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符合学生学科认知成长诉求。教师在校本课程、自然资源、生活案例、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整合优化处理,能够对学科教学内容形成重要支持。美术学科教学需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展开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感知生活。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概念众多,教师需要建立概念助学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化学概念解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认知契机,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品质。直观展示解读、结合案例展开解读、理清概念之间的关联意义、拓宽概念应用领域,这些都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20):11-12
小学生正处于对这个世界展开认知的起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具有实效性,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视角,形成新的学习成长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展开教学布设,如为学生投放思考问题、展示实验场景、进行知识梳理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助学作用,让学生在具体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改花 《陕西教育》2009,(7):104-104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学校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逐步展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心态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需要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和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6.
深度的学习来自认知的不适。在课堂学习中,当学生遭遇认知遇阻、认知冲突与认知失衡时便会形成认知不适,这种认知不适是由学习任务的挑战性引发的。本案例意图通过挑战性的数学学习任务引发学生认知不适,从而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使学习真正发生并走向深入,实现深度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生长发育初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奠定学生的心理健康基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的应尽之责,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水平,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融合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使学生在快乐健康中学习英语的同时,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8.
文本解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深入探究的基础。在文本解读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入文本中,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和体验。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民主的解读气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生活认知,展开个性解读。这样,能让学生在深度解读中建立思维认知、形成学科能力、养成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林胜彬 《教师》2019,(3):23-2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小结期待创新实践,教师需要有个性追求意识,针对不同群体学生阅读学习实际作出个性化设计,让学生顺利启动学习思维,形成崭新的教学契机。教师在小结中设置问题、展开推演迁移、实施认知梳理,鼓励学生参与小结设计活动,不仅能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还能成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对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比较敏感。教师借助生活案例进行教学,能够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让学生在生活案例解读和分析中建立学习认知。教师深潜教材之中发掘信息、搜集课外教辅材料、借助网络筛选案例信息和结合学生生活展开案例整合,都能够获得有效的生活案例信息素材,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的阅读基础有限,教师需要给出针对性引导,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起阅读认知取向,提升阅读学习品质。教师创设悬疑情境,展开个性解读,拓宽阅读视野,能够引领学生快速进入阅读感知的境界中,并在具体体验中形成阅读智慧。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教师来说,在给学生展开相应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便是给学生教学只需要将课程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课程知识学习思维便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了。虽然说这样的思想观念也不能说完全是错的,但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秉承着这样的思想观念给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是不足够的,毕竟现在的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课程知识,实现思维学习意识上的发展,又要结合当前环境形势,给学生开展并落实相应的教育工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伴随着这些年来社会的发展,对当前的学校课程教学提出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之所以需要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支架式教学模式带有依存性、临时性的特点,与地理学科教学高度匹配,教师根据学情展开具体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辅助,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构建能力。支架式教学模式大多是围绕知识展开设计的,让学生在知识框架下展开学习,在自主、独立、合作学习中形成系统性的学习认知,建立完善的学科能力。教师对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设计原则、支架类型、执行步骤、实践时空展开深入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支架教学模式的助学功能,满足学生学科学习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4.
构建生态和谐健康高效的音乐课堂,是新课改基本诉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展开教学设计学生在愉快和谐气氛中展开音乐学习,并形成个性音乐学习认知,学习幸福指数也会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5.
趣味对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教师针对性地展开设计和发动趣味对话,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在多元互动对话中形成鲜活的、深刻的学习认知。为此,教师需要深度解析文本,整合教学方法,丰富对话形式,拓宽对话训练域度,以成功调动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相似文献   

16.
教师精巧设计课堂问题,需要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展开教学思考,借助情境发问、巧设教学追问、凸显层次设问、展开多元质问,都属于课堂提问操作形式。教师教学发动时切准问题设计起点,给学生带来深刻心理触动,让学生在深度思考过程中形成学习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观照不同群体学生的学力基础,还要从学生学习认知构建规律中找到教学设计依据,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展开自觉概念更新转化,促使学生从固有认知中实现思维突破,以形成崭新学习认知体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塑造。  相似文献   

18.
研究者根据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环境维度的特点,运用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格式塔学派的行动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通过访谈、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制定出具有心理统计学意义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案。经过近10年的不断探索和提升形成了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符合学生智能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表述为:发挥一结合作用;激活两个积极性;运用三层次介入理论,采用四环节渗透的方法,力求根据学生心理能力多元化和差异化的客观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研究和实践,促使高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符合学生的需要、符合教育的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教师应从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出发,根据课堂学习需要,巧妙介入问题,以问激学、以问明理、以问导行,通过多元互动展开教学探索,有效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引导学生明理践行,形成重要的教学内驱力。  相似文献   

20.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新形势下时代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的需要。目前,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自我认知、学习环境和方法、人际交往等心理障碍。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通过心理咨询,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高校和电大系统之间的联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