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8月,多媒体电子杂志《物志》由传媒大鳄南方报业集团正式创刊,被视为“传统媒体进军网络出版的标杆”。《物志》执行主编易海燕说,仅半个月,《物志》的读便达20万人,这在传统纸媒看来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释障车     
周玉波 《寻根》2011,(6):44-46
障车习俗见于多种典籍。论者辄引《辞源》“障车文”条云:唐人婚嫁,俟新妇至,众人拥门塞巷,致车不得行,称为障车。《旧唐书·舆服志》有太极元年左司郎中唐绍疏云:  相似文献   

3.
魏宏运 《寻根》2015,(3):118
西安市长安区有个村庄叫耶家坡,居住着契丹族的后裔。据陕西省长安县志载:耶家坡位于魏寨东北1.5公里,岱峪河东岸,居民沿河而居,240户,970人。清嘉庆《咸宁县志》名耶家坡,以耶姓人居住岱峪河东岸坡地上得名(2000年长安县地名志编编纂委员会,长安县民政局内部  相似文献   

4.
凌礼潮 《寻根》2005,(5):106-109
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从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出的移民,几乎遍及四川每一个地区,如西部的民国《简阳县志》、民国《荣县志》、简阳《汪氏族谱》、仁寿《李氏族谱》等典籍;南部的民国《泸县志》、民国《南溪县志》、泸州《王氏族谱》等典籍;东部的新修《南川县志》、新修忠县《叶氏宗族谱》、咸丰《云阳县志》等典籍;北部的光绪《李元仁墓碑》;中部的民国《资中县志》、光绪资中《徐氏族谱》、内江《黄氏族谱》、江津《幸氏族谱》、民国《宗氏族谱》等,均有元末明初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移民人川的记载。区区一个小乡,为何竟有如此高的人口输出量?  相似文献   

5.
宋玉《九辩》以及汉初拟骚作品提供的屈原、楚辞作品的信息,可以弥补先秦文献记载的缺失.印证《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可以认识楚辞在战国、文、景、武帝不同时代的流传的篇目,结合《淮南子》书中有关楚辞诗句的化用和刘安作《离骚传》,招致宾客著书的学术文化背景,可以推论楚辞由单篇流传形式,发展到刘安辑集《楚辞》成为第一个传本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6.
《序志》篇是刘勰为《文心雕龙》所作的自序。他在文中阐明了书名寓意、撰述动机、全书体例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于此可见这一篇文章在全书中的位置。由於学术界对刘勰的思想与学术成就颇多争议,我为表明自己的看法,先後曾撰《〈文心雕龙〉书名辨》、《刘勰的两个梦》、  相似文献   

7.
李凌 《寻根》2006,(2):30-34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是毛泽东在《七律·答友人》一诗中的名句,说的是一个古代的故事:唐尧将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虞舜,后舜外出巡视,死于苍梧,她们二人赶到南方,哭得死去活来,泪染竹子成斑,因称斑竹或潇湘竹。后来她们二人俱投江而死。《列女传》、《博物志》、《述异志》等俱有记述。过去许多人认为娥皇、女英二人自杀是忠于爱情的表现,实际上,这是中国建立起夫权社会后,妻子为夫殉节的一个反映。位于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位于山东、苏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都先…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12月 16日至 2 0日在中国重庆涪陵召开了第五次世界易经大会 ,大会收到论文 111篇 ,有 88位代表在大会或分组会上登台发言 ,兹将其中涉及义理及伊川易传的部分观点简述如下 :关于《周易》成中英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西方学者认为 ,中国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云南省志》卷七十“医药志载:”清雍正六年(1728),通海秀山沈育柏创建了老拨云堂.生产拨云锭眼药,比我国最早的中成药厂——苏州雷允上还早6年。”这是一件不容抹杀的历史事件和老拨云堂最高的历史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万安古镇     
江平 《寻根》2006,(3):70-74
文化名邑休宁位于古徽州腹地,虽是面积不大、旧时人口才十几万的山区小县,但自宋嘉定至清光绪年间,却出了19名状元,于是休宁被人称为中国“第一状元县”.南宋淳熙《新安志》载:“休宁俗,亟多学者.”古代学者以清代戴震为杰出代表,而新中国的70多位皖籍院士中,休宁籍的竟也占了6位.  相似文献   

11.
一、传统节日的形成 风俗者何?民国版《辞源》云:“礼,履也。国人所践履,定其法式,大而冠婚丧祭,小而视听言动,皆有其节文也。”《汉书·地理志》对风俗的解释为“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相似文献   

12.
刘翔南 《寻根》2005,(6):126-129
唐山过台湾,是指历史上由祖国大陆向台湾岛的移民活动。清代《台湾志略》记载:“台湾人称内地为唐山,内地人日唐人。”由此可见,“唐山”就是台湾人对祖国大陆的称呼。在台湾省,“唐山过台湾”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一句话,直到现在,很多台湾人仍把回大陆叫“回唐山”。  相似文献   

13.
冯少波  王毓红 《寻根》2013,(5):11-17
中国的文字符号,没有哪个比“孝”字更牛。一个孝字就有一本专门的著作来论述,而且还是千古流传的经典,这就是十三经中的《孝经》。历代帝王为《孝经》作注的就有9位,为《孝经》释义的历代学者有数百家之多,《隋书·经籍志》所载《孝子传》就有6种,清人茆泮林稽古辑佚,编成《孝子传》9种。清朝咸丰年间,黄小坪编纂《百孝图说诗传》,收集行孝人物123人。中国历史上,行孝之人,年轻男子可以“举孝廉”,以孝获益者不计其数;已故女子可以挂牌匾、立牌坊,以孝赴死者不可胜数。孝字的重要性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人之为人也要用孝字来衡量,人的教育或教化的“‘教’字也是从‘孝’演变而来的。即‘孝’字加一表示使役的偏旁‘攵’,意思是‘使……孝’”(林语堂:《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王義康 《中国文化》2012,(2):239-249
羁糜府州是唐代为安置周边内附民族而设置的一种行政区划,《新唐书.地理志》专辟一卷开列唐代各道羁縻府州的名目与统计数目,昭示唐代羁糜府州规制,但是《新唐书》开列的羁縻府州名目与统计数目并不完备,多有缺略,即使散见於两唐书的部分府州也未予收入。  相似文献   

15.
喻静 《中国文化》2012,(1):79-87
一刘秉忠行状:道人抑或宰相? 刘秉忠的传记资料主要见于《藏春集》卷六《附录》所收之同朝人张文谦撰《行状》、王磐撰《神道碑铭》、单公履撰《墓志铭》、姚枢撰《祭文》。《元史》系"刘秉忠"条于卷一五七之"列传第四十四",《元诗選》初集亦有传略。内典则见于南宋志磐《佛祖统记》和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等,多从《藏春集》中摘编。杨曾文在《宋元禅宗史》中为刘秉忠作了简明小传。本文所论和刘秉忠生平甚为相关,故再为立传并有意凸显相关处。  相似文献   

16.
明代武当山志在修志实践和修志理论上都取得了较大成就,蕴涵着丰富的学术文化信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长期以来流传不广,整理者盖寡。杨立志老师的《明代武当山志二种》特选明代第一部山志和最后一部山志加以点校,弥补了明代武当山志经眼不易的缺憾,嘉惠学林,厥功甚伟。由于受当时诸多客观条件的局限,《明代武当山志二种》还有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的必要。兹就笔者识见所及,聊举数例,以为刍荛芹献。  相似文献   

17.
文榕生 《中国文化》2014,(2):108-114
一缘起 “统部”出自清代三次编纂的《大清一统志》①。笔者因参与编纂《中华大典》需要,才接触到这三部清代宫修总志。初时,对其中出现的“统部”颇不理解。  相似文献   

18.
郭永勤 《寻根》2014,(6):12-17
<正>围棋也称"弈",相传尧舜时期便有围棋了,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曰舜以子商均愚,故做围棋以教之。"此传说虽无可靠的根据,但说明下棋具有教育功能。迄今为止,我们确切知道关于围棋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左传》:"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问之曰: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  相似文献   

19.
王泉根 《寻根》2012,(3):120-122
中国素为礼仪之邦。“礼”指的是关于礼的仪式和制度,儒家十三经中有三种是关于礼的专门著作(《周礼》《仪礼》和《礼记》);二十四史中凡是有志的都有礼志;历代的类书、会要、会典乃至地方志等,都有相当的篇幅记述礼制。在中国古代,大到国家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小到个人的生活起居、待人接物,都归于礼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李雪涛 《寻根》2008,(2):26-30
2006年6月至9月,我在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做了近4个月的访学,汉学系图书馆收藏颇丰的民国学术期刊使我对那一时期德国汉学与中国学术的互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作为当时执西文汉学牛耳地位之《华裔学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