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试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小男孩出于对母亲的气愤,跑出家门,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这个小男孩有点吃惊,回来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我。母亲把他带回山边,让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男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  相似文献   

2.
学生对一门功课有兴趣才会爱学,爱学才会增知,增知才会长智。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应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趣”字,做到趣讲、趣练、趣学。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把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或者似是而非的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如在讲“南亚”一节时,可这样提问学生:“很多同学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有谁知道《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到哪里去取经的 ?取得是什么经 ?”在讲经纬网时,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在茫茫的大海上,遇难船只是如何将自己的位置准确的通知救援机构的 ?海事遇难…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爱和恨是一对最强烈的情感,犹如太阳七色光谱中的赤色:炽热、鲜明。哲学家说——爱是残缺的东西企图恢复它原来的完整状态之情。诗人说——憎恨是一种死东西,你们有谁愿意做个坟墓? 也许,正因为如此,唐僧的“阿弥陀佛”才如此虔诚! 也许,不因为如此,济公的“阿弥陀佛”才加此辛辣! 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要用爱的色彩填满它;也有人说:孩子是一棵嫩草,恨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实际上是教学生说既老实又明确的话,换句话说,就是培养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即“爱”与“恨”)。我们都清楚,对世间万物的“爱”与“恨”就是激起我们写作的内在动因(即情感冲动),没有情感冲动是很难写出感人的文章来的,除非是一些无稽之谈。那么,作文教学中怎样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呢?  相似文献   

5.
“波的干涉”一节是高一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该节所有的演示实验不易操作,演示效果也不明显:波的干涉理论的基础实验──波的叠加(绳波)实验几乎不能做成功,而且实验现象转瞬即逝,学生很难观察清楚;波的干涉现象实验──发波水槽实验操作复杂,实验现象受环境(光线)限制,效果不佳。这样就造成学生在缺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被动地听,老师在缺乏有力实验依据的条件下费劲地讲,最终使一节形象、生动的实验课,成为一节晦涩难懂的空洞理论说明课,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多媒体电…  相似文献   

6.
爱的回应     
一个山里的孩子,由于妈妈时常爱唠叨,他感到异常烦躁。有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了妈妈的唠叨.便独自跑进山里,放声高喊:“我恨你!”山谷里立刻传来了阵阵回声:“我恨你,我恨你……”小孩很害怕,匆匆跑回家对妈妈说:“山里有个孩子恨我。”  相似文献   

7.
林柏祥  钱呈祥 《物理教师》2007,28(7):18-19,21
1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本节是高三物理第22章的第1节.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教学内容:这一节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缺少实验演示,缺乏动感,学生难以想象,不利于完成从实验现象到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抽象.(2)学生情况:学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缺乏主动参与的动机和机会,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  相似文献   

8.
颜凌 《青海教育》2006,(9):78-79
[片断一]教师:同学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看见大蜜桃口水直流。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先要回答几个问题。”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说:“行啊!”师傅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几个?”(学生回答)师傅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几个?”(学生回答)师傅又说:“有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几个?请写出这个数?”“半个。”“那半个该怎样写成数呢?”悟空、八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们吗?你们会写这个数吗?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山里的孩子,与同学产生了矛盾,这使他的心里时常感到很不愉快。终于有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了那个同学,便独自跑进山里,放声高喊:“我恨你!”山谷里瞬间传来了阵阵回声:“我恨你,我恨你……”这声音使小孩心里很害怕,他匆匆跑回家对妈妈说:“山里有个孩子恨我。”妈妈带孩子来到山里,并告诉孩子高喊:“我爱你!”小孩照着妈妈说的做了,于是,大山深处传来了声声亲切的回声:“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小孩的一声呼喊.却得到了数声爱的回声。小孩终于乐了。妈妈乐了,大山也乐了。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一个大个子老鼠(shǔ),它家对面粮(liáng)库(kù)里住着一个小个子猫。有一天,大个子老鼠对一群(qún)老鼠说:“咱们给小个子猫的脖(bó)子上挂一个铃(líng)铛(dāng),咱们去偷(tōu)粮食(shi)的时候,听到铃铛一响,就知道猫醒(xǐng)了,就可以赶快跑回洞里了。”老鼠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大个子老鼠问:“你们谁去挂(guà)铃铛啊?”别的老鼠都不敢去,就说:“让最小的老鼠去挂铃铛。”小老鼠不敢去,直说:“我怕(pà)!我怕!”大个子老鼠没办(bàn)法(fǎ),只好说:“那就我去吧!”老…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计(案例实录)一、故事引入唐僧师徒从西天取经胜利归来,为表示庆祝,悟空特地从花果山带回一筐桃子(共18个)。因怕贪嘴的八戒独占,嘱咐八戒分吃这筐桃的13,沙僧分吃这筐桃的26,唐僧分吃这筐桃的39,八戒一听,马上跳起来,“不行,不行,猴子偏心,我老猪分得最少。”沙僧说:“师父最多,我没话说。”唐僧笑而不答。师:同学们,你们说,这样分,谁最多?生甲:八戒多。生乙:沙僧多。生丙:唐僧多。师:别忙,到底谁最多,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分一分。二、动手操作将准备好的三份桃子每份18个,让三个学生按悟空的分…  相似文献   

12.
“爱”“恨”是一组对称的反义词,但在语言的使用中,“爱”“恨”却是不对称的。从具体调查来看,“爱”“恨”的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句法成分层面以及语义层面。基于此,在探究“爱”“恨”不对称表现的同时,阐释“爱”“恨”不对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期对反义词教学及对外汉语教学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中有一课“家人的爱”,其中有一个故事:美国小朋友彼尔为了攒够买玩具的钱。便向妈妈列出了一张帐单—— 在一节观摩课上师生围绕这个故事开展活动的场景如下:  相似文献   

14.
校长的“课堂工作法”是校长通过抓好课堂教育教学工作,进而带动学校整体工作质量提高的一种工作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三做到:(1)在思想上重视课堂。(2)将管理重点定在课堂。(3)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这是一个“硬性”的量。校长要挤出时间,深  相似文献   

15.
父母之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在现代家庭里,为人父母对子女不只要奉献爱心,关键是父母懂得科学施爱。父母科学施爱的应有思路是:(1)抚养爱与培育爱相统一;(2)母爱与父爱有机结合;(3)“爱”与“严”的辩证统一;(4)科学调控与正确对待儿童需要;(5)建立良好家庭气。  相似文献   

1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相似形一章的重点,现举例说明它在中考解题中的应用.例1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为2:3,那么它门的面积比是()(A)4:9;(B)2:3;(C)/了:八;(D)2:巳(994年北京市中考题)例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1:4,那么它们的相似比是(94年上海市中考题)..__。_、_J1。,_、:._~…‘分析例1是应用2二月(k为相似比),”““““’“S”““’“““””’”——”’应选(A).例2是应用k一^/2,应填1:2.例3把一个三角形变成和它相似的三角形,如果边长扩大为原来的9倍,则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17.
《长恨歌》中的李,杨之爱,经历了相守,相失,再到精神相融的曲折变化,赏美之短,思美之久,寻美之切构成了《长恨歌》情感运行的内在结构张力,仙,凡间无法超越的时空界限,既是“恨”的渊薮,又是“受”的源泉,由客观而非主观原因所造成的“恨”,只不过是“爱”的别名,它使“爱”不断裂变,升华,纯化,“恨”与“爱”在形式上相对,但在本质上却同一,正因有“恨”,才会有“爱”,“恨”愈久,愈浓,“爱”才显得愈悠,愈炽。因此,“此恨绵绵无绝期”便自然且必然兑换,转化为“此爱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即是“长爱歌”。  相似文献   

18.
《琐忆》(人教社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一文,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叙述,语言畅达、情文并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保留篇目。但文中也有一些小毛病,斗胆指陈如下:1.标点方面①“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从“如何……如何……如何……”句式看,“如何脾气大”和“爱骂人”之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②“‘唔,有这回事,’鲁迅先生说。”后一个逗号应作句号。③“‘真个姓唐,’我说。”句中逗号应作句号。2.词语方面①“正当想见而又不敢去见的时候,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却不期…  相似文献   

19.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对他的妈妈很不满意,于是,他冲着他的妈妈大声嚷道:“我恨你,我恨你!”因怕挨妈妈的骂,他跑出了家门。他跑到山谷中又大声地叫起来:“我恨你,我恨你!”远处传来了回声“我恨你,我恨你!”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回声,他感到很害怕,就回去找妈妈,请求妈妈保护他。他说“:山里有个坏孩子冲我大声喊‘我恨你,我恨你!’”妈妈一听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她让儿子再次回到山谷大声喊“我爱你,我爱你!”小男孩喊了,并听到了回声“我爱你,我爱你!”生活就像回声,你付出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你付出爱,你…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人际多边交往活动是受内、外双重环境因素影响的。也可以把它比作是由很多音调和音色所构成的一曲优美的交响乐。每一首交响乐在诸多曲调中均有一个主旋律,那么课堂教学有没有主旋律呢?我认为是有的。那么课堂教学多边交往活动的主旋律是什么?我思考的结果是:双主体(教师和学生)的“爱”与“会”的良性循环(见下图)。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进程应被看作是一个教师的“爱教”与“会教”、学生的“爱学”与“会学”的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双主体的“爱”是“会”的动力,“会”是“爱”的基础,“爱”和“会”是一个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