小学课程中的统一,从而发挥其整体教育效应。具体包括:(一)学科课程活动化,即学科课程要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的宗旨,适应小班教育的特色,内容有必修和选修,形式要分层、分类,能体现时代特征和因材施教原则。(二)活动课程规范化,即活动课程要按照教育总目标,编写生动有趣、循序渐进、相对稳定的活动课程教材,并与学科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三)课程内容综合化,即课程内容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人为割裂和不必要的重复等弊端,加强各类课程之间的沟通和综合,通过设置综合课程,形成较为合理的课程结构。(四)课程形态多元化,即学科课程的教材形式多样、有“声”有“色”,活动课程要编写大量的读本,并配备相应的多媒体软件和学具,形成多元化的课程形态,以适应学习方法发生革命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4.
本项目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融合,针对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将该专业的核心课程《鱼类行为学概论》的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有机融合,以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传授创新基础知识,以组织学生参与科创活动实践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方法,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规定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研究性学习被列为全体学生的必修内容。现阶段实施的综合活动课程是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的具体体现 ,因此 ,对综合活动课程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一、综合活动课程的界定初中综合活动课程是教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认识规律创设的一种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特点 ,以自主活动和体验为主要形式 ,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 ,培养学生创新精…  相似文献   

16.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内容范围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指令性领域。其中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以劳动技术教育内容为主要载体、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主线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有序地发展。但是中小学劳动技术活动现状并不乐观,为此探究其问题根源,寻求解决策略,实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课程按照授课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正式纳入学生课表的课程;隐性课程则是指课程表之外的一切教育活动。按照课程管理模式分类,课程又可以分为国家性的基础性必修课程、地方性选修课程、校本类课程、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几年来,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以校本课程的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载体,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充实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为我们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依据国家对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占据八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领域,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分为23学分,占学生144毕业学分的15.9%,其比例之大,可见此课程在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切实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其课程价值,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规定和核心理念,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结合学生实际和社区背景,创造性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具有其规定性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