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公民意识教育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其教育的基础性、迫切性、重要性、可行性,使公民意识教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在具体工作中,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然要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关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方法、途径三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如何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注重将意识形态性教育融入非意识形态性教育中,注重二者的均衡发展,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渗透性,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启示作用.文章认为,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导的前提下,重视非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与现代文明精神,探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整个公民意识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符合我国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客观要求,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实效性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学模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政府、执政党乃至社会所赋予的社会角色能否认同并能自觉践行之,是衡量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的重要因子之一。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成为合格的建设和接班人的前提基础是合格的公民。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突出其社会现实性,促使当代大学生对其身份符号进行认知,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践行公民教育理念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是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以公民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公民素质,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谈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谐社会本质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致性,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要求,要努力构建和谐教育环境,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法国在高校中开设了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鼓励学生组织社团,管理学校事务,以培养学生的政治能力。同时,引导大学生参与校外实践,参与社会服务,以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化为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我国高校借鉴。法国高校思政教育制度特色校内思想政治教育法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非常多样的,其中最为主要的仍旧是学校的"公民教育课"。法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包括国家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民主与法治意识和公共意识四个方面的内容;加强大学生意识教育需要高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把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形式与手段僵化、教育内容具有意识形态性以及教育的内容与现实存在反差等.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采取如下对策: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到整个国家的公民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体系中,建立专门化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创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