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目前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形势,探讨了必须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关中帝陵遗产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数字化,是关中帝陵遗产保护与资源开发的一种新路向。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对关中帝陵遗产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的作用,并提出了关中帝陵遗产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
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发展模式及驱动机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实地调查资料并借鉴前人研究,结合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实际状况,按对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和乡村旅游特点为依据就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析了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的空间结构和地域发展模式,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剖析了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提出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后奥运时代北京旅游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后奥运时代北京旅游遗产资源价值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后奥运时代北京旅游遗产资源的特征,提出了构建后奥运时代北京旅游遗产资源路线组织战略模式,建构多语言奥运旅游遗产资源服务环境,建立后奥运时代北京旅游遗产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支持系统,设立专门的后奥运时代北京旅游遗产资源开发利用安全保障部门,建立以奥运观光旅游资源为背景,以奥运休闲旅游资源为内容旅游资源市场的战略构想,旨在为北京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世界自然遗产以其高品位的资源景观吸引着众多旅游者,但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如生态、环境等危害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加大了遗产地的管理难度,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地旅游规划与开发、遗产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遗产价值及功能、遗产保护与利用、遗产管理体制、遗产管理法律等方面。在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强遗产旅游与保护之间的互动发展模式研究,同时还需关注对世界自然遗产特殊地质地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京杭运河为运河城市带来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如今,随着运河申遗的提出运河的旅游功能日益被重视起来。文章对聊城段运河的遗产旅游资源、运河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聊城段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聊城运河遗产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最后提出了聊城发展运河遗产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外近年来遗产旅游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旅游研究纪事》相关文献的整理,从遗产与旅游的关系研究、遗产旅游管理、部分国家或城市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和经验研究等三方面分类和综述,并对国内遗产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关中地区古代墓葬数量众多,依据葬者的身份,可分为帝王陵与陪葬墓,历代将相名人墓葬等类型。关中古代帝王陵的营造形式有"封土为陵"和"因山为陵"两种,按建陵时间跨度分为华夏始祖陵寝、先秦王公陵、统一王朝帝陵和分裂割据政权王陵等类型,其地理分布具有片状、带状分布及点状散布等特点;陪葬墓主要依附帝王陵在特定区域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历代将相名人墓葬以散点状分布为主。影响关中古代陵墓选址及其空间分布的因素:一是都城区位,二是风水观念、追求皇权威严和博大气势;三是墓主人籍贯;四是历史事件发生地与名人生前活动地。对关中地区绚烂丰富的古代陵寝文化与帝陵遗产资源,应该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研究,以便发挥其"古为今用"之效。  相似文献   

8.
遗产旅游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主要的旅游形式,是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的一种途径,是通过遗产资源的再利用来保护遗产的方法.由于遗产资源具有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因此开展遗产旅游时,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价值论的视角,分析遗产资源的价值和持续发展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系,对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本质理论进行了探析,以期促进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工业文化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工业发展历史的重要表征。工业文化遗产通过旅游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从旅游、资源、价值、环境四维构建工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绩效评价体系,从遗产旅游活化发展质量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评价活化绩效。研究发现:质量把控度、遗产完整性和经济活化力对遗产旅游活化绩效影响最大;案例地的工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整体和各维度均处于极度耦合协调发展;旅游者和遗产地居民对工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绩效评价的感知不同,旅游者偏好于活化后的旅游体验,遗产地居民更注重经济、就业等价值效益;工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关键在于资源活化。文章补充和完善了工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领域相关研究,对遗产活态保护和活化效益的可持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泉州工业遗产资源现状,借鉴台湾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发展模式,提出推动泉州工业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表明,泉州拥有"独一无二"的古老工业遗产、完整的晚近时期工业遗产、良好的现代工业基础以及厚重的工业文化底蕴,可以通过借鉴台湾传统博物馆与特色民宿结合的模式发展泉州古老工业遗产,借鉴原址保护功能转换模式发展泉州晚近工业遗产,借鉴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发展泉州特色工业旅游及现代工业旅游,借鉴矿山工业遗产与温泉旅游结合模式促进泉州工业旅游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自带属性与旅游产生互动,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和旅游开发等方面学者们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缺少对我国不同旅游发展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旅游利用研究的系统梳理。根据旅游发展的时间脉络,将此类研究划分为"萌芽-保护-利用-协调"四个阶段。研究发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成果丰富,理论研究趋势与实践相契合,但定性研究远远大于定量研究。同时,实证研究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12.
本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它进行旅游开发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特色鲜明。文章对本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华山风景名胜区华麓区地处风景区与城镇区域边缘,是华山风景名胜区中最为脆弱、最易破坏和问题最多的区域。从遗产观、整体观、发展观的高度,阐述了华麓区的遗产变迁,分析了华麓区在华山风景名胜区整体中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旅游规划结构中的角色与地位,从遗产保护和遗产发展两方面总结了华麓区的作用,指出了华麓区是华山遗产构成之要素、华山游览之门户的角色特性。  相似文献   

14.
陕西关中地区初步确定的帝王陵墓有六十五处,关中东部有十二处,时间跨度从远古帝喾时期至唐末,以唐陵为主,包括帝喾陵、北魏孝武帝元修云陵、西魏文帝元宝炬永陵、唐睿宗李旦桥陵、唐玄宗李隆基泰陵、唐代宗李豫元陵、唐顺宗李诵丰陵、唐宪宗李纯景陵、唐穆宗李恒光陵、唐文宗李昂章陵、唐懿宗李氵崔简陵等,多分布在富平县和蒲城县境内,为关中东部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旅游产业方面的可利用价值,为金沙滩旅游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旅游产品。通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推动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以及旅游开发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等三个方面,细致的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是旅游行业最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元素,对于游客和旅游市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断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的结合起来,实现双赢,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旅游活动日益流行,而旅游开发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诸多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现代旅游活动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但同时也对其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在介绍旅游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辨证关系基础上,提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旅游开发和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无形性、流动性、民族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受到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冲击.旅游开发与利用一方面可能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扭曲与破坏,另一方面如果利用得当.它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措施.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十大类.可谓是种类繁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确给安徽省带来了一定的旅游收入,使得许多游客了解了安徽的地域特色.但是旅游开发也存在着开发过度、保护措施不力.开发困难、开发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处理好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以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发展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拥有数量丰富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正日益成为当地民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主流内容之一。对这些地域特色鲜明、传承方式多样而影响力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能够提升辽宁省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冲突、内容雷同、开发深度不够、体验性较差等问题,应该通过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内容、开发多样的旅游产品以及与旅游企业全面合作等途径实现全方位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20.
贵州有丰富的乡村文化遗产,而体验旅游的开发也符合相关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利用ASEB栅格分析法,梳理季刀上寨旅游开发产品体系,认为产品开发策略是:以明确的定位强化产品特色,以社区参与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以精品战略突破空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