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秀珍 《现代语文》2007,(2):124-124
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小说塑造了一位被命运捉弄的美丽可怜的形象——玛蒂尔德。因为项链的“捉弄”,她由养尊处优落到贫困辛劳的境地,美丽的容颜也随之消失殆尽。每次读《项链》,我总为玛蒂尔德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2.
对于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国读实在太熟悉了,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在语课本里读到过它。许多年来,人们对其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看法,也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但果真如此吗?难道我们从小说中就没有读出别的体验吗?玛蒂尔德丢失项链这一故事的中心事件,对她一生构成的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她的生活从那一时刻起到底发生了什么转变?她的性格从那个晚上起到底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些看法的确最符合莫泊桑的创作初衷吗……当我们向自己质疑这一系列的问题时,特别是当我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变化,更加看重本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某些权威或泰斗的盖棺定论时,我们忽然发现,原来《项链》给我们提供的远远不止我们已经知道的。  相似文献   

3.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以其经典的内容,强烈诙谐的对比,精巧的构思,耐人寻味的情节设置及出人意料的结局,经历了一百多年而长盛不衰,魅力依旧。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也深入读者内心,对她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评价版本颇多,异见纷纭。我们认为,莫泊桑塑造了一位虚荣与美德兼备,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玛蒂尔德通情达理,诚实守信,维护尊严且坚韧不拔的品格,对规范当今社会行为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虚荣与美德同在——《项链》中玛蒂尔德人物形象再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以其经典的内容,强烈诙谐的对比,精巧的构思,耐人寻味的情节设置及出人意料的结局,经历了一百多年而长盛不衰,魅力依旧。其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也深入读者内心,对她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评价版本颇多,异见纷纭。我们认为,莫泊桑塑造了一位虚荣与美德兼备,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玛蒂尔德通情达理,诚实守信,维护尊严且坚韧不拔的品格,对规范当今社会行为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谈到《项链》的主题,教室里炸开了"锅":一个说"我不同意莫泊桑的人生‘虚幻说’,虽说世事难料,但如果玛蒂尔德少那么一点虚荣,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一个说"什么下场?玛蒂尔德丢了项链,却找回了自我,这是命运的成全啊";另一个说"如果命运这么成全你,你愿意吗?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项链’是刺破小人物的命运的利剑啊"。  相似文献   

6.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精品《项链》,以精巧的艺术构思、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出色的心里描写,塑造出外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富有个性魅力的女性形象——玛蒂尔德。然而,自从《项链》  相似文献   

7.
读《项链》     
莫泊桑的《项链》情节曲折,让人感叹连连,每次读完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文章讲的是法国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子玛蒂尔德为了一夜风流而付出了十年艰辛的故事。对玛蒂尔德这个女人,作者莫泊桑没有任何评价,只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  相似文献   

8.
但凡拜读过法国文学大师莫泊桑著名短篇小说《项链》的人,无不对文中玛蒂尔德悲剧性的沉浮产生一丝酸楚的叹惋:玛蒂尔德是一个贪图享乐、追求浮华生活、被极强的虚荣心害得失去青春美貌的小资产阶级悲剧人物。在玛蒂尔德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身上,哪些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又有哪些性格特点要求我们去摒弃和剔除的呢?  相似文献   

9.
《项链》中,莫泊桑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经历了人生的喜悲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一声关于人生偶然性的长叹,关于玛蒂尔德命运模棱两可的评判,让人迷惑于文章要表达的意义:作者是要借玛蒂尔德的悲剧来抒写自己的人生困惑,还是要借她探讨“爱慕虚荣”是不是人性弱点?  相似文献   

10.
11.
《项链》在有限的篇幅内,表现了玛蒂尔德波澜起伏的人生:在丢失项链之前,她对生活现状极度不满,是一个灵魂骚动不安的小资产阶级少妇;还债期间,她成为一名能够直面人生厄运、维护生命尊严的下层劳动妇女形象;十年之后,玛蒂尔德则是一位心态健康、能够真正享受时光的“自由人”.作品在客观冷静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作家的鲜明态度,流露出无限的人生感慨.篇幅有限而意蕴无穷,一杯水扬起了万顷波涛,映照出世事人生.  相似文献   

12.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爱慕虚荣而借的项链不慎丢失,她能够勇敢地面对,并无怨天尤人或推卸责任,而是恪守道义,默默地承受漫长的艰苦生活。十年艰辛反映了玛蒂尔德性格的本真本色,磨练了她全新的人生态度,她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与安宁,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心安理得的新体验。这时的玛蒂尔德是一个由外在形象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成为了一个让人尊敬的女性。  相似文献   

13.
胡霞 《学语文》2006,(3):21-22
莫泊桑《项链》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但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却至今仍然沿袭着过时的传统说法,如职高教参引用陈惇先生《〈项链〉的思想和艺术》一文说:“玛蒂尔德对自己的生活境遇极为不满。梦寐以求像上流社会的贵夫人那样,过起风雅,闲适的生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把自己的姿色当作手段,加上盛装艳服和耀眼的首饰,以抬高自己的身价,  相似文献   

14.
莫泊桑的《项链》那一笔出人意料而令人叫绝韵精彩结尾无异于在广大读者的面前打上了一个巨大的“!”,同时也可以说是打上了一个不小的“?”。对于后者,可能极少会有人注意到——佛来思节夫人会不会将那笔多给的三万五千五百法郎退还给玛蒂尔德?如果退还了,那我们又将如何看待玛蒂尔德所经历的这样一件事情呢?  相似文献   

15.
关于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项链》的主题,一般认为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认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仔细研究这篇小说,我认为这个说法还值得商榷。凭心而论,我们每一个敢于解剖自我的人恐怕都无法否认我们都有虚荣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尊重生命的本真"的角度去解读玛蒂尔德,对她的"虚荣"和"十年还债"的悲惨生活的意义予以了全新的阐发.她的"虚荣"只是其长期压抑的欲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十年艰辛的生活使她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实现了她人生的一次本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女性爱美角度来重新阐释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爱美是玛蒂尔德性格的主要内涵;对美的无知则是她不幸命运的根源;发现美是她勇敢面对的动力;重新认识美使她的人生得到升华.玛蒂尔德的性格和人生是在对美的不断阐释中逐渐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尊重生命的本真"的角度去解读玛蒂尔德,对她的"虚荣"和"十年还债"的悲惨生活的意义予以了全新的阐发。她的"虚荣"只是其长期压抑的欲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十年艰辛的生活使她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实现了她人生的一次本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一、开头的"也是"《项链》开头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初看起来令人费解。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前文已有过相同的事物或情况,后文才能用"也是"。那么这"也是"如何理解呢?其一,这"也是"背后有这样的潜台词:小说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本来就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她跟当时上流社会的任何一个漂亮女子相比都毫不逊色,甚至还远远超过她们。但"金钱"的围墙把她挡在了上流社会的圈外,"她没有陪嫁的资产"而  相似文献   

20.
王燕玲 《中小学电教》2008,(10):109-109
<正>莫泊桑的小说以情节的出人意料而著称于世。小说《项链》的结尾尤其耐人寻味,其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在文坛也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为人津津乐道。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人物有无现实意义呢?回答是肯定的。在小说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大致体现在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