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孙龙真不愧为辩者。他的《白马论》、《通变论》、《坚白论》都可称为有名的论辩之作。他的一些观点和议论与众不同,“然众人之不然,可众人之不可,‘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也’。”①一般人认为“白马是马”,他却说“白马非马”,②;一般人认为“坚白石三”,他却指出“坚白石二”③;一般人认为,“二有一”、“鸡足  相似文献   

2.
“我的爸爸身材魁梧——高高的个子,微胖,浓眉大眼,高鼻梁,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剪成平头,乍一看好像很严肃,给人一种威严“神圣不可侵犯”①的感觉。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真实的他是个随便、爱说爱唱的人,正因为他不分时间、场合地乱说乱唱,常给我和妈妈带来难堪。妈妈常劝他:“快四十岁的人了,怎么一点不稳重?”他却嘻嘻哈哈:“我天生好说好唱,你不让我说,不让我唱,我还不憋坏了?再说,我这叫乐天派。”②爸爸非常喜欢唱歌,还喜欢自编自导。③有一次,他带着我去上学,走着走着,“唱瘾”④发作,他忽然高声唱起来:“二○○二年的第一场雪,…  相似文献   

3.
模糊,并不是指词语本身的模糊不清,令人费解,而是指作者在遣词造句当中有意识地使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运用模糊语言不仅能增添作品的情趣美,而且能拓宽读者对作品理解的空间,从而更好地完成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和再复制的任务,满足审美个体的精神需要。例如: ①孟尝君笑而受之,日:“诺。”②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③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句①孟尝君虽然收留了冯谖作为他的门  相似文献   

4.
〔原文〕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①者,其良人②出,则必厌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厌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目阚)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③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④无与立谈者,卒以东郭⑤墙⑥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厌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日:“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⑦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⑧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  相似文献   

5.
1872年,柴科夫斯基住在乌克兰卡明卡他的妹妹的庄园里写作第二交响曲。每天早晨,他常常到附近的森林里去散步,从一位会唱歌的守林人那里听到了许多乌克兰民歌,并和他交上了朋友。他妹妹家里的厨子彼得·格拉西莫维奇是个乌克兰农民,每当柴科夫斯基在钢琴上弹乌克兰民歌《仙鹤》时,他总要走到他身边,和着拍子唱:“这样站起来,这样用手捏。”尽管音不很准,却唱得别有风味。柴科夫斯基把他所唱的《仙鹤》曲调,用进了第二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使这部交响曲生色不少。居住在俄国西南部乌克兰一带的斯拉夫人,有“小俄罗斯人”之称;因此这部富于乌克兰…  相似文献   

6.
学界近千年来的看法是:《敕勒歌》同斛律金有关。区别在于,在古代,或认为是他“作”,或认为是他“唱”;在现当代,绝大多数人认为是他所“唱”,只有个别的才认为是他“作”的。上述看法无不出于对史书原的误解、曲解或盲从。以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七作为旁证,证明“本天然”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同斛律金所唱“慷慨歌谣”无关。  相似文献   

7.
赛跑定案     
有老姥①遇劫于路,唱贼②。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③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④。融正色谓  相似文献   

8.
彭荣荣 《成才之路》2014,(18):95-95
正教学内容:(①感受与鉴赏新疆风格的音乐。②唱:美丽的夏牧场。③渗透环保教育。教学目标:①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具有新疆风格的音乐作品,认识新疆的相关乐器。②学唱《美丽的夏牧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并渗透环保教育。③乐句的连音唱法;附点音符、切分音的演唱。教学重点、难点:①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让学生用欢快、热爱的声音演唱《美丽的夏牧场》。②难点: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长安月人先生,擅于倚声,素有“词痴”之誉。月人词出版共计4部80卷4000首,今代词坛,罕有其匹矣。月人生于古都长安,长在三秦大地,兼得周秦汉唐的历史文化与黄土地的苍凉厚重之养,成就了他的文学底蕴和品质个性。月人先生恰似词坛上一位想唱就唱的“人民歌手”,对词的醉心与痴迷注定了他的吟唱不会是无人喝彩的个唱。他自觉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使命,致力于中华传统诗词的研究、创作与传播工作。他以一颗虔诚赤子的童心而“痴词”,以追攀“李杜苏辛”的豪情而“业词”,不受时尚左右,不为经济动心,几十年如一日,以情所独钟的话语——传统诗词来宣泄着他对自我的体察,对现实与理想的抒写,对人性、人情和人生、社会的透视。月人能以诗词敏锐洞察时事而发新声,为祖国的强盛和繁荣讴歌,充满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月人以人民群众的美丑爱憎观为审美准则,其词具有浓厚的生活醇味,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0.
小豆子的外号叫小飞人,这个外号是有来历的,他是唯一每天从家里跑着去上学的,他跑得很快,他跑到一个同学身边就停下来说句话,也必定擤下鼻涕。他对同学说:怎么走得这么慢,来跑步吧!别人不理他,不理他他就蹲下来擤鼻涕,擤完鼻涕他就跑了。他总是第一个到学校,学校没有人来的时候很安静,他就掏出藏在兜里的或者煮红薯或者米团子吃起来,他不在家吃早饭。小豆子喜欢唱歌,他唱的歌没有人听过,也不晓得他唱的是什么歌,他上课轻声哼下课小声唱,做事的时候唱吃饭的时候也唱。唯有跑步的时候他不唱,跑步是他唯一专心致志做的事。现在他就一个人在教室…  相似文献   

11.
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他在单位晚会上曾表演过。下班后他常一个人坐在传达室里,用两个指头当鼓筒,敲打锣鼓,如醉如痴,非常“投入”。  相似文献   

12.
(三)周汉反洋教斗争的特点 周汉的反洋教斗争是颇具特色的。他编刊反洋教宣传品前后历时十年,官方对此案的处理也达八年之久。他编刊的反洋教宣传品,数量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尖刻,均可谓无与比论,他感情激越,态度坚决,始终不渝。不仅如此,他还十分注意斗争的策略,虽然他所使用的武器仍是封建武库中的陈品。这里,我们试剖析一下周汉反洋教宣传品的形式和内容,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饶有兴味的。  相似文献   

13.
古往今来,关于《大司命》、《少司命》的有些词句的解说众说纷坛,似皆有求当之处。但从诗中的描述,人们却都公认:大司命是掌管人的寿夭之神,少司命是掌管人的子嗣和保护少艾之神。林庚先生且曾指出:“大司命是生死的神”、“少司命是主生的神”。①近读陆天华先生文章,他也认为“大司命是死神,专管人的死亡,与掌管生育的女神少司命相对”。②而且,在对诗的内容的理解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他说《大司命》通篇都是大司命的唱辞,诗中的“吾”、“予”、“余’等都是大司命自称,“君”、“女(汝户则泛指所有在祭把现场的观众。…  相似文献   

14.
众 所 周 知 ,学 习 音 乐 ,表 现 音 乐 ,最 好 的 方 法 莫 过于 歌唱 。歌 唱 不仅 是人 最 为简 单、最为 经 济的 艺术 表 现形 式 之 一, 更 主 要 的是 , 歌 唱 可 以 利 用 自 己 特 有 的 嗓音 、自 己 的 感 情 ,最 直 接 地 表 达 人 的 内 心 世 界 ,最 直 接地 与 他 人进 行 情 感 交流 。 所 以 ,歌 唱 也 是 最 能 感 动 人 、激 发人 们 斗志 的形 式 之一 。 抗 日战 争中,人 民音 乐家聂 耳和 冼星 海就 是通 过 创作《 义 勇军 进 行 曲 》、《 黄 河 大 合 唱 》,使 中 华 儿 女 五 万万同 胞在歌 声中 相互鼓 舞,相 …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章我们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觉得刘宝能说,还爱讲大道理、认死理,因此,没几个同学喜欢他。甚至有的男生还拿他爸“跑海儿”的事情取笑他。所谓“跑海儿”,就是指谁家办喜事、造新房时,主人没请也去唱“喜歌”。比如谁家娶亲嫁女,刘宝他爸就会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不请自去,手打竹板唱些祝福贺喜之词。家里办事的人见了,基本都会让负责待客的人出面给刘宝他爸几元赏金、烟酒或者一些吃食。  相似文献   

16.
[小引]小孩看戏,最怕的是戏中的人物坐下来唱--其实又何止是小孩呢?你咿咿呀呀地老是坐在那儿唱,能不让人感到单调、乏味?写人的作文同样如此--"人物"不动,光说他如何如何的伟大,是感动不了读者的。惟有让人物"火"起来,自己走到前台说拉弹唱,用自己的真实形象去感染读者,才能激起读者心中的波澜--为之哭,与之笑。所谓看《三国》掉眼泪者,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也。请看下面这篇中等作文。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时 一、以唱引读,激起兴趣 1.会唱歌吗?你知道有哪些唱歌的形式? (板书:齐唱--独唱--轮唱--合唱--伴唱--快唱) 用抢答的形式了解唱歌的形式: 请听题: 以下六种唱法分别是什么唱? ①大家一齐开始,速度一致,一齐结束. ②一个人放开声音唱.  相似文献   

18.
屈原《九歌》,近人多以为其中有对唱。《九歌》中到底哪些篇是对唱,哪些篇是独唱;哪些诗句是男唱,哪些诗句是女唱;哪些诗句是巫唱,哪些诗句是神唱;对唱是正与神的对唱,还是神与神的对唱,抑或是主巫与群正的对唱;各家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定,纯粹“以意为之”,没有什么客观标准。事实上,《九歌》本是祭歌。祭歌中所反映的全部乐神活动,都是由巫师执司其事的。巫师在祭祀鬼神时,一身二任,既代表他(她)自己,又装神弄鬼,诡称鬼神已经附体,代表着鬼神。同样的,巫师所唱的祭歌,则时而以巫师的口吻唱,时而又以鬼神的口吻唱,但都出自巫师一人之口。作为祭歌的《九歌》,正是巫师的独唱或合唱(独唱者一人而兼神、巫两种角色),而不是男与女、神与正或主巫与群巫的对唱。  相似文献   

19.
刘墉 《教学随笔》2014,(9):15+17
<正>①儿子刘轩念中学的时候虽然很叛逆,但是他说过两件事,我不但服气,而且难忘。②一件是我们看篮球转播。刘轩问我:"你有没有发现投进球的人总是第一个反防?"我说:"投进球的人,刚冲锋陷阵,一定最累,而且最可能接近对方的底线,为什么还最先反防?"刘轩理直气壮地说:"就因为他立了功啊!人有自尊的时候会更拼命!"  相似文献   

20.
刘墉 《教学随笔》2014,(5):13-13,17
①儿子刘轩念中学的时候虽然很叛逆,但是他说过两件事,我不但服气,而且难忘。 ②一件是我们看篮球转播。刘轩问我:“你有没有发现投进球的人总是第一个反防?”我说:“投进球的人,刚冲锋陷阵,一定最累,而且最可能接近对方的底线,为什么还最先反防?”刘轩理直气壮地说:“就因为他立了功啊!人有自尊的时候会更拼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