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粮宜 《新教师》2020,(3):10-11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未保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预防法(修订草案)》)。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不断产生,如家庭暴力、校园霸凌、网络成瘾等现象引发了社会多方的警觉与担忧。此外,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手段成人化等不良趋势也引人重视。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空间,对未成年人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基于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强化以学校为主体的未成年人保护。  相似文献   

2.
柯常达  陈淑琼 《新教师》2020,(3):12-12,22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下文简称《草案》)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这两部法律的修订是为更好地适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其背后凸显的是愈演愈烈的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毋庸置疑,未成年人保护需要法律明晰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律更多的是起到兜底作用。因此,除却法律的政策设计和制度要求外,未成年人保护实际上也亟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起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社会责任感。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建设的基础上,家庭、学校、社会积极形成合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师道》2007,(7):67-69
从2007年6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要实施。新的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附则7章,共72条,约8000字。对于保护法内的新法则,学生们议论纷纷,表现了极大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林菲 《师道》2007,(7):67-69
从2007年6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要实施。新的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附则7章,共72条,约8000字。对于保护法内的新法则,学生们议论纷纷,表现了极大的热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湖北教育》2007,(2):56-56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凸显了政府执法主体的地位,全面充实了家庭、  相似文献   

6.
《新教师》2020,(3):5-5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这两部法律与教育工作息息相关,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密切关注,提高法律意识。本专辑呈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有关此次修订的所思所想,希望给读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7.
季明 《教育文汇》2005,(2):13-15
正在审议中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规定:“教师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此次是《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的二审,极有可能在下次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三审后交付表决。  相似文献   

8.
雷泓霈 《师道》2008,(11):16-16
媒体报道,某省人大有关部门就本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展开立法调研,该征求意见稿将“不见网友、不迷网游”作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条例中的自律行为加以规范,同时拟定了多项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修订了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七十二条,分别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章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10.
政策     
《教书育人》2006,(11):5-5
教育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增条款阻止青少年沉迷网络;《决定》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新问题,细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既有规定,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成熟经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应运而生。在立法理念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与儿童保护的国际条约相衔接,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指引下,突出社会共治,强调发展与保护并重,注重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衔接协调。在逻辑结构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通过打造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平台责任共同体,汇聚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合力,在明确头部平台特殊责任、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保护、提倡全民共治理念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2.
杨路 《天津教育》2008,(5):37-38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6年12月29日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针对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及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方面强化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规定:“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相似文献   

14.
事件2021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并规定了政府、学校、其他有关社会公共机构等不同主体在促进家庭教育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外在力量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主要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种类型(内在力量的保护是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和测试中,只要有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教师总会设计一些试题,尤其是选择题来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类型的理解和区分。在多年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内容的教学经历中,笔者发现,一旦试题情境设置不同,学生就很容易对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这三类保护产生误解和混淆。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之友》2006,(9):64-64
日前,《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草案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权利,确立未成年人优先原则,并强化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等,力求以此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杨涛 《教育》2009,(2):16-17
新修订的《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于2009年1月11日正式实施,《条例》特别突出家庭保护和人性化关怀,如规定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不得让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学校设施配置应当照顾女学生的生理特点等。  相似文献   

18.
臧莺 《上海教育》2009,(23):5-5
本刊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为总结交流十年来本市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方面建立的机制、形成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探讨新形势下预防犯罪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快形成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互动联动机制,11月12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9.
《家教指南》2005,(3):34-34
中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雪梅表示,正在修订中要提请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稿要在可操作性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20.
大嘴博客     
大嘴播报:自2007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附则7章,共72条,约8000字.这部新修订的法律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利益,使我们少年儿童拥有了许多新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