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建设区域教育枢纽的设想,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特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建设区域教育枢纽,建立与“一国两制”相耦合的特区高等教育,对于香港和内地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彰显“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价值。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政策既是对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回应,也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呼应,更是对“一国两制”的响应。根据“一国两制”理论,基于“全球—国家—地方”分析框架,探讨“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发现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选择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多元化三大发展战略和建设路径,在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深化区域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和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区域教育枢纽建设初具形制,未来可期。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对香港政制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国”是“两制”的前提,中央对香港政制发展有主导权和决定权;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是“一国两制”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香港政制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国两制”是促进香港民主政治包括政制发展的根本前提;基本法是实施“一国两制”的法律保证,也是香港政制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3.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产生了不改变台湾现状实现祖国统一的初步设想,决定保留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些设想和探索,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最初着眼点是台湾问题,由于在台湾问题上迟迟未取得进展,就把它定位在香港问题上。在长达两年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认识越来越明确、深化了,最后形成了一个理论化、实践化的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4.
香港回归1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10年来,中央政府始终严格依法办事,采取了一系列促进香港繁荣稳定的重大举措,而香港则凭借“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优势,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十年来,香港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将“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成功推向前进。香港前行的脚步和跳动的脉搏,深受海内外同胞关心。本期“特别关注”栏目特邀了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港澳研究中心的教授讲述香港十年的发展历程及“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非常正确、十分英明的。回归后的香港是实施“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成功范例。 一 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香港是英国通过于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和1898年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强占过去的,此后  相似文献   

7.
1984年9月,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政治远见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和模式,1987年4月,我们又运用“一国两制”的构想,园满解决了澳门问题。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的科学构想。本文试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渊源、形成、涵义及影响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渊源“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同志集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智慧,于1984年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伟大胜利,本文分析了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及重大意义,指出“一国两制”在理论上是一个全新的思想,在实践上是一个全新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国策,最初为解决台湾问题而设计。香港回归12年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展现出勃勃生机。香港的成功实践为两岸和平统一起到了示范作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国策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是实现两岸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洗雪百年民族耻辱,实现祖国统一,这是大陆人民和香港同胞共同的夙愿。使这一夙愿即将变为现实的决定性因素是邓小平同志开创性地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没有九七香港的顺利回归,也没有九七后的香港稳定繁荣,更不可能有祖国统一大业的逐步实现。 一、“一国两制”为香港和平回归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是上一世纪英国政  相似文献   

11.
浅论"一国两制"模式对香港及大陆政治体制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思想在香港得到了充分的实践与运用。文章试图通过对香港在回归前后政治体制变化的回顾与评论,以及香港政制对内地政治体制改革的参考意义的评述,揭示这一互动的现实状况,同时证明“一国两制”方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澳门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本文阐述了“一国两制”与澳门回归的关系 ,指出“一国两制”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是顺利解决澳门回归的基础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地找到了澳门回归的钥匙 ;大陆的强大是澳门回归的坚强后盾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树立了澳门回归的典范 ;“一国两制”的丰富和发展 ,澳门回归终成现实 ;回归后的澳门 ,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 ,随着澳门基本法的实施 ,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一国两制”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和发展;它发展了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战略思想;它为“和平共处”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香港顺利回归,一洗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耻辱;必将对澳门回归和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产生重大影响和示范作用;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的智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高度统一起来,从而为解决香港问题,也为解决澳门和台湾等问题,指出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六日中英两国政府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中英两国政府互换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批准书.至此,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一国两制”决策的正确性,已为举世所公认.  相似文献   

15.
收回香港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广东。却没有去解放香港,这是因为毛泽东、周恩来早已有“利用香港”的战略考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香港过渡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论“一国两制”的基本格局王兆平,雷永贵运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于香港、澳门,我国将分别在1997年与1999年恢复对香港、澳门的主权。这将为香港、澳门的长期稳定与繁荣提供根本保证,并对统一祖国的大业注入强大的动力。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我国已顺利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七年来,香港经受住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现在社会稳定,经济开始复苏。五年来,澳门人民安居乐业,经济从回归前的负增长,到现在以8%的速度快速增长。今年1月1日起《香港与内地更紧密关系安排》、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回顾了英国殖民者侵占香港的历史,然后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为范例,论证“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国家主权思想的伟大胜利。“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一个在国际上具有普遍意义的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各种争端的新办法,是稳定世界局势的新思路。文章最后从香港回归祖国,总结出四个方面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由维持香港现状、“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在这一构想指导下,经过谈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通过和平谈判,以“一国两制”模式解决问题具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国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被称为“东方之珠”的香港如今是国际上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它已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的中心,更重要的是随着一九九七年的到来,香港回归祖国成为现实。面对本世纪末的这一重大盛事,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政府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方法来解决香港问题?或者说,用“一国两制”的方法来治理香港其历史必然性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