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规模围填海对滨海湿地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压力的不断增大,围填海活动成为缓解滨海用地紧缺、促进滨海区域发展的重要方式。围填海活动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近岸资源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滨海湿地是海陆之间交叉作用的过渡地带,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海陆动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分析我国大规模围填海特征的基础上,从滨海湿地格局、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及生物分布结构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围填海活动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综合影响。提出"以网代点""以缓代急""以重代轻"和"以多代少"的修复对策,深化滨海湿地修复机理,强化生态修复实践;提出"两个大类,三个层次"的生态补偿模式,推进滨海湿地生态补偿的国家重要需求;权衡经济收益与生态损失,合理布局围填海空间,有力推进滨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滨海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也为湿地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滨海湿地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生态脆弱带和环境变化敏感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黄河三角洲站")围绕我国滨海和河口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陆-海相互作用过程、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线,基于长期定位监测和野外控制试验,量化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汇现状、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明确了水文过程与水盐运移对滨海湿地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揭示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与适应规律;构建了退化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提出了"健康滨海湿地"理论与技术模式,研发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实现滨海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发展,丰富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滨海湿地生态学。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基础数据、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弥补了我国特别是北方河口三角洲湿地长期观测研究的不足,也使得黄河三角洲站成为国内外无可替代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为提升我国滨海与河口湿地研究的理论水平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3.
滨海湿地是滨海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和生态安全屏障,是全面推进陆海统筹战略,构建陆海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依托。理论和实践表明:受损滨海湿地修复需要同毗邻未受损自然湿地协同优化,以提升滨海湿地综合生态功能,强化滨海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并提升气候变化背景下滨海湿地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长期适应性,减缓自然-人为双向“海岸挤压”效应下滨海湿地的退化消失。据此,文章提出了构建应对围垦开发和适应海平面上升情形下“三线整合”中国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格局相关概念,包括:抢救性保护生态红线区,优先开展湿地修复的生态修复绿线区,以及适应气候变化影响下海平面上升的生态预留蓝线区。“三线整合”生态安全格局强调应将湿地修复纳入区域生态系统格局与功能协同优化过程,是对以往局限于小尺度、孤立的湿地修复格局的反思,也是将湿地修复提升到区域生态安全层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剖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文章针对我国滨海湿地保护修复、海岸带管理和国土空间开发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呼伦湖及其湿地面临的严重威胁和生态问题,为了遏制天然湿地丧失,拯救呼伦湖,提出建立一个生态功能和生产力巨大的呼伦湖及湿地生态系统,对呼伦湖及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建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内陆湿地在全球水文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几十年全球范围的内陆湿地发生了明显退化。探究历史和未来湿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效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政策制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湿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关键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未来应重点关注湿地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机制、湿地水文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湿地与气候变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等研究方向,相关建议可为未来湿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江流域拥有我国最为丰富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及众多的野生动植物物种;而承东启西的长江中游是全流域湖泊最集中、支流最多的地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域内江、河、湖等湿地水文过程及江湖格局发生变化,湿地生态脆弱性加剧,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破坏,湿地生态有退化的趋向,进而影响其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综合生态功能下降。同时由于围湖垦殖及湿地农业等方式对自然湿地的利用改造,长江中游构成了自然河湖与人工沟渠、农田镶嵌的复合湿地结构和景观,形成了复杂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高强度开发背景下自然—人工湿地的互动演变机制,考虑不同退化特征的湿地恢复目标与修复路径及变化环境影响下的湿地综合保护策略是长江中游湿地相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以此为基础,阐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解析湿地退化动因、受损过程与差异性退化机制,提出长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目标、路径及综合保护策略,对实现长江中游生态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受人类强烈干扰的生态系统。因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加速退化和消失正受到科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世界各国积极实施了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研究与管理行动。但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仍存在较多方面问题,总体保护和恢复成效不足。本文建议,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功保护和修复需要在地球系统科学观的框架下进行,以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充分融合其他地球科学学科,研究受不同程度人类活动干扰下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动力学特征与演变规律,并认识这些自然规律与滨海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最后提出有关未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科学研究的四个重要方面,对未来湿地系统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深圳市洪湖公园利用荷花等多种水生植物修复水体生态环境,并取得良好效果。洪湖公园以荷花为主题,通过种植20多种水生植物、建造10km。的人工湿地,对长期富营养化的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三级湖面的水体进行了生态修复。经近五年的修复治理和运行,使公园水体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GB3838-88V类标准,并获得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湖面荷花自然景观层次丰富,湖中鱼类、蛙类、虾类及底栖生物逐年增多;并成为鹭、鹤、水鸡、野鸭等多种鸟类的常年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现正逐步地形成一条“鸟类→鱼类(包括蛙、虾、底栖生物等)→水生植物”生物链,常年周而复始地循环,使得公园的水体生态系统一直保持着平衡。  相似文献   

9.
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云南高原湖泊湿地不同程度地面临水位降低、水面面积缩小、水质污染问题,土著水生生物性丧失严重,许多土著物种濒危甚至消失。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施的生态修复方式基本采用外来物种为主,不可避免地带来外来物种对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土著物种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在有关项目的支持下,文章提出了基于土著旗舰物种为主的“花—鱼—螺蚌—鸟”生态修复新路径,并在滇池和洱海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这一生态修复新路径重建了退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链条中缺失的环节,完善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功能,使得水体中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循着“藻—鱼—鸟(或人) ”和“花—鱼—鸟(或人) ”2条路径顺利离水上岸;在试验区内还收获了海菜花和金线鱼等云南传统名贵食材,白瓣黄蕊的海菜花密集浮于水面形成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特有的美丽景观;基于滇池和洱海试验示范工作,并结合云南高原各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特点和现状,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湿地生态状况的生态修复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深圳市洪湖公园利用荷花等多种水生植物修复水体生态环境,并取得良好效果.洪湖公园以荷花为主题,通过种植20多种水生植物、建造10km2的人工湿地,对长期富营养化的莲香湖、静逸湖和洪湖三级湖面的水体进行了生态修复.经近五年的修复治理和运行,使公园水体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GB3838-88V类标准,并获得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湖面荷花自然景观层次丰富,湖中鱼类、蛙类、虾类及底栖生物逐年增多;并成为鹭、鹤、水鸡、野鸭等多种鸟类的常年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现正逐步地形成一条"鸟类→鱼类(包括蛙、虾、底栖生物等)→水生植物"生物链,常年周而复始地循环,使得公园的水体生态系统一直保持着平衡.  相似文献   

11.
2007年震惊中外的太湖蓝藻危机事件暴发,太湖富营养化及其蓝藻水华治理成为国家和全民关注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对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蓝藻水华暴发的科学解释和未来十年太湖水环境的治理及生态恢复等,向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科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简称"太湖站")自建站以来对太湖进行了全面、长期的监测,开展了浅水湖泊系统研究、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和示范。特别是近十年来,在环保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等重大项目支持下,在太湖站野外科学平台的支撑下,联合院内外科研人员进行了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在学科建设方面逐步创建了湖泊现代过程物理、化学、生物多学科协同的野外原位研究方法,发展了湖泊科学环境要素过程与格局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新局面,揭示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湖泊关键生态过程的驱动作用,阐明了湖泊生态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特征、区域差异和反馈机制,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的环境作用机理;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提出了富营养化湖泊治理及生态恢复的方法与策略,应用于太湖治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科研成果填补了大型浅水湖泊湖沼学研究的空白,不仅使我国的湖泊科学研究在国际湖泊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崭露头角,也使得太湖站成为了无可替代的野外科研支撑平台和国际知名的湖泊科学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2.
根据资料统计,我国自2005年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以来,到2014年3月,其试点总数已达429处。其中湖泊型湿地公园占总数43%;河流型占44%;沼泽型占10%;滨海型占3%。与湿地公园建设快速发展相比,理论和实践研究相对滞后。其中,如何科学评估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与关注的热点。研究显示,我国国家级湿地公园具有类型多样、生态系统敏感、脆弱、功能多样以及多尺度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湿地公园既有明显的生态支撑功能,能够提供各种服务,同时湿地公园景观结构以及周边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对公园也具有明显的生态约束作用。国家湿地公园能否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如何协调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之间的矛盾关系。为此,本研究从公园内部景观尺度、生态系统尺度、周边区域尺度以及管理层面,通过对不同要素生态约束与支撑作用分析,构建了具有定量化评估湿地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导我国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以及科学评估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概况、良种选育与濒危树种扩繁等方面梳理了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需解决生物入侵、有害生物、生境污染、人为干扰、宜林地的选择以及提高造林成功率的关键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态修复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过程,并不是单单指自然生态系统会恢复到其原始系统,而是在适当人工的作用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功能如保持水土、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可再开发利用的经济功能,使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一种状态,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上树,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等。修复在压力和干扰去除后可以在自然过程中实现,在本文中对其含义、生态修复条件以及配套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状况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保障生态安全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核心任务。青藏高原物种丰富但受威胁物种多。近15年来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系统格局稳定,生态系统质量整体趋好,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均得以提升,生态退化趋势得到遏制,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对提升生态屏障功能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受气候暖湿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仍然面临退化草地面积大,以及冻土面积萎缩、沼泽湿地减少、部分生物栖息地退化、外来物种入侵、局部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风险。为了进一步保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建议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建立以国家公园群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加快实施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16.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之一,其中包括土壤侵蚀、坡耕地比例、水资源污染、岩溶干旱、生态修复、协同碳汇、城市化生态效应、石漠化治理指标、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性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将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综合成土壤侵蚀、坡耕地比例、水资源污染、岩溶干旱、生态修复、协同碳汇、城市化生态效应、石漠化治理指标、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性评估等10个方面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它们有助于解释在喀斯特生态修复方面实现可持续性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文章也指出了解决办法。它们构成了一套核心原则,可以指导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应对喀斯特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可持续性挑战。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哈尔滨湿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哈尔滨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以及哈尔滨湿地资源存在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相关建议。湿地是陆地、流水、静水、河口和海f4-系统中各种沼生、湿生区域的总称。湿地所蕴含的丰富自然资源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湿地不断退化、功能降低,因此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荒漠化是影响全球环境的十大问题之首,也是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灾难之一。其发生发展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威胁,其影响之大。每年各国都要花费大量资金对其进行治理,但治理速度却远不如荒漠化恶化的速度。要有效的治理荒漠化,使其发挥治理的长期效益,就要对其进行可持续治理。生态修复以其投资小、治理面积大、收效快等突出特点已成为目前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对生态修复在荒漠化治理中的原理和措施进行论述,以期实现荒漠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湿地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其保护和恢复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福祉。文章系统总结了我国湿地资源现状、湿地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以期支撑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决策。遥感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41.2×104 km2,位居亚洲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湿地面积整体呈恢复态势,保障水安全的作用更加明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碳汇功能潜力巨大,湿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断创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恢复技术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新时期湿地保护工作发展,建议实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湿地保护战略行动,完善湿地科学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创新完善湿地保护修复技术和工程措施,加强建设湿地研究人才高地和湿地管理咨询智库。  相似文献   

20.
欧维新  龚佳莹  叶丽芳  孙小祥 《资源科学》2010,32(11):2107-2114
湿地开发与保护矛盾的实质是人类在湿地生态经济功能利用上的冲突,湿地系统生态经济功能变化的动态评价,对协调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冲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生态位理论,界定了湿地功能生态经济位的内涵及其在湿地管理中的意义,构建了湿地功能评价的生态经济位评价模型,并以盐城滨海湿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①盐城滨海湿地系统经历了生态功能不断降低甚至丧失生态服务功能、经济功能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且这种变化还在延续;②盐城滨海湿地系统在生态和经济功能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边界,在湿地资源的利用上,不存在适宜开发的湿地功能过渡地带,表明现有的"滚动"开发模式不是以湿地功能为导向,而是更多地依据开发通达度、开发成本等其它因素;③协调湿地保护与开发矛盾,需要有科学的湿地功能区划工作来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