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的"无用之用"思想,容易被人理解为消极的避世退隐,不适用于当代社会。品读庄子的关于"无用之用"的文本,再结合庄子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等做一番分析思考,就会发现"无用之用"的思想非常博大精深,即使在当下,它也有一定的人生借鉴意义。它既对当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它在哲学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先秦性情互用,二者具有内在相关性。“性”在先秦哲学中有生之本质义,亦指人之先天禀赋;“情”由性而来,亦与性合一。庄文中性、情交织,彰显出“情生于性”“性情不离”的内蕴。在性与情的交涉中,庄文彰显“天情”要义,提出“性命之情”,倡导真性真情。庄子自身亦率性任情,痛惜“矫性伪情”,呼吁通过“修性反情”“复归天情”,进而由情入道。  相似文献   

3.
庄子把常人所说的有一般效用之物,称作“小用”;把引人进入大道、保人享尽天年等具有非常使用价值的东西,称作“大用”。庄子的学说不能帮助世人争权夺利,求名求荣,却能助人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庄子毕生所倡导的就是要人们追求这种“大用”。庄子在乱世暴政的特定社会条件下提出了无用之用思想。“无用”,指无用于暴政。“之用”,指保全自身。通过“不材”、“中道”、“与时俱化”,为人们设想了一套处乱世的方法。它体现了庄子对人生命存在的热爱和关注,深藏着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愤世精神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无用之用是应付暴君乱世的权宜之计,切不可不分时代地随便搬用。  相似文献   

4.
<正> 庄子的人生观主旨就是求“无用之用”,或以“无用为大用”。这在《庄子》一书中多有表现,如内篇《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仿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人间世》:“……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到一株大商丘树,“仰而视  相似文献   

5.
"游世"和"无用之用"是庄子思想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游世"是有"无用之用"作为基石的,并在此基础上开创出了一个新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6.
桓谭(约公元前23年—公元56年),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宿县符离集西北)人,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对音律也很有研究,又是音乐家。著有《新论》一书,到唐末或宋初就佚失了,清人孙冯翼从群书中辑录了《新论》的一些片断,成为《桓子新论》。此书在东汉时代影响很大,对后世也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他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反对谶纬迷信的斗争和在形神问题上的唯物主义理论,他在审美理论上也提出过一些值得重视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刘勰的《文心雕龙》包含的美学思想,是“龙学”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开拓的领域。本文论述了刘勰对美的本质、审美原则和标准、审美感知等问题的认识;对刘勰美学思想研究中的不同见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刘勰美学思想的方法论及其思想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夏治国 《沧州师专学报》2002,18(2):10-10,14
庄子美学博大精深,主张自然朴素,反对雕削取巧。崇尚回到“自然”的“混沌”时代,强调表现宇宙万物的本源及其变化规律的“道”这个“道”往往用许多具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的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庄子所提出的“无用之用”的人生处世理念,历来被研究者认为是消极避世或个人主义的人生哲学。这未免有失偏颇。本文根据庄子所处的时代和他的身份、地位,用历史的眼光及人格心理做客观的分析,认为庄子所追求的“无用之用”,包含着深层的人格意蕴,那就是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保持独立、高洁的人格。然而,由于“无适而非君,”使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又不得不“入其俗,从其俗”,从而导致不求被人用而为己所用的“无用之用”的人生追求,进而达到人格的独立与完美。  相似文献   

10.
庄子几乎否定了一切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他所诠释的“无用之用”,启发了一种超越功利的艺术的人生境界:以审美的眼光化解人生忧患,点化人间百态。  相似文献   

11.
<正> 《渔父》在今本《庄子》杂篇中,宋代苏轼即疑其非庄子自作。其理由是: 庄子盖取孔子者,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其正言盖无几。至於诋訾孔子,未尝不微见其意。其论天下道术,自墨翟以至老聃之徒,至於其身,皆以为一家,而孔子不与;其尊之也至矣,尝疑《盗跖》、《渔父》则真若诋孔子者;至於《让王》、《说剑》,皆浅陋不入於道。①  相似文献   

12.
《庄子》自然环境保护思想发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子在道家“法自然”、“为无为”等思想指导下,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反对肆意掠夺毁灭自然,反对把万物区分为有用和无用,反对人类使用高效率的有害技术。尤为可贵的是,他能突破狭隘的功利主义局限,从美学价值出发,强调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庄子内篇是学术界公认的庄子作品.本文即以内七篇为讨论对象,逐篇论述.分别指出各篇中心所在以及各篇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内七篇合为一体,即形成庄子哲学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4.
庄子的“无用之用”蕴含丰富的生态哲学智慧。出于对“用”的追逐,人类随心所欲地从自然环境攫取自己所需,一味地毁坏夺取而丝毫不考虑产生的后果,“无用”才是保全自然生态的“大用”。“用”的核心内涵投射于人解读为政治处世的“无为”,投射于物可视为生态伦理上的“天人合一”。庄子“无用之用”的生态哲学,对当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仍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庄子美学思想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先秦时代,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在他们的哲学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资料。在《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本质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庄子往往在用许多极其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时,表明了他关于美的见解。本文拟就庄子的美学思想问题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回归天真本性的境界。在艺术实践中,自然表现为“技进乎道”的过程。而庄子美学中的“游”则体现了“游戏”和“游世”的特征,最终目的则在于“游心”。同时庄子还继承了老子的虚静观,将虚静视为心与道交融的基础,而“心斋”和“坐忘”又是虚静心态的基础。在言意关系上,庄子强调“得意忘言”、“言不尽意”等特点,并将言意关系提升到道的境界,阐释“大美不言”的境界。这些思想对后世的艺术理论和艺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庄子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诡谲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所著《庄子》一书,其论恢宏,“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本文仅就庄子的美学思想及其对后世创作的影响,作些粗浅的分析和评述,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19.
庄子乐论,多在世态人情的叙事中加以表现,深入研究其意义能发现音乐与美学理论的许多根本问题,如音乐审美活动之于人的专对性、音乐情感的本真性、音乐文本的多义生成及其与接受者的对象化关系的论说,生动反映出自然朴素的美学崇尚,以及对社会、人生与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