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  相似文献   

2.
王莉 《中小学电教》2008,(10):121-121
<正>教材依据: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课《家》。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的教学设计力  相似文献   

3.
康婧 《中小学电教》2010,(1):105-105
<正>《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要珍视  相似文献   

4.
处在强调个性的时代,语文教学已经在关注"个性化阅读"。《课标》"实施建议"早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5.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  相似文献   

6.
吴青娣 《考试周刊》2013,(42):30-30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求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莫高窟》第二课时设计理念: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节课旨在品读课文,感受敦煌艺术地位,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在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呢?我在执教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的阅读指导课中,设计了以下环节,引导学生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读出作者的心声,读出自己的个性理解,读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作者从以趣味性的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以生活性的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以创造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其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地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宣武教育》2007,(7):31-34
《语文课程标准》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的提出,点明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同时,对如何开展高年级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标准》又进一步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呢?近两年来,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就如何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加强朗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并把它贯穿于各学段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它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在此阅读期待视野的关照下,学生的阅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