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医疗保险中医方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姜新旺  黄劲松 《软科学》2005,19(1):60-63
目前各国社会医疗保险中医方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是“第三方支付”制度,而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医方道德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有信息不对称、治疗不确定性等。医疗保险中医方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需要从医方、保方、患方三方着手进行体制与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是分析探讨如何防范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通过分析作为医疗服务供给方与需求方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各种道德风险,如投保人健康注意下降、过度医疗消费、保险欺诈,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滥用等等,并借鉴德国、日本等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经验,文章从医疗保险机构、医疗经办机构、投保方三个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相关建议来防范道德风险,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确保社会医疗保险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涂庆丰 《科技与管理》2007,9(3):91-93,97
针对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各相关当事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导致的医疗费用快速不合理增长并阻碍着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详细分析和论证了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防范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产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与最优保险契约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描述保险市场不对称信息的两个主要模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了研究。阐释了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概念及其产生机理,并从一般意义上给出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规避策略。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最优保险契约设计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类共创与共享信息的平台,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与日俱增。因此,揭示用户间信息的传播规律对于及时掌握和控制信息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社会网络社会关系强度P、社会网络潜在关系强度Q、社会网络信息传播能力W为基础,构建了社会网络信息传播度量模型,描述了度量模型的算法核心思想。仿真实验表明,社会关系强度越大,网络的信息传递概率越大,也就意味着网络的信息传递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孙树垒  孟秀丽  王海燕 《预测》2010,29(4):64-68
本文给出了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建立了完全信息、单方信息不对称和双方信息不对称等不同信息结构下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问题的规划模型,通过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全面对比分析了不同信息结构下协作型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的均衡努力、最优契约和效用水平,揭示了协作型双方道德风险组织激励效率配置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过滤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晓斌  夏明春 《情报科学》2003,21(11):1129-1132
本文在对网络信息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信息过滤的必要性,并论述网络信息过滤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网络信息过滤软件的技术功能及其应用的成本与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8.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供应链管理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供应链中非对称信息产生的原因和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委托代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提出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信贷风险控制中的显性与隐性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程鹏  吴冲峰  李为冰 《预测》2001,20(1):58-60
信贷过程中存在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信贷过程中出现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信贷风险产生的根源。银行实际操作中,显性与隐性激励机制的存在可以减少信贷风险。本文通过建立防范道德风险的激励模型和企业声誉模型,分析了显性与隐性激励机制在信贷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们在享受着网络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其背后巨大的风险和负面作用,网络中的虚假信息便是网络危害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与传统的虚假信息相比,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传播范围更加广泛、造成的损失更大,随之产生的社会危害性也相应更大,这体现了网络巨大利益背后的管理缺陷。如何规避网络中虚假信息带来的风险或者减小该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是人们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文章从法律的视角出发,从法律层面浅析网络虚假信息的普遍存在成因,我国的刑事性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在网络虚假信息方面的规制、刑法对传播网络虚假信息行为规制时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信息高速公路和卫星通信对信息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京平  马致远 《情报科学》1999,17(1):48-51,55
本文阐述了卫星通信与信息高速公路对信息社会产生着巨大影响.卫星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形成超越时空的信息基础结构,这些信息应用于社会,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各级政府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今天,迫切需要掌握网络舆情来了解社情民意,进行科学决策。从政府产生网络舆情信息需求的内在驱动,政府网络舆情信息需求的特点、结构和类型等方面对政府网络舆情信息的需求进行了系统深入地探讨,并归纳出进行政府网络舆情信息需求分析的一般流程,包括需求调查、需求确认、需求供给、需求跟踪和需求变更几个环节。通过上述分析,旨在为网络舆情信息服务机构的工作展开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政府决策信息的“按需供应冶。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工程项目集成风险管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将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将越来越大,风险损失也越来越重。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所诱发的机会主义行为,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是造成我国建设市场秩序混乱、市场参与者行为不规范,从而引起建筑市场失信的主要原因,也是项目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此,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到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中不仅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工程项目风险的关系,分别提出了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具体方法,针对逆向选择应当建立信号传递机制、信息甄别机制、信息筛选机制等,针对道德风险应当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合同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风险资本投资高技术企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产生了高技术企业利用风险资本的道德风险。风险资本投资高技术企业的目的是为了高回报,由于道德风险的产生往往使风险资本的回报与投入风险不成比例,这不仅仅挫伤了风险资本投入高技术企业的积极性,更不利于高技术企业的发展。通过分析风险资本进入高技术企业风险道德产生的原因,为风险资本在进入高技术企业前后如何化解或减少道德风险带来的损失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商业银行的信贷出现了“惜贷”现象,引发了存款客户盲目选择银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而且使不良贷款增加。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强法制建设,有助于我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鹏飞  文金艳 《科技风》2012,(18):21+25
网络治理作为一种以协调与维护为目的的新型治理已成为治理技术创新网络的有效模式。不同的网络结构特征,其治理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从而产生有差异的网络治理效率,强连接、高密度、高中心度的技术创新网络更易于产生信任机制、约束机制、互动机制和权力机制,有效防范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提升网络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养老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兼与商业寿险道德风险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风险成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低效率的重要致因。与商业寿险道德风险相比,社会养老保险道德风险发生机制更加复杂,表现更具隐蔽性,对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具有更高的要求,规避社会养老保险道德风险应当成为提高制度运行效率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考察了有关借款人信用信息的两种产生机制。一种是对信用信息的直接生产机制,该机制可以减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一种是通过设置抵押条款,发挥抵押对信用信息的间接信号传递功能。抵押机制并不能直接减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但可以在贷款合约中起着信号、甄别以及激励等作用,消除或减少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社会生态系统中,信息在个体、种群和群落间流动,并经过扩散、验证、再挖掘等反复的过程最终才形成网络社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资源。为了研究信息在网络社会中流动,可以在布瓦索的信息流动三维框架的基础之上,经合并与修改提出由时间、扩散和信息资源三个维度构成的网络社会信息流动的螺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信息在网络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并成为资源的过程,从而为研究网络社会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状态变化、创新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厘清网络环境下科研人员信息茧房的成因要素,预防学术信息茧房的产生,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数据编码以及模型构建,对在网络环境下形成科研人员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展开质性研究。[结果/结论]影响因素不仅包括科研人员和信息本身,也包括社会环境和信息情景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优化科研管理与服务、推动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以及提高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