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10月13-15日,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中世纪史专业委员会、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协办的"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成都金河宾馆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世界历史》、《史学集刊》、《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商务印书馆等单位的9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许晓光教授主持,我校党委书记丁任重教授、中国世界中世  相似文献   

2.
苏联《中世纪》论文集第42卷(1978)发表E·B·古特诺娃《苏联中世纪学十年(1968—1977)》一文,对这十年当中苏联研究西欧中世纪史方面的工作情况做了总结。文章内容大体分为概况、学术成就、新动态、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任务等四部分。这里仅就前三个问题向读者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摆脱羁绊走向近代──第八届世界中世纪史学术讨论会综述史晓云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于1993年8月26日至30日在河北承德召开了第八届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近50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了研讨。大会主要就西欧中世纪晚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和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高级中学课本《世界历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6月上海第3次印刷以下简称《课本》)的第4至第8这五章教材内容,按历史分期是属于中世纪史的范畴。世界中世纪史是封建制度在亚欧两洲大多数国家和非洲一些国家形成、发展和解体的历史。它的起迄年代国内的传统说法是:起自476年西罗马奴隶制帝国崩溃,迄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这种断限,不能说是完美无缺,因为封建社会在世界各国发生迟早不一,例如中国就比西欧早一千年进入封  相似文献   

5.
英国戏剧产生于中世纪基督教礼拜仪式,其早期发展与教会密切相关并体现了中世纪宗教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复杂关系.中世纪英语戏剧主要分为神秘剧和道德剧.神秘剧以<圣经>故事为素材,把从人被赶出乐园到世界末日的整部人类历史搬上舞台;而道德剧则把人的一生戏剧化,表现人心灵中的善恶冲突和教导人们在罪恶充斥的世界上应该如何抵制各种罪孽,如何遵循各种基督教美德从而获得救赎.中世纪英语戏剧取得了很高成就,并为文艺复兴时期英格兰戏剧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恩格斯关于欧洲中世纪史的有关论述和研究成果作了评述。文章重点介绍了恩格斯关于中世纪城市的有关问题、西欧封建化问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问题、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问题,以及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等方面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是后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所普遍关注的具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问题。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是西方历史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无论就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形态,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中世纪史学者汤普逊认为“城市运动比任何其它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城市的兴起是一演进的过程,而其结果是革命的”,“近代城市是中世纪城市的后裔,也许在中世纪文明中对于人类没有什么比城市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了”。  相似文献   

8.
孙立群先生197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社会史.社会兼职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等.代表作主要有高等院校教材<中国古代史>(合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中华文化通志·社会阶层制度志>(与李治安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还参与编撰<史记选注>、<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秦汉卷>、<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等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长期辛勤耕耘于教学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优秀,多次获奖.主讲"中国古代前期史"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优秀示范课、天津市精品课.近年受邀央视十套"百家讲坛"主讲历史人物秦始皇、吕不韦、韩非、李斯、范蠡等,受到观众好评.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戚国淦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是我国世界中世纪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也是首都师范大学及历史学院的创建元老.1954年戚国淦先生受命筹办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科并负责建系工作,此后历任科主任、系副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3年担任世界中世纪史学科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1984-1999年任中国世界古代及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长.戚国淦先生毕生从事世界中世纪史教学、研究、翻译和人才培养工作,德高望重,成绩斐然,桃李满天下.今年6月正值戚国淦先生九十寿辰,本刊特地刊发一组专稿,为戚国淦先生贺寿.  相似文献   

10.
从<古典时代的疯狂史>到<知识考古学>可以看作福柯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从福柯在1971年发表的<尼采、谱系学、历史>可以看作福柯第二阶段思想的开始,也可看作福柯第二阶段思想的一个方法论总纲.福柯在1976年发表<性经验史>第一卷"认知的意志"后有一个思想转向,可以看作福柯第三个时明的开始,福柯此时转向古希腊罗马和早期基督教研究,他这时思考的问题是"关怀自身"和"认识你自己"的主体之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众所周知,中世纪时期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而黑死病的爆发又使其晚期被称为"中世纪最黑暗的时代"。一、灾难降临这场灾难开始于1347年,一支热那亚商船队充当了瘟疫的载体,整个欧洲被迅速袭击。此后又数次流行,仅14世纪就又爆发了四次。皮亚扎所著的《西西里史》中描写了病发  相似文献   

12.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工作由初步恢复进而取得可喜的成果。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普遍恢复了中世纪史的教学和研究。1979年建立了全国性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现已有会员300多人,曾举行过4次小型专题讨论会,编辑出版以介绍外国学术成果为主的学术通讯和反映会员研究成果的论文集,编写了新的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教学参考书。其中有胡玉堂、王正平编写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朱寰编的《世界中古史》,李纯武、寿纪瑜编的《简明世界通史》,孙秉莹、赵连泰、冯兴盛等编的《世界通史纲要》(古代部分),刘明瀚、海恩忠主编的《世界史简  相似文献   

13.
<正>总体上,上海市高中历史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分配平衡、有深度、系统性强等优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局部,尤其是在关于世界中世纪史的部分,还有不少论述相对陈旧、不够灵活,没有充分吸收和反映较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似可商榷。一、"罗马帝国衰亡"与"中世纪"的开端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开端始于罗马帝国的衰亡,而公元4至5世纪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高中历史第一分册对于晚期罗马帝国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方旭燕 《时代教育》2014,(12):79+81
中世纪时期,开始了大规模的《圣经》翻译,涌现了巴格达和托莱多翻译学院,形成了民族语翻译高潮。这些活动在翻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世纪翻译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本文梳理和总结了中世纪翻译的特点,并借用当代的翻译理论进行阐释补充,希望正确看待中世纪翻译史,重估其重要意义,为翻译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委托西南师范学院主持召开的《世界中世纪史》教材审稿会,于1979年5月18日至28日在重庆北碚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单位的代表共六十七人,会议进行了以下三项工作:一、审议十四院校合编的《世界中世纪史》(试用本).与会同志认为,这个试用本,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丰富的史料,阐述了世界中世纪史的基本线索、一般规律和不同国家的特点,贯彻了历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这个试用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第一、努力破除"欧洲中心论",充实了亚非美各国的历史内容,增设了早期反殖民侵略的专节,恢复了亚非美人民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精简了欧洲部分的分量;第二,注意利用中国和东方国家的历史文献,吸取了国内外一些新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史是华东师大历史学系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全国同行中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1951年建校时便汇聚了林举岱、王养冲、郭圣铭等一批著名教授。1984年获批建立世界史博士点,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成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998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2012年一级学科评估中居全国第7位。现有在岗教师29人,含13位教授,8位副教授。下设世界断代史(上古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地区国别史(非洲史、美国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二年国内对世界中世纪史的研究,取得了从未有过的丰硕成果。这一年里,世界中世纪史的《学术论文集》和兼有中世纪史内容的《世界古代史论丛》相继出版;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召开过以探讨东西方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为主题的规模较大的昆明学术年会。现择几个主要方面,分别加以述评。关于封建制的形成这是本年内研讨最为热烈和集中的问题。围绕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法兰克的封建化以及天主教会在西欧封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三个中心加以论述,计有论文十多篇。梁作檊在《罗马法兰克社会封建化的道路》(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以下简称为《中世纪史学术论文集》)中提出:西罗马帝国灭亡时留下的遗产是:(一)土地  相似文献   

18.
9月1日至10日,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在青海西宁市举行了首届年会。会上共交流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探讨封建制的形成及特点、文艺复兴与思想解放、东西方封建社会特点的比较、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与评价、中外文  相似文献   

19.
正1977年7月的英美史学家会议上,伯纳德·克里克(Bernard Crick)教授在开场讲演中排除了中世纪在政治自由史中的位置。2然而,中世纪的特许状和法律记录中随处可见"自由"(liberty)一词,并且本文认为,该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所指的正是一种本质上具有政治性的自由(essentially political freedom)。当然,中世纪并不存在任何有关选举权或者表达政治意见的权  相似文献   

20.
坎特伯雷是英格兰中世纪晚期最重要的基督教朝圣地。由于圣徒托马斯·贝克特在殉道后所显示了大量的"神迹",吸引了大量的"善男信女"前往朝圣,祈求获得祝福,治愈疾病。乔叟是英国中世纪晚期最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其名著《坎特伯雷故事》正是以一行香客们前往坎特伯雷朝圣这一活动为背景而完成的。对于《坎特伯雷故事》的文本,学界多以文学的角度来进行解读,但是就中世纪史研究的角度来分析该作品,仍然所涉不深。文章试图以中世纪史研究的角度来对乔叟《坎特伯雷故事》中所体现出的历史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