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篮球运球模块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教材 1.传授技术知识的需要.篮球运球,作为篮球教材的基本内容之一,本课改变传统只教动作技术,不学规则、裁判法的观念.在学生掌握一定技术情况下,教学中适时渗透规则、裁判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让学生运用比较娴熟的运球技术进行篮球比赛,我们选用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篮球运球练习方法,发展学生手指、腕的敏感性、灵活性,对提高传球、投篮技术有着很大的作用。具体练习方法如下:一、集中注意力的趣味运球  相似文献   

3.
<正>一、互动组合增加练习密度本课设计:练习1:学生一人"直线运球+传球",一人原地等待接球。练习2:一人曲线运球传球,一人曲线跑接球。思考分析:通过观摩发现,学生一人在练习曲线运球时,另外一人不是在原地等球,就是在做无球曲线跑,虽然这些练习在篮球的教学中也可以存在,但是对于这节课而言,学生的原地等待和无球曲线跑,缺乏设计目的和意图,因为原来学生本来就是人手一球,而按照本课的设计练习,另  相似文献   

4.
何平 《体育教学》2022,(3):56-58
<正>一、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有着较为明显的互助与合作性,属于五年级基本内容的主题教材之一。本课用“篮球运球与游戏结合”作为教学内容,因它具有的游戏性、集体性、健身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促进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和谐发展的生动而丰富的活动形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内容。本课是第一课时,以激趣为主,学生在篮球运球动作的掌握上较为粗浅,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运球时重心稍低、眼看前方、要注意护球,教学难点是运球时要通过有效的躲闪,避免球和身体被碰撞。  相似文献   

5.
陈威  魏敬 《体育教学》2023,(3):43-45
<正>一、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大单元教学设计背景下,遵循球类教学“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理念将学与用结合在一起进行的设计。通过单一技术运用阶段、组合技术运用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来实现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篮球运动能力的提升、篮球规则及意识的增强。二、教材分析(一)本次课在单元教学中的价值本课是18学时大单元教学中的第9次课,也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单元的第3次课。学生在基本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体育师友》2021,(5):11-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四段练习法"在篮球绕杆运球教学中的应用,指出篮球绕杆运球可划分为"出发段""过渡段""折返段""冲刺段"四个阶段,阐述了篮球绕杆运球各阶段的动作技术要点、练习方法和易犯错误,认为教学中采用"四段练习法",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可帮助学生迅速提高篮球绕杆运球速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20,(3):44-45
<正>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第六章的教学内容之一。八年级教材是在七年级教材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一步学习较难掌握的脚步动作,以及提高传接球、运球、投篮等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运用能力。运球急停急起教学主要通过由"慢—快"的速度变化进行行进间练习,在基本掌握动作技术之后,进行由一名防守队员逐渐过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在初步进行了运球技术教学后,在高校篮球选项课中如何安排运球技术练习,使学生的运球技术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依据 本课内容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全一册教材,是篮球水平四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行进间运球是篮球项目的基础技术动作,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往往没有熟练掌握动作就想快速向前运球,容易造成失误丢球,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笔者经过十多年的篮球教学实践,将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与经典跑动类游戏结合,进行二次创编,增强运球练习的趣味性、多样性,增强练习密度,融合篮球常识,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当中,有效提升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篮球运球技术的运用及练习方法天津体育学院陈国柱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手连续按拍借助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做运球。运球是控制球、支配球、组织战术配合和个人突破防守的重要手段。并能和投篮、传球等技术紧密结合实现进攻目的。所以运球在篮球进攻过程中占有重要位...  相似文献   

12.
篮球教学不同于篮球训练,教学就需要灵活多变,因材施教,组织方式丰富多彩,使学生在篮球教学组织中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各项技战术的学习。文章着重介绍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准备运动、球性练习、脚步练习、运球、传球、投篮与综合技术练习等方面的组织技巧,为一线的篮球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设计思想本课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运球跨步急停跳投技术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运球跨步急停跳投和专项素质练习(砸篮板球接  相似文献   

14.
李松 《体育师友》2010,33(1):44-45
一、教材分析 篮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7-9年级教材中第7章内容。篮球运动通过以投篮为中心,以投篮得分多少判定胜负,集跑动运球、传球、抢截球、闪躲、跳起传递和投篮等技术动作的综合性运动,能够全面地锻炼身体。由于篮球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节课是10学时单元计划中的第5次课,  相似文献   

15.
<正>在篮球运球教学中,当学生正确掌握运球的动作后,应以速度为核心,重点让学生体验在快速运球过程中的一种放松、自然、协调和人球合一的感觉。学生只有体会到这种感觉,才能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篮球运球技术风格。为了尽快培养学生的这种感觉,下面就高中篮球"运球"教学谈谈笔者的心得与体会。一、原地运球在初学阶段,让学生体会手指、手腕的张开与放松动作,尽量做到手掌与篮球的  相似文献   

16.
篮球的运球技术是篮球的基本技术之一,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球的控制能力。一个人对篮球的熟悉程度,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他的运球反映出来。人们接触篮球一般都是从运球开始的,因此如何让学生更有趣地学习运球,如何让学生在练习运球的过程中始终有新鲜感,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变换练习方法。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篮球教学中.有关提高运球技术的练习甚多,笔者通过在实践中的探索,总结出如下练习方法,简便、实用、得当。一、练习特点1.可行性强。此练习就地取材,方便易行,充分利用篮球场的空间,同时利用了学生作自然障碍,不受练习器材和客观条件的制约。2.综合性强。包容了左、右手交换运球、变向运球、  相似文献   

18.
运球转身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突破技术,因其动作实用性及观赏性强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但由于动作结构相对复杂,学生较难快速掌握,特别是篮球基础较差的女生尤为明显,从而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基础较差的同学特别是女生由于球性差,无法用手掌"粘"住球,顺利地将球拉引而随着身体旋转,所以无法顺利地完成运球转身技术动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一些"诱导练习"方法,能够让同学们快速地掌握运球转身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一、"流水线"形式的组合篮球运球投篮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教学内容。在组合练习思想的指导下,笔者把运球投篮这个练习分为开始(原地)、技术练习、结束返回(移动)、等待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见图1)。在图1中,运球投篮练习就像一套紧凑的"流水线",而四个环节如流水线上的四个"生产单位"。在练习中,教师可在"生产单位"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技术、身体素质动作,比如原地运球(A)、原地到技术练习(A-B)的单脚持  相似文献   

20.
<正>运球技术是篮球技术的基础之一,也是比赛中最常用的技术。小学生专注力较差、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而技术教学又需要反复地练习,容易使学生在学练一段时间后失去兴趣。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练习,利用富有挑战性的小游戏,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下面以二年级《篮球:原地运球》一课为例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