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工具性,轻人文性"已是一个普遍现象。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它能使大学生在加强语言技能学习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真正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英语课程作为中职语言人文类文化基础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职英语教师可以依托课程优势,结合中职教育特色,使用学生专业、生活中的案例积极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教育,帮助中职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完成立德树人的课程协同育人任务。  相似文献   

3.
古代名著篇章诵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诵读名著篇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效进行语言训练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人文教育是职业院校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无形推动力,人文教育在职业院校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教育与学生价值观之间关系,以期为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顺利进行和学生以后的良好人生观的形成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耿忠良 《文教资料》2010,(23):59-60
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文化底蕴,而且要注重充分挖掘优秀作品中的人文资源,使学生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接受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淀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虽然市场经济给物质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但是也会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再加上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因而历史课堂就是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的主要阵地。我们要转变传统应试理念,提高对人文教育的认识,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52):37-38
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强化学生的人格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人文教育理念渗透,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但是,当前人文教育缺失是高中语文教学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就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现状阐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尧文培 《小学生》2012,(9):73-73
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个性发展、能力培养。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是一门综合人文、审美、语言等各个方面知识的课程。语文课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好的语文课给学生创造的是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激荡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法国著名作家乔治·桑  相似文献   

10.
宋雁 《中小学电教》2009,(3):149-149
<正>"历史与社会"是初中阶段新开设的综合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历  相似文献   

11.
历史课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中学历史教师要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突出时代性。  相似文献   

12.
在素质教育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教育举措,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考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此,首先对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逐渐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涵养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发展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成为值得教育者深思的问题。而语文教师的学识、人格及修养是影响学生语文素养水准的重要因素。简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基本学科,学习语文,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小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以树立健康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干力量,本文就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过多地重视其工具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对小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文性影响。本文就小学语言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更多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1.初中英语课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1)课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语言教育是较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初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重在英语课堂中巧妙地渗透或者融合道德教育到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思想素材。因为初中阶段是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英语教师可以找出更多有益于学生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外语教学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现代教育目标应从关注语言转向关注对人的教育。教学中认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文化的感染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先做人,再学文,学习是为了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中是青少年时期的终末阶段,经过漫长的义务教育阶段,其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但高中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容易受外界影响。高中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基础课程之一,具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责任,应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育。因此,笔者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人文素养教育实践策略,希望与广大教师共同探讨、分享。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往往重视发展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工具性),而忽视英语开阔视野,形成跨文化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人文性)的作用。本文通过案例寻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切入口,在课堂中探究工具性中渗透人文性,人文性促进工具性的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整体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