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象一:教学要求虚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教学片段:师: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要多读几遍。(学生齐读课文后教师随即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检查、巩固生字的读音。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品德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培养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1.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低年级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可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勾划出生字,自己多读几遍,然后再同桌对读,互相正音,最后由教师利用生字卡片通过抢读、轮读课文来进行检查。从而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学生字字音、自己读通课文的方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2.提出要求,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不是盲目的,应该对每一次阅…  相似文献   

3.
《春晓》一诗系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所作,教学时我做到认真把握古诗教学的特点,突出一个“读”字,并且加强词句训练,重点理解其意境。读题,理解其题意。揭题时教师应坚持做到言简意赅,“一箭中的”,不拖泥带水。古诗词中往往一个汉字代表着现代汉语一个多音节的词语,为使学生在查字典自学中不出差错,我便把古诗的一些特点,事先向学生交代。朗读课文。古诗教学,要做到反复吟诵,在吟诵中领略其含义。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步骤:(1)初读。组织学生根据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在初读中要求学生要认真,不厌其烦,多读几遍,使之深…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有《诚实的孩子)和(蓝树叶)两篇讲读课文,以及《看企鹅》一篇阅读课文。通过教学讲读课文,指导学生识字、学词、学句;训练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意思连贯完整的话。通过教学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运用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读懂课文,培养阅读能力。教学本单元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识字教学要音形文结合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本单元,要使学生学会24个生字,能用这些字组词语,并能用其中的部分词语口头造句。1.初读课文时要求读准字音。教材采用汉语拼音、汉字双行排,为读准字音提供了良…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1 学习生字“伦” ,理解诗句的意思。2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 有感情地背诵、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 ,揭示课题。(略)二、初读《赠汪伦》。1 听录音范读。2 学生自读古诗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3 指名说说初读后的感受。三、学习《赠汪伦》。1 出示自学要求(小黑板出示) :(1)默读古诗 ,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借助课文注解理解。(2)思考 :李白是怎样表达他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感情的?2 学生自学 ,批、划、悟。3 分组互学 ,交流所得。4 全班交流 ,反…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中,我们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探索形成了“识字教学三步走”的基本程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读课文的要求之一是正确地朗读课文,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生字的字音读正确。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①文中识字。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一般可以采用老师范读课文或者听录音,学生指着字来听,  相似文献   

7.
《初冬》是一篇描写初冬时节田野雾景的散文,文章短小,语言简洁、朴实。意境清新、优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如何让学生感受课文优美的意境。感悟语言的内涵呢?在以往的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教学环节中,我只是单凋地出示一个个生字词。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从内容到形式都较原教材有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新教材较好地处理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强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过程中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识字的质量。 我在识字教学中认真体现了新教材的精神,把汉字的音、形、义教学贯串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根据新教材全文注音的特点,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做到三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给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二读,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它们的字音;三读,了解课文讲的什么事,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然后教师检查自读情况:指名接读课文,指读生字、新词。遇到学生读不准的字要及时正音,必要时教师范读,并通过反复朗读牢固掌握字音,为下一步理解字义  相似文献   

9.
一、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同时画出生字新词。2.查字典,给生字注音,弄清生字新词在字典里的意思。3.再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所在的句、段,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字词的意思。4.对要解释的字词的意思进行表述,并在课文中作出批注。以上四步,在预习阶段,较扎实地完成了自学生字新词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培养了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意思的能力。二、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1.学生自读预习部分,找出有关理解课文方面的提示或问题。2.带着这些问题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相似文献   

10.
曲晗 《小学语文》2011,(12):32-33
一、《古诗两首》这样的课文,怎样的课时安排更合理 蔡玉琴老师曾提到: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放在读、背和识字、写字上。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和写字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古诗教学中一定要匀出一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尽管学生在初读、细读、品读诗文中,早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义,但对生字的认识只是一种轮廓印象,要继续对字形做分析,才能让他们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印象。因此,教师要重视识字和写字的指导,教给学生有关汉字笔画、笔顺的基础知识和书写汉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草地夜行》是第九册第三组的一篇阅读课文。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红军的高贵品质和小红军的思想发展变化,同时结合本组的训练项目:“怎样选择材料,”领会这篇课文是怎样选择材料突出中心的。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预习生字、生词,初探课文思路预习时要求学生按以下四个问题进行:①自学生字词:运用工具书初步掌握课文要求掌握的五个生字及所组成的生词;读准几个多音字的字音。②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题略)。③把排列错乱的段意调整好,再根据段意结合课文分段,并总结出主  相似文献   

12.
好孩子》一课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方法应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 ,同时要突出“读”的训练。一、释题激疑 ,整体感知1 课文里谁是“好孩子” ?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 ?2 范读课文 :听清生字词的读音 ,注意老师的读书语气。3 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 (读准每个字的音。读过以后 ,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4 边读边想 ,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5 检查 :(1 )认读生字卡。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二、品词析句 ,体会情感1 学习第 1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什么意思 ?教学这一自…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一年一期的看图学文《秋天到了》是一篇浅显易懂、语言明快的传统课文。在设计教案时,我认为重点要放在生字教学上。本文生字共有6个。秋、到、会、个、字、气。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一是读准字音。对于小学低年级教学来说,教准字音是生字教学的“重中之重”。先板书正确读音,让学生先拼,再带领学生拼读,最后抽查学生拼读,直到学生读准为止。二是掌握笔顺。小学生自小掌握好笔顺,是日后写好汉字的关键。我先把6个生字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清楚、写明了,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然后抽查学生,检查教学效果。三是辨别字形。我采取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4.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第五册上的一篇童话故事。文章以“送——访”两字构建故事情境 ,结构简明 ,文字浅显 ,融思想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根据童话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可通过“读”、“悟”、“赛”、“演”等进行教学设计。一、读一读 ,把课文读通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师生可以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读准生字字音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不添字、不漏字。学生交流识字和朗读情况 :1 .出示 1 1个生字 :麦 礼 迫 保 防 搬 访 仍 俭 秘 获。鼓励学生自学 :这些生字 ,哪些不用老师教 ,你们…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1.出示狼和小羊对话的教学挂图 ,问学生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 ?觉得狼怎样 ?(生答后 ,师板书 :狼 ) ,问学生听过有关小羊的故事吗 ?小羊怎样 ?(生答后 ,师板书 :小羊 )然后板书“和”字 ,把课题连起来。2 .让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提出学习要求 :1.让学生看着拼音 ,读准字音 ,特别是生字的字音。2 .要求学生通读句子 ,读通课文。三、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开始认读 ,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其他学生思考 :课文里狼想干什么 ?(生答后 ,师板书 …  相似文献   

16.
一、多形式阅读,帮助学生了解文本 如在教学《江畔独步寻花》时指导学生分5步进行学习。1.初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①自由读、读准字音。②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③教师示范读,读出诗句的停顿节奏。④学生试读,达到读准字音,会停顿。2.细读,理解字词。①学生自由读,画出不理解的字词。②指导学生查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赵晓雅 《陕西教育》2007,(10):42-42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反复读准宇音,从而为读通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并把带有生字的句子作上记号,为下一步结合句子理解字义做好准备。然后再去认真通读课文。这个方法好懂好记好操作,学生很快就能掌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第九册第2单元《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铁道部第三工程局督导教研室张玮这组课文编者的意图是,侧重读的训练,重点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要通过这个项目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和概括课文的能力。如何在教学这两首古诗中完成训练项目和古诗的教学任...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复习汉语拼音,能正确地读准词语的声调;掌握14个生字和两个多音字。2、结合句子区别近义词的用法,并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灵活运用。3、能按词的不同属性给词语归类。4、能够分辨句子是否完整,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5、能读懂课文,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6、学习记叙文写法,能有顺序地写清楚一件事的经过。训练要点识字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生字的读音及字形,克服地方音的干扰,正确地读准字音和声调,加深字义的理解,可作如下练习:1、把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  相似文献   

20.
一、揭示课题,认识大禹1.指名读课题。2.出示大禹的图片,教师简单介绍大禹这一人物。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