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道不存师道焉在>,是针对<光明日报>2008年1月16日第11版上的<学生应有敬畏之心>一文而撰写的一篇评论文章,发表在2008年第3期<新闻与写作>上.作者认为,<学生应有敬畏之心>"将事件的发生归因于学生对老师(或教育)缺乏‘敬畏之心',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师生孰是孰非的口水战中而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2.
耀凯 《科技文萃》2005,(4):167-169
近读<新京报>何祚庥先生的文章<人与自然以谁为本无须敬畏大自然>,文章洋洋乎一大块,用"人定胜天"和"科学"作为与环保界人士辩论武器,试图使人们相信"敬畏大自然"是对科学的亵渎,也是"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对此,我想提出一些不同意见,与何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3.
记得读中学时,老师在教授蒲松林先生的<狼>后,布置了一道作业:改写<狼>.现在回想起来,同学们的作文都大同小异:所"同"者,并未脱离原文的结构与思想;所"异"者,无非在细节上描写得更具体生动、想象更丰富些.后来,自己做了语文老师,传承老师的做法,其结果自然还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开始,也没在意,多少年来,很多人不也是这样做的吗?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钱梦龙老师的"三主"教学、胡明道老师的学长式教学,都体现出对学生提问的关注.在钱老师<导读的艺术>一书中,有许多体现学生提问的教学课例,尤以其<故乡>教学为最[1].钱老师在教学中,采取先"问"后教,教基于"问"的教学形态,先确定七个"提问视角",沿着这些铺垫,学生提了600多个问题.课堂上,钱老师按这七个视角依次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类解决.整堂课以学生的"问题"为线,以教师的"管理"为纲,以师生的相互"解问"为面.课堂中,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教师就如一个"提问管理员",学生的"提问"被有效地进行"管理",然后得到合理的解决,其中"管理"的效度,决定了"解决"的质量,决定了教学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赵福楼:之前和一位老师交流,他说执教<五柳先生传>一课,问及学生对"五柳先生"(陶渊明)如何看待.有学生回答说,我不喜欢.他很诧异,问"为什么".学生答:"他嗜酒如命,不讲礼数,行为怪诞,简直就是一个酒鬼."其他学生都加以附和.在教研中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对"五柳先生"其人和文本不能准确理解,与他们的认调能力有限相关.  相似文献   

6.
陶麟老师在题为<"诗三百"辨>的文章(载<中学语文教学>2000.6)中对"诗三百"进行了考证,提出了"诗三百就是<诗>三百,而不是‘诗三百’,更不是<诗三百>"的结论,对长久以来认为"诗三百"就是<诗>的代称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令人耳目一新.但我觉得陶老师的论证对其结论的支配力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王剑平 《现代语文》2004,(12):29-30
传统的语文教学经常运用"串问式"教学法--一节课漫无目标,问这问那,一问到底.其具体表现为:一问作者是谁,二问段落怎样划分,三问中心思想是什么,四问表现手法有哪些等等,问得茫无边际,问得无穷无尽.由于问题提得过于烦琐、零碎,湮没了主问题,把语文课上成了"满堂问"的课.曾听一位教师教朱自清的<春>,老师开始讲解课文了,问道:第一个"盼望着"是什么意思呢?那么第二个"盼望着"又是什么意思呢?"东风来了"是什么意思?"春天的脚步近了"又是什么意思?这样提问岂不是文章有多少句话就可以提多少个问题吗?而在这些问题中,有许多是明知故问,问倒了学生的学习胃口,问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一天,老师教学<嫦娥奔月>,在指导"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窗子,飞过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这一段话时,突然一个孩子发出了疑问:"老师,如果嫦娥是在白天吃了仙药,会不会飞到太阳上去?"此问犹如一颗炸弹,顿时全班一片哗然.有的学生干脆就说出了"嫦娥奔日".  相似文献   

9.
不敢     
<正>有一天,子路问孔子:"您和我,谁比较适合带兵打仗?"孔子指着自己答:"我适合。"子路反问道:"您不是常说我很勇敢吗?"孔子说:"可我不仅勇敢,而且还勇于不敢呀!"孔子的"勇于不敢",它的深层含义就是人心中要有所敬畏,敬畏良心、敬畏天理、敬畏法度,不可越线,要自警自省,守住做人的本色。  相似文献   

10.
编辑老师:您好! 多年来,贵刊一直是我们教学的良师益友,现有一个问题求教于贵刊.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121页载:"……一个学生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教学中有学生问:血书"还我青岛"者谁?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却发现有两种不同记载:  相似文献   

11.
在<"忽悠"的背后>(<语文学习>2011年第3期)一文中,张兰芳老师认为:"执教<虞美人>的这位教师,忽悠学生的招数,看似信手拈来,事实上,每一个'招数',都来自他长期积淀的'底气',深厚的文化底蕴."笔者在细读文中列举的四个"场景"之后,觉得张老师的这个评价多有不当,故不揣浅陋予以写出,以求教于张老师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2.
从《论语》教学看现代敬畏教育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思想家史怀哲说过:"只有在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然而,近年来,由于中学敬畏教育的缺失,中学生暴力事件、轻生事件屡见不鲜.本文试图通过新课标高二语文<(论语)选读>中孔子的敬畏思想来唤醒现代中学生的敬畏意识.常怀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人道,敬畏生命,才是教育的核心.育人的根本是塑造灵魂,让学生充满爱.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识鉴>中有这样一段叙事:大司马桓温有一天问参军孟嘉:"听艺妓演唱,为什么拉的琴没有吹的笛子好听,而吹的笛子又没有唱的好听?"孟嘉回答说:"那是因为‘吹'比‘拉'接近自然,而‘唱'又比‘吹'更接近自然."("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谓也?""渐近自然耳.")"自然",在这里也可理解为是一种生命的天然状态."唱",出自人的发音器官,原为心声,不假于物,当然是最动听的.这可以说是音乐的"生态观"了.  相似文献   

14.
[案例]<问银河>教学片段: 师:请小朋友来当评委,把小明的朗读点评一下. 生:小明读得很有感情. 生:小明读出了疑问的语气. 生:"乘客"的"乘"没有翘舌.  相似文献   

15.
也谈"江月"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4期刊载虞晔如老师的<(赤壁赋)教学实录>,她说:"<赤壁赋>是古典散文名篇,前人称其‘以江山风月作骨'.  相似文献   

16.
问:上海语文课本高一第一学期有一篇课文<香菱学诗>,其"思考与练习"的题目中有"悲剧是将美的事物毁灭了给人看"的引文.我查了鲁迅<坟>中的<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发现鲁迅的原话与此明显不同.那么,是课本引文出错了,还是另有出处?这"悲剧论"是鲁迅自己的思想,还是引用别人的话而全集编者没有注明出处?  相似文献   

17.
丁曰宏老师在<语文学习>2010年第5期发表文章<"知书达理"还是"知书达礼">,列出三条"理由",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知书达理"条目提出"应改为‘知书达礼"'的观点.笔者认同丁老师的第三条"理由",即"知书达理"条目与释义"自相矛盾";但难以接受其对"知书达理"词形的否定.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20日<文汇报>干出了<给思维解套>一文,讲的是学校组织孩子春游以后让他们写题为<春天>的作文,多数写春天的好,而小王同学因为写春天的不好吃了老师的严厉批评.文章就老师对小王批评一事提出了反批评.我们同意此文的基本思想:"不能给学生的思维套上枷锁";但由此联想到另一个问题:思维解套以后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桃花流水>的审美感受 张丽军: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了山大的马兵老师、山师的房伟老师、<时代文学>的赵月斌老师与山师的研究生来讨论山东女作家常芳的长篇新作<桃花流水>.今年我到哈尔滨开会,遇到<绥化学院学报>的主编林超然先生,一起谈到了被文坛所遮蔽的"70"后作家研究,想做一些研究.山东新崛起的70后女作家常芳,是我与林超然先生较为熟悉的作家,都读过她的<一日三餐>,印象很好.  相似文献   

20.
杨大恒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4期发表了<"曾"字读音一辨>,认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王羲之<兰亭集序>给"曾不知老之将至"的"曾"注音为zeng有误,应读cé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