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短道速滑项目的特点,心理训练应成为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日常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力集中”和“回忆”训练是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在日常训练中培养少年运动员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的目标,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并注意把心理训练贯彻到学习基本技术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少年运动员的“回忆”训练,对于培养优秀短道速滑选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运动员进行“时相”分析,找出短道速滑换项速度滑冰的优势,旨在为提高我国速滑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韩毅 《冰雪运动》2008,30(3):19-22
采用现场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届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奖牌分布、对抗格局、比赛成绩等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制约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老将实力突出,小将表现可喜,“北冰南展”发展战略的实施已见成效。认为场地条件急待解决,教练员水平有待提高,梯队建设有待完备,科研力度不足和技战术落后等是制约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训练体制、教练员队伍建设、科学化训练、运动技术改进、后备人才培养和扩大项目影响等多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短道速滑项目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杨扬     
1975年8月24日生于黑龙江汤源,1988年4月进入哈尔滨体育运动学校,改练短道速滑。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先后在女子500米与1000米短道速滑中两度封后,实现了中国人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2003年1月,杨扬在十冬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席卷6枚金牌,在随后的亚冬会短道速滑比  相似文献   

5.
自从短道速滑被列入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以来,短道速滑运动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各国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的水平日趋接近.为了备战第18届冬奥会,我们短道速滑“抗干扰”课题组经过近一年的工作,为国家短道队提供了一些抗干扰的训练手段和方法.通过国家短道队的训练实践已初见成效.如女子1000米半决赛,杨阳跳跃式地滑行,成功避开韩国选手金润美的横切干扰,顺利地进入弯道,最后取得决赛资格.在6个项目比赛中,取得了5银、1铜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从九运会看我国短道速滑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剖析全国第9届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论述了短道速滑在对抗格局上更加趋于合理化,在赛风、裁判判罚尺度等方面都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管理层非常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国的短道速滑已具备夺取奥运金牌的实力。  相似文献   

7.
短道速滑属于技能型竞速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尤其是在陆地训练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运动损伤的高发率直接影响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和创造优异成绩,目前短道速滑的运动伤病问题已成为困扰运动训练和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出现的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探究与分析,希望能为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效地防治运动损伤,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素养水平是影响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当前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人格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人格修炼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有利于短道速滑运动员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等重要意义;提出短道速滑运动员人格修炼的途径有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生活教育和教练员的榜样作用,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成绩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短道速滑基础比较薄弱,后备人才缺乏,是严重制约山东省短道速滑项目发展的瓶颈。为实现山东省短道速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一条适合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道路。通过对山东省短道速滑队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明确短道速滑项目在山东省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指出普及轮滑,改善场地条件,扩大短道速滑项目的社会影响,发挥竞赛的作用,提高运动员文化素养等策略。研究表明,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山东省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瓶颈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10.
短道速滑运动中视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短道速滑比赛技、战术得以发挥必须依赖的一项重要能力。在短道速滑训练和比赛时,由于运动员视野能力跟不上,往往影响短道速滑比赛技、战术合理的发挥与应用,也影响到短道速滑运动水平的提高。对短道速滑运动视野能力的特点和影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视野能力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短道速滑比赛中,在技术、体能、战术、心理等素质比赛所需能力方面,对运动员的要求都已达到相当高度。因此,在对儿少短道早期训练中,根据儿少运动员特点和短道速滑项目特点对其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训练,将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和向更高水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兰 《冰雪运动》2007,29(6):1-3
针对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每年涌现出大批高水平年轻队员的情况,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新的运营方法、国家队员选拔新的规定和新一届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队员的特点。为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的新老接替工作和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及研究韩国短道速滑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短道速滑战术是推进短道速滑运动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运动员有效发挥技术水平的保障,针对短道速滑教练员所应具备战术观进行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提高短道速滑的训练、竞赛水平,促进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胡武  苏明 《冰雪运动》2007,29(3):26-28
通过对中国、韩国女子短道速滑队所参加的2005~2007年2个赛季世界杯系列赛各个项目成绩统计与分析,发现我国女子短道速滑成绩有下滑趋势,除500m还保持着较强的实力以外,其它项目都已无优势可言。产生这种下滑趋势的原因应引起短道速滑工作者的重视,并对短道速滑队备战3年后的温哥华冬奥会能有所警示。  相似文献   

15.
关于短道速滑冰技战术意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当今,短道速滑度滑冰的竞技水平,要求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更加全面的能力,对短道速滑技战术意识问题应该有更深刻地认识.通过论述短道速滑技战术意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技术战术意识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今,短道速滑度滑冰的竞技水平,要求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更加全面的能力,对短道速滑技战术意识问题应该有更深刻地认识。通过论述短道速滑技战术意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技术战术意识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 在“八冬会”上,我们黑龙江省获得了总分和奖牌总数的两个第一,但出人意料的是我们的短道速滑竞与金牌绝缘,因而有此“再振雄风”之一议;所谓对策,不过是作为热爱短道速滑之龙江子民的一己管见,不足为训的。  相似文献   

18.
短道速滑是一项操纵身体变化的高智能竞技运动,非智力因素与短道速滑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引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短道速滑训练、教学中的意义重大。分别从动机、性格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影响进行研究,总结出运动员自我认知的培养、运动员运动动机与意志的培养、合理有效的激励性原则等培养短道速滑运动中非智力因素的方法,为培养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水平,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第18届冬奥会以“一刀之差”痛失金牌的现象进行反思。通过比较分析,认为中国队在具备争夺金牌的实力下失利,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队对短道速滑的特点认识得不够深刻,在规则的掌握和运用上古板、教条,缺乏灵活运用的“绝招”,并从多方面分析了中国队的技战术、运动员抗干扰能力的培养等,指出了短道速滑比赛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短道速滑的可持续性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历届冬奥会短道比赛奖牌分布进行分析,探索我国短道速滑的发展方向。通过比较认为我国短道速滑存在后备人才匮乏、大众普及程度低、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场地条件急需改进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短道速滑产业,带动大众普及;体教结合,加强基层普及和训练;提高短道速滑科研水平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