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利奥塔及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对罗斯的最新作品《垂死的肉身》进行分析,尝试揭示出该作品中蕴含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特点:知识以及知识分子的沦落以及沮丧与焦虑的盛行。作品人物均试图利用肉体放纵来消解精神危机,但他们并未丧失精神的固守,只是以他们的独特方式来表达他们的逃避、愤懑与批判。  相似文献   

2.
赖竹燕 《九江师专学报》2007,26(5):21-22,25
本文主要对柏拉图的《斐多》中所含的信念、灵魂、肉体的观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柏拉图的肉体和灵魂的和谐、斗争、因果等相互关系,他重视概念,轻视肉体,但他并未否定人的肉体、感性这一面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青春之歌》作为一部带有异质性色彩的“红色经典”,其“经典”地位的确立主要得力于作者把主人公的精神和肉体完全纳入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框架内,虽然林道静的“成长”是框定在其时的主流意识话语之中的,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获得作为一个“人”的主体性,相反,林道静的肉体与政治的结合,倒使得她因此而失掉了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余华用他独特的叙事技巧与方法,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现代叙事系统。但是在这个自足的系统里,还是体现出了余华这一土生土长的中国作家身上传统中国文化的印痕。他通过看似吊诡的画面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在面对肉体与精神选择时,内心对于肉体的摒弃,对于精神永生的向往。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余华用他独特的叙事技巧与方法,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现代叙事系统。但是在这个自足的系统里,还是体现出了余华这一土生土长的中国作家身上传统中国文化的印痕。他通过看似吊诡的画面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在面对肉体与精神选择时,内心对于肉体的摒弃,对于精神永生的向往。  相似文献   

6.
人类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着灵魂与肉体的有机结合,印第安图腾“羽蛇神”就是这一梦想的生动体现。对灵魂与肉体的分离的独特感触使英国作家劳伦斯在文学创作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同时把自己的成长过程、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性格反映在部分男性形象的身上,最终完成了自己灵魂与肉体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作家菲利浦.罗斯于2001年出版了凯佩什系列小说的第三部《垂死的肉身》,在评论界引起好评。文章从新现实主义视角解读小说《垂死的肉身》,旨在探讨当代美国人精神悲剧的同时,揭示作品中美国移民在当代美国社会的境遇和危机,并指出作品中罗斯将凯佩什的个体经历置于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去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读完《眠》的那个夜晚,我失眠了。在书中,作为家庭主妇的"我"享有无眠的特权,不需要睡眠,肉体和精神却依然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转。于是,在丈夫和孩子酣然入睡的夜里,"我"开始一边喝酒吃巧克力,一边阅读《安娜·卡列琳娜》整整17天。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中西宗教思想比较研究的一部分。文章分析了儒家、道家、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对肉体与灵魂问题的认识,并对它们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垂死的肉身》是美国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不寻常的爱欲故事,其中交织着性与爱、年龄与死亡的激烈矛盾。小说叙事进程中,音乐因素多次出现,作为作品一个重要的表现意象,它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点缀,而成为小说叙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这个不断物质化、世俗化、欲望化的时代,肉体的逻辑往往比灵魂的逻辑要强大得多,盛可以以冷静清晰的叙述,体现出对当代人生活和心理的深刻反省,身体的取暖是容易的,灵魂的取暖却很困难。  相似文献   

12.
《祝福》里祥林嫂经受了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痛苦,祥林嫂虽屡次反抗,但最后还是像“出穴游行的小鼠”一样从世间消失了。祥林嫂的这两种痛苦经历,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摘要: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对《肖申克的救赎》中所使用的各种肉体惩罚方法进行解读,指出肖申克监狱这一权力机构,通过对肉体知识的分析和研究,制定相应的肉体惩罚方法,从而证实通过惩罚,肉体是可以被驾驭、使用、改造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14.
《雷雨》中的繁漪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本文从繁漪的反抗精神,思想中深藏的封建意识入手,分析了繁漪的矛盾性格.指出了繁漪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想的半成品。  相似文献   

15.
鲁迅通过<野草>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怀疑和剖析,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在一个让人绝望到窒息的环境中,实现了对自己的拯救,使黑夜中的生命得以绽放.  相似文献   

16.
《简·爱》这部作品通过孤女简·爱一生的故事,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妇女在男子压迫和歧视之下不平等的悲惨处境,发出妇女要从束缚她们的传统习俗中解放出来的呼声,歌颂平等的爱情和婚姻观,这在英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创举,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从全诗内容的入梦、梦游、惊梦三个部分进行赏析,诗以梦中游仙的形式,寄托了诗人在政治上的苦闷以及超越苦闷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由、光明等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王侯、权贵的傲岸不屈的蔑视,充分展现出诗人大胆反抗现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通过描述主人公保罗与三位女性的情爱纠葛,展示了工业文明带给人与自然的伤害,作者在这部自传体小说中追求的是和谐的两性关系和纯净的自然世界,表达了只有灵肉合一、天人合一,才是现代文明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克里姆特没有承袭当时的艺术潮流,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手法。克里姆特以亚述、希措和拜占庭镶嵌画的表现形式,把东方传统装饰艺术融入西方油画中,突破了艺术家原来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尤利西斯》是一部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奇作,在纷纭庞杂的内容中,表现出反罗马教会、反殖民统治的倾向,在人物的心灵深处蕴藏着作者的精神追求。本文对作品中的“人的精神”这一现代主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尤利西斯》与《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主题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其创作宗旨就是重铸民族的灵魂,弘扬“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