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复习铺垫(一)口算接力赛。(教师出示题卡,学生分组进行口算接力赛。)30+60 80—7 34—10 58—30……(二)看谁算得对又快。(投影出式题)  相似文献   

3.
蒋鹏 《湖南教育》2003,(19):51-52
教材简析 教材(人教版),将连加、连减独设一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把连加、连减的算式进行对比,掌握运算顺序。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巩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做好准备。 教材内容的呈现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以农村儿童的生活为背景,强调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所熟悉的  相似文献   

4.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2页,第73~74页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鲜明的情境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统编教材第二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节,安排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教学。其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连减、连加和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读出算式和书写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两步计算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学会解答求总数的连加应用题以及求剩余的连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66-67页。【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培养口算能力。2.鼓励在具体的、鲜明的情境中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发展探索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这节课里要完成课本中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全部习题的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可按以下的顺序安排。  相似文献   

9.
张凝翔 《小学生》2010,(2):40-4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干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引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干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读”进书去,“学”出书来。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在“活”上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连加连减”时,针对“5+2+3”这一道题,我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乘车场景,作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都坐过公共汽车,车到站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选择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连加”的教学目标有二:一是理解连加的意义,二是掌握10以内连加的口算方法。教学重点是连加的口算思维过程与步骤,难点是掌握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相似文献   

13.
把语文课教“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爱语文学语文,对语文着迷,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一种期盼和向往。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全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教学的点滴做起,在每一堂课中精心落实。结合小学数学第一册中“连加、连减”的教学谈点认识和想法。   一、设情入境,帮助学生自主发现   小学数学课本的知识是人类创造的现成财富,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是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得的,就不失为一种“新发现”、“再创造”。教师在教学“连加”、“连减”的意义及算理时,不应一字一板、枯燥无味地对学生讲述,而应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创设恰当情境,并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发现、理解新知。例如教学连加时,可将书中的“小鸡吃虫…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大师吕淑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原来沉闷的、呆板的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充满生气的课堂中,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6.
正"连加、连减"是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数与代数"部分的一节普通课。近日在本地区组织的教学比赛中,笔者连续听了几节不同教师执教的"连加、连减"数学课。这几位授课教师课堂上的导中精讲使笔者感触颇多,真可谓是"细节之处见真谛"。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思想。"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堪称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准。"在教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内容是: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以及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下面一些特点。1.瞻前顾后,联系紧密。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以及100以内的加法、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同时又为后面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做好铺垫。连续二问的应用题是学生已学的简单应用题的延伸、拓展,又为今后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打基础。2.由易到难,类推掌握。教材把这一单元的内容分为三组,共6个例题,每组二个例题,…  相似文献   

18.
19.
《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我对教学“连加、连减的笔算”时做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我对教学连加、连减的笔算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