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分为两大类,即一般心理训练和比赛心理训练。本文主要介绍排球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一、什么是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即为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紧张、激烈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保持心  相似文献   

2.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分为两大类,即一般心理训练和比赛心理训练。本文谈的是排球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什么是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就是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紧张、激烈的训练和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同时培养和发展完成运动活动所需要的一些专项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柔道比赛紧张激烈,强度较大,比赛时间相对较长(男子5分钟,女子4分钟)。所以,运动员在比赛中通常会出现过度紧张、过度淡漠、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状态。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直接影响比赛成绩。本文简要阐述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焦虑的调控方法,以使运动员达到适宜的比赛竞技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心理训练作为一种新的手段进入到运动训练之中,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一起构成了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心理训练的认识。一、心理训练的概念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运动员在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中完善地、可靠地完成活动时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心理训练的具体作用:(一)有助于改善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能,以保证训练和比赛的顺利进行。(1)具有精确的运动知觉和专门化知觉,具有准确的时间感、节奏感、速度感、距离感,以及精确的空间定向能力,这对柔…  相似文献   

5.
控制紧张情绪的心理技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理上的紧张可能会使运动员不能愉快地去完成他们通过无数次的练习已经掌握得很好的技能,会影响运动员生理能量的发挥,可能会使运动员体验不到精神振奋的忘我境界。紧张还会引起人际间的冲突,引起身体受伤,以及引起运动员早早地退役。一、引起紧张情绪的原因紧张,含有人的环境、认识,以及以唤醒的方式(行为强度的方面来对环境和认知作出反应这三个成分)同一个环境(如运动场的看台上坐满了人),可能会使有的运动员这样想:“这是使所有的人都看到我比赛多么好的一次机会”;而另一个运动员可能会那样想:“如果我在这么多人面前比得不好,这将使我多么难堪”。  相似文献   

6.
优异成绩的获得,不仅依靠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的训练,心理训练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今国际排坛强手如林,运动技术水平差距日趋缩小,比赛中,心理稳定是充分发挥技术水平的保证。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这两种心理训练的目的任务是培养运动员心理品质的稳定性和自我控制调节能力,使运动员的心理准备达到最佳状态,以适应紧张激烈的比赛要求。排球心理训练主要是集体感的培养,意志品质的训练,放松训练等多种多样的方法。教练员可以根据运动队的具体情况和适应比赛的需要,对运动员采用相应的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并使运动员掌握调节和控制自己心理状态的方法和手段去适应比赛的要求,发挥出自己的最好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心理选材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蹦床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竞技项目。由于蹦床项目运动的竞赛特点,稳定性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取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紧张、激烈的赛场上,往往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坏决定着竞争的成败,这就决定了心理选材在运动员选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心理选材的科学依据、原则、选材与训练结合的心理选材体系入手,对在不同年龄段选材和以何种指标进行选材的问题做出探讨,以期为预测和培养优秀蹦床运动员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散打运动的发展和激烈竞争,比赛的胜负在某种上取决于心理因素。散打运动员赛前大多数存在过分激动、过分紧张、过分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比赛胜负有直接影响。如何在比赛前做好心理准备,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此,文章通过调查问卷、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沈阳体育学院散打运动员赛前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紧张、激动、盲目自信)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赛前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以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篮球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活动,在比赛中,对抗情况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剧烈性,使运动员经常出现多种多样的情绪状态,所有的心理过程都异常激烈,超过了平常训练条件下的紧张程度,然而不少运动员,在临场比赛中,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战术水平.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失常”。所谓“失常”其实质是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力弱,缺乏心理训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心理品质、稳定的心理素质是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往往渴望与强手竞争,在比赛中敢于拼搏,他们能在激烈的比赛竞争中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而心理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则对比赛,尤其是与强手同场的比赛表现出恐惧心理。这些运动员往往由于紧张的心理状态而发挥失常、技术变形。因此,在优秀运动员的选拔和训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紧张贯穿于整个竞赛的始终,而运动成绩也正是在激烈紧张的竞争中产生的。据国外资料证明,参加奥运会的高级运动员约有50%临场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可见,运动员赛前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是符合规律的心理过程;而适度的紧张可以使运动员动作协调、注意集中,可能带来最佳的比赛效果。但是,若是过度紧张,却会使运动员出现恐惧、拘束,出汗、动作不协调,使运动员能量消耗过多,也会导致比赛的失常。所以,过度紧张是运动员正常发挥的大敌。根据实际观测,运动员赛前神经紧张比较典型的身体和心理反应有下列几种: 适度的紧张——口干,觉得有些激  相似文献   

12.
一、赛前心理训练的意义击剑是一对一的激烈的对抗比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要经历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优秀的击剑运动员在良好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一定的心理训练,从而在心理上适应紧张的比赛情况,更好的发挥技、战术水平。通过赛前心理训练,使击剑运动员在高水平比赛激烈交锋的极其困难条件下,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心理上处于稳定的、积极的、充满信心的状态,从而保证在比赛中发挥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心理训练是竞技运动系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次系统,也可称作心理训练系统。心理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使之形成适宜的竞技状态,争取优异的运动成绩。(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保证运动质量的生理物质基础,运动技术是基本条件,心理素质是使两者能够发挥作用的内部动力)。现代国际竞技运动竞争激烈,具有高难度、高耗性、突发性、强冲性和高技术等特点,客观上要求有一个具有很强的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的竞技运动员与其相适应;激烈的竞争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著名的耗散结构理论方法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取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0届运动会古典式摔跤17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3个月的赛前心理干预.选择焦虑、心理疲劳以及心境指标对运动员心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监控组运动员比对照组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明显降低,表现在监控组运动员成就感明显增强和运动的负评价明显降低;心境状态较对照组运动员更加稳定,表现在TMD、紧张、愤怒、抑郁和慌乱明显降低,监控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比对照组运动员更低.实验后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较实验前降低,表现在实验后运动员成就感明显增强;实验后运动员心境状态更加稳定,表现在TMD、紧张、愤怒、疲劳和抑郁明显降低;实验后运动员状态自信心明显升高.个性化心理调控后,运动员心理疲劳、心境状态和焦虑状态都较好地改善,从而有效保持和促进运动员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形成,进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田径运动竞赛具有紧张、激烈、竞争性强和胜负偶然性大等特点,在客观上使运动员承受比平时训练更为强烈的刺激,因而产生各式各样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心理反应。其中心理反应异常是应该特别重视的心理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士气、信心和运动竞赛能力的充分发挥。如何调控运动员临场  相似文献   

16.
在排球技战术发展日趋完善的今天,排球比赛亦更加紧张激烈,临场队员随着瞬息万变的场上局势变化,在大脑高度紧张的同时也承受着极大的心理负担。心理学家认为:运动比赛的成绩,百分之七十属于训练因素,百分之三十属于心理因素。心理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临场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能发挥出最大的运动潜力。在比赛中要想充分地发挥出本队的技战术水平,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就必须使临场的每位队员均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如何安排好排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田径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田径技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比赛更趋紧张激烈,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已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揭示运动员心理特点与运动成绩的内在关系,对于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前言随着运动技术水平迅猛发展,运动员们的身体能力、技术、战术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比赛的争夺愈加激烈,决定胜败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状态的优劣。所以对运动员来说,不但要求有充沛的体力,熟练的技术,灵活的战术,而且需要有良好的稳定心理状态投入比赛。因此,在训练技、战术的同时,培养和提高运动员良好心理品质的工作势在必行。水球运动员亦是如些。本文就是为水球项目的赛前心理训练方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短跑的紧张情境短跑处于典型的紧张情境之中,因此,在短跑运动员身上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应变过程(应激反应),例如恐惧、神经质、情感冲动、注意力分散、失望、冷淡等等。这就要求运用心理调整训练,使运动员获得最理想的比赛心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赛前会发生很多心理问题,如运动员在赛前会产生紧张情绪等,影响比赛成绩.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心理训练进行控制,以适宜的心理状态面对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