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常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新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标题这只“眼睛”来传神。“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2.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新闻靠"眼睛"传神。古诗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个人有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就会精灵许多。一个亮眼的标题,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读者,抢得先机。成语说"画龙点睛",鲁迅说过: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3.
标题是新闻作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播的眉目、是新闻的提要。可以说,一个广播节目的好坏,不仅表现在新闻稿件内容的质量上,同时也表现在它的标题质量上。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神。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在新闻作品和听众之间架起的桥梁,听众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繁荣的今天,民生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被提及和运用,对社会各个群体都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好一篇民生新闻稿件会直接影响传播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因而民生新闻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民生新闻的标题、导语、悬念、细节几个方面,对民生新闻的写作方式与技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标题是新闻的“文眼”。标题“有神”、“传神”,才能显出文章的“精神”,才能很好地实现新闻价值。因此,作为语言的艺术,标题的制作一向被新闻工作者重视。在新闻的大干世界里,军事新闻由于报道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在标题制作常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语言艺术和魅力。  相似文献   

6.
笔者是一位军转干部,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记者,从事新闻工作十来年,共有18件作品已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回顾自己的新闻实践,笔者的体会是只有用足新闻资源,提高写作标准,才能写出精品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7.
汤权福 《青年记者》2010,(11):53-53
最近翻看报纸,读到了一条"新闻",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条"新闻"的标题是"求职无望,一级厨师跳楼获救",从标题看是一条值得关注的社会新闻,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严峻的就业形势又催生了一出悲剧。新闻不长,不妨共同欣赏,看它到底在说什么: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有人称:标题是报纸的"广告"、"窗口"、"索引"。读者从标题中大体可以判断出新闻的价值及可读性。如何把标题制作得诱人传神,是编辑记者苦苦追求的目标,是关系到新闻能否影响读者或能否被读者愉快地接受的成败之笔。制作标题心里要装着读者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闻标题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篇新闻稿件,从选题、行文构架、遣词用句到设计标题,每个细节都不能忽视。然而在这些环节中,标题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最后的一点若没有做好,预想的传播效果可能前功尽弃。"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这反映出标题对一则消息的重要性。衡量好的新闻标题标准是什么?有重点(主要以新闻价值为衡量标准),同时全面概述基本事实的标题,就是比较好的标题。所谓"好",很难有明确的标准,而是比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题好一半文     
在新闻作品中,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读者或听众最先接触的就是新闻作品的标题。所以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受众“上钩”的“诱饵”。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写好新闻作品的标题,对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表达能力,增强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恩格斯曾经说过,“标题越简单,越不费解,便越好”。制作标题实际上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胡乔木曾经说过:“有的时候想一个好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标题应该虚实结合,不拘一格,要讲究文采,才能吸引读者。比如同时反映一件新闻事件,标题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请看,反映一家企业如何创建精神文明,有的媒体的标题是“文明出效益”,有的是“发掘潜能出效益”,而有的媒体记者在标题上下了一定的工夫,标题是“奇迹出在软件上”,这给人的感觉就很新异。现在一些媒体的新闻熟悉的词  相似文献   

11.
减少一般化报道,从改进日常报道中抓新闻精品   好新闻出在哪里,只有重大事件才能出好新闻吗?不见得。从笔者参加历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看,大约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获奖作品都是来自基层、来自现实生活、来自日常报道的新闻。要提高动态消息的质量,多出新闻精品,就必须从改进日常报道,大力减少一般化、概念化、程序化的报道入手。   多年来,大量的日常新闻报道总是摆脱不了表扬性、工作性,简报式、文件式的模式,这与新闻写作规律的要求,与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相距甚远。所以,读者强烈地呼唤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故事化新闻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看书看皮,读报读题。”这话,若理解为看书只需看一下封皮,读报只要读一读标题,那岂非作家、记者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极大浪费?若以皮为“诱饵”,以题作“抢眼术”,则可大张旗鼓地做“戏”。今以新闻为言,新闻人要做好标题,自然更要做好新闻。新闻毕竟是主体,标题再好,岂能囊括所有新闻的内容?所以,写作新闻,若不是殚思极虑,也得是精心用心,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仅视为不起眼的雕虫小技是绝对不行的。写作新闻,应该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很值得研究和探讨。国外提倡故事化新闻写作,今作些介绍给大家参考。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记者…  相似文献   

13.
很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满汉全席”节目,看着同样的原材料,经过不同厨师的烹、炸、炖、炒,就变成各具特色、口味各异的珍馐。这不免让人想到,新闻写作与烹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新闻素材,加工不到位、不合读者口味了就可能被“枪毙”,而有时角度一变变成了编者和读者都喜爱的优质稿件。  相似文献   

14.
新闻标题的准确性是新闻立题的第一要素. 人们常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标题必须具有鲜明性,眼睛亮则传神动人,标题鲜明则文章吸引读者,这些观点无疑是有道理的.但是,鲜明性必须以准确性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门面,好似人的眼睛。如何把标题制作得诱人传神,令读者眼睛一亮、“一见钟情”,是编辑记者们苦苦追求的效果。“一人巧做千家饭,五味调和百味香”。说的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厨师,用酸、甜、苦、辣、成五种不同作料,做出千家人都爱吃的可口饭菜。我们的编辑常年要编辑成百上千篇稿件,制作出相应的标题,用什么“味”调和广大读者的口味呢?——要有点品位。品位即“文化味”、“雅味”。有些标题乍一看貌不惊人,细细品味,很有咂摸头。这是文化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新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标题这只"眼睛"来传神。"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好的标题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扣住读者的心弦。在报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高质量的标题显得尤为重要。文贵创新,标题亦然。但我们翻开报纸,"似曾相识"的标题比比皆是,鲜有新意。因此,适应读者的需要,让"活鱼"游进"标题"是标题创新的必由之路。那么,怎样才能做出"亮眼"的新闻标题呢?标题是新闻的核心,是作者对稿件的提炼和总结,它体现了作  相似文献   

17.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  相似文献   

18.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点。  相似文献   

19.
制作新闻标题,是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之一。看报先看题。标题应当是新闻稿件主题思想最有力、最好的体现。制作新闻标题的一个基本的要求,是尽可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所要报道新闻的基本内容,昭示新闻事实的内涵,引起读者阅读新闻报道的兴趣。再进一步,它还应当能够表明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帮助读者理解新闻蕴含的意义。好的新闻标题,能够传神与播美,使读者回味无穷,深受感染与启迪。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要认真做好标题 写章的人有句老话:好开头等于章成功的一半。 做新闻的也有一句话:好题一半。说的是一个新闻稿件,如果有了一个好的题目,这件新闻稿件就成功了一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