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常见方法有如下四点:一、根据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列方程例1甲乙两人加工264个零件,甲每小时加工5个,乙每小时加工7个,两人合作几小时完成?解:设两人合作X小时完成根据工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方程得:(5+7)X=264X=22二、抓住题中关键语句找等量关系列方程例2一个化肥厂,今年生产化肥2840吨,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2倍还多44吨,去年生产化肥多少吨?分析:抓住题中“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2倍还多44…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往往需要具体直观的材料来帮助理解和思维。特别是遇到一些数量较繁或较抽象的题目时,常常思维受阻,不能作出正确分析。在教学中,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我总是采取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启发学生以简驭繁。例如: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80个,要6个小时完成,如实际工效提高25%,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首先启发学生想;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和我们做过的哪些题目有些相似?然后将这道题改编成类似比较简单的应用题。比如: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50个,要4小时完成,如果每小时加1100个,要几小时…  相似文献   

3.
题 某厂要加工A、B两种不同型号的零件,其中A型1800个,B型640个.现有工人100名,每人每小时可加工A型零件5个,或加工B型零件4个.现将工人分成两组(每组至少有一人),每组工人只加工一种零件.问:要使加工这两种零件所需的时间之和最短,应怎样分组?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 “比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说明两个数量(可以是同类量,也可以是不同类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并逐渐抽象出比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自主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5.
“工程问题”反映的数量关系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它与整、小数应用题中的“工作问题”比较.是不告诉具体的工作总量,而把它看作“1”。为什么把工作总量看作“1”?围绕这一问题,我设计一个“明理活动”,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探索工程问题的特征,发现解题规律。一、展示知识生长点 (出示下题让学生解答,使学生提取认知结构中的数量关系) 加工120个零件,甲工人单独加工20小时完成,乙工人单独加工30小时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  相似文献   

6.
[题目]第二毛巾厂甲、乙两车间的工人数量相等,已知甲车间女工人的数量相当于乙车间男工人数量的1/3;乙车间的女工人数量相当于甲车间男工人数量的1/4。甲、乙两车间男工人数量的比是多少?  相似文献   

7.
议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你们猜猜看,这个课题的内容会是什么? 生:解答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生:与除法应用题有关的数量关系。 生: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答除法应用题。 师:你们是怎样猜测的? 生:这个课题与前面学过的“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类似,所以,我想本课一定是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解除法应用题。 师: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来解答除法应用题。那么,你们知道有哪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呢? 生:单价×数量=总价,单产量×数量=总产量,速度×时间…  相似文献   

8.
解答应用题要完成两个转化过程。一是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二是把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字表达式。六年制课本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向学生介绍了等分除法。由于教材中对乘除法的感性准备和铺垫没有一册加减法多,所以学生学习乘除法比学习加减法困难一些。我在处理这部分教材时,首先增加实践操作,让他们多种感官参加活  相似文献   

9.
在一到二年级,学生学会了用"比多"或"比少"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三年级学习的"倍的认识"也同样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倍"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是除法(包含除)的一种延续,可以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促进理解。  相似文献   

10.
雷清苹 《甘肃教育》2001,(11):25-25
1.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每上一节新课,我都要求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先把学习的内容认真预习一遍。在预习中,要把看不懂的地方用符号“△”或“”记下来。如我在教“比”的意义和性质时让学生带着下面问题预习:(1)“比”一般用几种量进行比较?(两种量进行比较)(2)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3)“比”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4)“比”的前项和后项是单独存在的还是相互依赖的?(是相互依赖的)(5)“比”同除法、分数之间…  相似文献   

11.
【教材简析】 “比的意义”是《认识比》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认识比时,主要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先引导学生认识同类量的比(例1)和不同类量的比(例2),并逐步抽象出比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自我完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引入1 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45 3 67 5 381112 11122 说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3 口算 :23×34× 2514 × 1545 ÷4 12÷7 56÷104 列式计算(口答) :李师傅1小时做8个零件 ,3小时做几个零件?34 小时做几个零件?二、探究新知1 教学例1。(1)出示例1 :李师傅 34 小时做6个零件 ,1小时做几个零件?(2)审题、分析、列式并回答以下问题。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根据什么得到的?(学生的理由可能有两种 …  相似文献   

13.
康建荣 《云南教育》2003,(25):45-46
一、案例例题: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要6小时,乙单独完成要8小时。现在由甲、乙两队合做需要几小时完成?教学时老师先作复习铺垫,让学生解答:一条路长240米,甲工程队独修要6天完成;乙工程队独修要8天完成。现在由两个工程队合修,需要几天完成?先让学生审题,然后列分步式解答,而后再列出综合算式求出结果。接着又复习了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最后,教师出示例题,让学生齐读,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用彩色粉笔作了标识。要求学生把例题与铺垫练习题作比较,找出异同。师、生进行了如下的谈话。师:例题中工作总量知道吗?生:不知道!师:我们动脑筋想…  相似文献   

14.
一次归一问题应用题是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是今后学习两次归一以及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基础。因此,必须认真教好这部分内容。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归一问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一般属于份数与总数关系。所以在新授例题之前,可通过复习如下一些常见的份数与总数关系的简单应用题,为进一步学好归一问题应用题做好必要的铺垫。①王师傅每小时加工25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加工多少只? ②一辆客车5小时行驶200公里。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公里?  相似文献   

15.
独辟蹊径化难为易——用特殊方法解几何竞赛题举隅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小学温波8.要求学生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以综合法为主。如:王师傅第一天加工零件75个,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加工15个,王师傅两天共加工零件多少个?一、用辅助线解例1.在图(1...  相似文献   

16.
我在小学教学中,十分注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已知条件上找出要求的问题我经常向学生提出两个已知条件,启发他们从两个已知的同类量上找出要求的问题。如:“张师傅每天生产零件50个,李师傅每天生产零件40个。启发学生思考,“象这样的两个已知条件,能求些什么问题?”学生作了以下回答:①张、李两个师傅一天共生产零件多少个;②张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比李师傅的多多少个;③李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比张师傅的少多少个;④张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是李师傅的多少倍;⑤李师傅每天生产的零件是张师傅的几分之几。我再问学生:还能求些什么问题?学生回答不能。接着我小结:“因为四则运算中的和、差、包含除法(即倍比关系)都是反映的同类量之间的数  相似文献   

17.
杨远东 《四川教育》2004,(10):31-31
[案例]一次,听一位教师教学"平均数"应用题.他在引导学生弄清了"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数量关系的理解,布置了一道练习:某车间有两个加工小组,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机器零件12个;乙组有4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机器零件16个.  相似文献   

18.
比与除法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比表示的是两种量的倍数关系,而除法是一种运算,但是比与除法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透彻理解比与除法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天,妈妈下班带回一个问题,让牛牛解答。"某机械公司有男女工人200人,其中60%的男工人从事安装工作,其余男工人和全部女工人都在零件加工车间工作,男工人一天能创收  相似文献   

20.
<正>“倍的认识”是在初步学习表内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在认识“倍”之前已经积累了关于“平均分”“数量比较”“乘除法的初步认识”等学习经验,但学生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停留在“比多少”的关系上,对于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学生可以直观感知(数学直觉),但是对于绝对数量的比较,也就是“差比”到相对数量的比较“倍比”,相当于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变,学生在理解上是有一定困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