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鹏 《围棋天地》2011,(17):108-108
书房的红木书架上,静静地躺着一只楠木书匣,里面装的是我的“藏书之宝”——《围棋中级丛书》。蜀蓉棋艺出版社1990年版,共分八册,分别由八位日本超一流和一流棋士撰写,藤泽秀行的《优势取胜法》,小林光一的《吃棋的手筋》,  相似文献   

2.
滕泽秀行先生对酒论英雄时曾把刘小光比作"林冲".刘小光那凶猛攻杀,坚韧不拔且颇有些险怪的棋风常令观众惊心动魄、如醉如痴.可他的实力直至今日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方充分显示出来.那么,前两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他为什么把该赢的棋输掉了呢?他又怎样蹶而拔起的呢?  相似文献   

3.
洪艳 《围棋天地》2005,(4):54-54
打小学棋。在四川省围棋队“混”了个专业四段后,“转业”到蜀蓉棋艺出版社(现为成都时代出版社)当了围棋编辑。人生如梦,转眼已到中年,大概此生注定与围棋是脱不了干系了。近20年的围棋编辑生涯,不但历练了我的棋艺和棋德,还影响了我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刘静 《围棋天地》2014,(23):108-108
秋风清.长空远.为了活跃当地围棋氛围.为广大围棋爱好者提供切磋棋艺的平台.由安徽省枞阳县体育局主办、县围棋协会承办、双联商贸冠名的枞阳县双联杯围棋天元赛于金秋十月在枞阳县体育馆欢乐开枰。一些成人棋手避开国庆节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些小棋手暂时抛开繁重的学习任务.腾出时间.以棋会友.一起体验“棋”乐无穷。  相似文献   

5.
王金玉 《围棋天地》2013,(13):20-21
中国梦,时下这三个字响彻云霄。与时俱进,从中国梦引出棋人梦——以棋为终身爱好并成为职业之人的梦。遥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举办中日围棋擂台赛,前三届聂卫平十一连胜恢宏落拓,媒体推波助澜,围棋借势涌进校园、军营、厂矿、企业,勃发大也。围棋赛层出叠见,众人趋之若鹜,发展红红火火。吾辈亦身人棋中,爱棋至今。  相似文献   

6.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4,(17):86-94
清代是中国围棋的一个顶峰,棋手众多,棋艺也达到很高的水平。陈祖德先生撰《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十四卷,涉及的全是清代棋手。大约以陈先生作为当代国手的专业眼光,清代以前的棋,在技术上尚嫌粗糙.所以不予置评。而清代围棋棋谱,留存下来的将近百部。亦可谓蔚为大观。但笔者曾有一观点,清代棋艺达到中国古棋的最高点.围棋理论却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7.
1985年6月8日,在中日围棋擂台赛热潮的推动下,在井丹、郝矩、克光等一批老同志的关怀下,经中央文化部批准“以出版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和桥牌等技艺读物”为主要出书范围的蜀蓉棋艺出版社在成都诞生了。  相似文献   

8.
一自1991年起,应日本将棋协会邀请,受中国象棋协会委派,赵国荣前往日本传授中国象棋,同时学习日本将棋。因为她的妻子、围棋职业五段棋手牛力力也在日本留学,因此这对棋坛伉俪成为了传播中日棋艺的友好使者。  相似文献   

9.
童刚非常坦率地承认,自己的棋就是书房棋; 这书房棋的“书房”二字,绝非浪得虚名——他收藏的围棋书籍至少也有四、五百本。和许多棋迷一样,童刚真正步入黑白世界也是受到了擂台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棋艺评刊表     
2002年 第七期围棋世界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棋力:收入:交友资料:本期栏目好○/中△/差□/第一视点华夏烽烟棋艺日历国际风云日本季风风云人物棋艺精研联赛风云职业经典道场研究会青年突击队版权页流金岁月我来上课段位测试棋艺排行榜俱乐部名人围棋流派争辉时空战场棋艺道场您有何其他意见或建议请写在这里,我刊将及时做出调整313首先在此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填写地址时注意字迹工整您购买《棋艺》的方式您每月购买到《棋艺》的日期邮编您是否每期必买本刊您的棋通常是在哪下您的棋友通常是您在围棋方面月支出您最喜欢的栏…  相似文献   

11.
对局介绍:对局选自第一届天王山业余围棋擂台赛。该比赛是由热心棋迷李永平先生赞助,天地间围棋会所承办的。所谓天王山是从天地间棋友队、王汝南棋友会、燕山手谈社队名中各取一字而成。虽然就比赛水平而言,只是个业余比赛,但比赛规格却直追职业围棋大赛。怎么着?您不信?那就给您介绍一下比赛的规格吧!  相似文献   

12.
棋圣赛预选赛聂卫平的辉煌没有人会忘记,是他,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创造了十一连胜的奇迹;聂卫平的功绩没有人会否认,是他,带领着中国棋界全面赶超日本。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年他走入了棋艺生涯的低谷,不仅各项大赛的决赛圈鲜见他的身影,而且还常败于后生小辈的手下,聂老沉默了,但英雄终归是英雄,当他摒弃了各种杂念,专心致力于棋时,他就会重铸辉煌,从这一时期他的战绩来说,我们似乎感觉得到昔日的聂棋圣又悄然向我们走来,存于他胸中的“小宇宙”又将爆发了。第一谱1──285、7两挂后再9、11守角是我最近常下的一种布…  相似文献   

13.
大场话题     
大场是围棋盘上价值极大的好点,大场话题在棋界内外都引人瞩目。 话题一 别了,新民围棋 《新民围棋》停刊了,果然,居然。一本围棋杂志的消亡对行进中的中国围棋事业意味着什么?对另一本志在攀越更高山峰的《棋艺》杂志又有怎样的警醒?把  相似文献   

14.
①黑1粘冷静,至黑9黑棋已活。 ②黑1跳手筋,至黑7形成黑先手劫。 ③C点正确,攻击兼联络,并且子基本上无动出的可能。 ④黑1是平淡的好棋,黑3必然,因白有4断的手筋,所以黑棋的最佳结果是劫杀。 ⑤B点正确,拆兼夹的好棋。 ⑤C点正确,即破掉了白棋的根据,又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急所。〈段位测试〉声明本刊7月号刊登的段位测试获段者请将本人的身份证号、特别、年龄、所在地的资料及一寸照片寄到棋艺《围棋世界》编辑部,即可发证。上期段立测试答案  相似文献   

15.
围棋在清代极为盛行,咸丰、同治年间,北京棋界出了个围棋高手李湛源。 李湛源(或作“园”),乃清代直隶省通州县人(今漷县已撤销,属北京市通县),自幼读书,咸丰年间中秀才,淡漠功名,唯嗜弈棋。此人不仅棋艺高超,且人品高尚,不趋炎附势。一生安贫乐棋,世人目其为“怪棋士”。  相似文献   

16.
天启之年     
《围棋天地》2020,(6):97-99
1988年,以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创立为标志,围棋进入崭新的纪元。在日本围棋黄金的八十年代,旋风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连胜日本一流高手11局,带领中国连续三届击败日本;濑越宪作的弟子、吴清源的师弟、韩国旅日棋手曹薰铉称霸韩国棋界,实力不输日本超一流高手。中日韩三大围祺强国迫切需要一个全新的竞技舞台,一决高下。  相似文献   

17.
棋人棋事     
当年摆棋摊的汪老头发花白,是一位幽默风趣的老人。残棋功夫了得,马炮兵残棋更是轻车熟路。其最大特点是瞧不起别人,如有人说有一位高手来了,他就应声答道:"高丑来了!"汪老还是象棋围棋双枪将,如果象棋与人下输了,他会来盘围棋。如有围观者说:"这步棋厉害,是手筋。"汪老马上反驳说:"手巾?还抹布呢?"类似这样的话语常惹得围观者大笑,也因此汪老的棋摊人气很旺,是许多棋迷向往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8.
《围棋天地》2011,(9):80-81,108,109
“切断”的手筋 棋谚有云:棋逢断处生,某种意义上说来,围棋就是切断与连接的艺术,众多棋枰上精彩至极的篇章,其序幕就是这一“断”。  相似文献   

19.
或黑或白,或胜或负.5大赛(应氏杯、富士通杯、三国擂台赛、东洋证券杯、亚洲快棋赛)冠军分流韩、日,中日擂台赛4比4平分秋色,中国围棋落满灰色.劫生劫死,劫波待渡.厚度:悬而未决的课题关于中国围棋,棋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近两年围棋状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1993年,棋输得更让人痛心.那么,两年前中国围棋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刚学围棋的时候,朋友曾送过我一部绝版的《棋经》。记得开篇头一句话就是“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当时不解其意,稀里胡涂地下了二十多年棋,棋艺虽没啥大长进,悟性却得了一些。随着参横斗转,原本木讷的脑子也开了点儿窍。“棋始以正合”,说的应该是,天下所有的棋,从理论上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