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铅酸蓄电池充电过程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研制了基于MC68HC08的智能型充电器,设计了硬件电路和智能控制软件,提出了恒流、恒压和浮充三阶段的充电方式,实现了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2.
3.
4.
均衡充电是串联蓄电池充电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了影响阀控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均衡充电问题。指出了被动均衡充电,即传统过充电方式的弊端:速度太慢,尤其当单元电池串联块数超过12块更是如此。主动均衡充电优势明显,可加快充电进程,支持故障单元电池或单体电池更换。指出了主动均衡充电能达到10m V/单元电池数量级,可延长蓄电池组使用寿命。适当设计的主动均衡充电可使串联蓄电池组寿命与单元电池寿命一致。 相似文献
5.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2):21-25
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电池仍然在电动汽车中被广泛使用,然而蓄电池的充电技术是制约电动汽车快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阐述了电动汽车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分析了铅酸蓄电池的可接受充电电流.通过对蓄电池常规充电方法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了分阶段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给出了新能源电动汽车铅酸蓄电池脉冲充电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通过常规分阶段充电机与脉冲充电样机的对比测试,验证了分阶段脉冲快速充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80年代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铅酸蓄电池——铅晶蓄电池,并从制作和性能方面作了比较,对铅晶蓄电池提出存在问题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DS2438的多功能智能蓄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煌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3):52-55
介绍了一种基于DS2438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方案,该智能充电器能对各类蓄电池进行充电,并对充电电池具有自动检测能力.监测芯片将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通过单总线的方式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AT89S52进行控制,保证蓄电池不过充,以合理的充电方式进行充电,使其蓄电池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林应新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本文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作者本人在免维护胶体铅酸蓄电池电解质的成分(硫酸加水玻璃、硫酸加硅溶胶)、配方和工艺等方面的实验,并讨论了有关问题,也总结分析了胶体电池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各中小学实验室一般都配有不同型号的铅酸蓄电池,而大部分学校缺少专业的充电设备。为了维护保养好蓄电池,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给大家,希望共同交流、探讨。目前,一些先进的专业充电设备一般都采取三段式充电法,即每次充电都分为3个阶段:恒流充电阶 相似文献
10.
采用MSP430F2274超低功耗单片机作为无线传能充电器的监测控制核心,通过开关选择充电的速度,实现快速充电和常态充电功能,电能充满后给出充满提示且自动停止充电。能量发送端可用市电和直流电源供电,具有交流优先和交直流自动切换的功能,电压和充电时间显示采用低功耗OCM126864-9液晶屏。该设计系统具有无线充电、能量传输效果好、携带方便、成本低、无需布线等优势,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锂离子电池其高能量、高电压、长寿命、无污染等优势成为人们的首选。硅太阳能电池可分为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恒流模式、恒压模式及涓流模式。为此我们利用多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作为主要的充电能源,对锂离子或者锂-聚合物可充电电池通过电池管理芯片,实现可移动太阳能锂离子电池充电。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新型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的智能医护仪系统。该系统以STC12C540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编码器VD5026和解码器VD5027集成电路来实现一点与多点的通信、双向音频通信,主要用于医院病房值班室对病房病人的看护。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其中软件设计采用主动循环访问,有效避免漏报的不足,以利于医护人员能够给病人提供及时周到的护理。 相似文献
14.
刘世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2(2):29-32
介绍了用单片机制作智能酸度计的原理、系统结构及其软件编制框图。硬件系统由8031单片机系统和A/D转换通道组成。插在溶液里电极的电信号,经过放大、采样保持电路后,由A/D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入机内的RAM区,再经数据处理得到与之对应的pH值和离子浓度,最后由8031单片机数字显示系统显示出对应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以AT89C51单片机、MAX846A充电芯片为核心的通用智能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流程图及设计特点,并详细阐述了各个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郑成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Z1):120-123
采用Motorola公司的MC68HC908SR1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将SR12特有的模拟电路模块、高精度A/D转换、I2C总线接口以及高速PWM等功能运用到充电控制中,给出了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自动拨号、检测和放音的智能电话报警系统。重点论述了各部分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PC机、单片机及传感器等,提出了设计思路,通过对系统的组成框图、电路实现、程序流程、检测项目等的介绍,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智能电子台秤检测系统。该系统经实验测试,表明性能优良,原先手工测试需要十几分才能完成一台电子台秤测试项目,现在只需3-5分就能完成,使电子台秤出厂检验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