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小刚以自觉的商业叙事意识进行影片创作,凭借着对观众审美心理的准确把握,走平民化与游戏化的路子。在影像人物、造型语言、审美趋向、价值判断上都呈现出鲜明的平民取向,并通过对游戏的驾轻就熟地运用,以极具个人特色的幽默贯穿其中,发展丰富了中国喜剧电影的形态。在中国电影持续低迷的现状下,创造了骄人的票房成绩,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成功的个案,启发了其他电影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部分都市小说以极至的方式描写了当时的某些非常态和过度欲望的社会现象,并给它们的存在寻找着各种理由。本文从文本的角度分析了欲望化产生的现实客观原因以及背离人的精神价值的各种创作表现。  相似文献   

3.
都市是文学现代性作用的支点,王安忆的都市叙事作品对市民生活进行理性观照,展现普通生活中的温情,同时也对工业文明的困境和人类生活的格式化、精神信仰的缺失化等进行审美的反思。两极对立话语在其作品中形成张力,为其作品增添了某些永恒的特质。  相似文献   

4.
《棋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深厚的文化意蕴,也在于其独特的叙事策略。若即若离的人物视角设计,虚实相生的叙事方式与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以及通过多种叙述方法相结合来设计错综复杂的悬念伏笔,这些都是阿城的《棋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棋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深厚的文化意蕴,也在于其独特的叙事策略。若即若离的人物视角设计,虚实相生的叙事方式与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以及通过多种叙述方法相结合来设计错综复杂的悬念伏笔,这些都是阿城的《棋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把世人的凡俗人生、生存状态的苍凉和世事的无情变迁勾画成一幅逼真的图景,通过一系列让人印象深刻的市井小人物形象,凸显了人物在欲望驱使之下疯狂却又受到压抑的痛苦。欲望作为一个视角无疑是一个能窥视市民在乱世生存环境下的内在强烈欲望的独特视角。不仅为读者展现了丰富而沉重的人生苦难,还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将非理性的欲望意识提升到了一种理性批判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狂人日记>与<长明灯>中都通过塑造一位精神病患者的形象,宣扬启蒙与反封建的主题,加之<长明灯>的创作在时间上晚于<狂人日记>,许多接受者、批评家也因此而对<长明灯>的创作颇多非议.从叙事学角度,通过比较两部小说的叙事策略,揭示出它们的文本创作具有互补性,从而便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它们的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8.
老舍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理智与情感的矛盾,这在叙述中体现为叙述者的个人化努力与小说的公共性之间的分裂.老舍潜在的世俗情感使他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善恶"的二元对立模式,在价值评价标准上也体现出平民化的善恶观.此外,老舍自小深受侠文化的影响,在其人物身上也体现出古道热肠的侠义精神,在他们身上寄寓了老舍试图从民间精神重塑民族性格的企望.  相似文献   

9.
商品的推介已由传统的硬推销发展为广告叙事;广告叙事的原型来自于性叙事;性叙事又派生出英雄叙事与美人叙事;在世俗化的现代社会,它又演变成各种成功人士、明星叙事,其精神光芒早已无存.  相似文献   

10.
主要分析了白先勇宗教化的叙事策略。1、上帝的俯视。具体包括三种叙事视角,(1)圣子审视:在儿童视角的细节化、主观化基础上构筑圣子的神圣人格。(2)圣父期待:在圣父对人类命运的全知“叙述”和“展示”中期待建立终极的信仰。(3)圣灵评判:在对人物命运远距离地冷静观察后感悟圣灵的启示。2、天上人间的徘徊。白先勇的叙事结构就好像命运之神引领凡人在天上人间探寻生命的真谛,包括“人间———天上———超脱”模式和“人间———天上———人间”模式,背后的深层结构象征漂泊者寻求精神家园和心灵自由的艰难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个世纪以来,学界均依照鲁迅先生界定的概念及研究范围来研究才子佳人型小说,形成了研究范围相对狭小及论题不断重复的研究格局。本文尝试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概念及研究范围予以新的思考,希望能对才子佳人小说研究提供一个较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话本小说叙事模式从宋元到明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嬗变,其叙事视角、叙事体制、叙事结构、叙事精神和叙事态度等均有变化,这些变化是创作者迎合受众接受期待、重视"看官"内心体验和满足其欣赏趣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唐代以后的短篇小说呈现出与传统叙述相异的面貌。具体表现为:以年轻女性从边缘到中心地位转换为特征的人物修辞设置、以偶然巧遇的特殊机缘为特征的时间修辞设置、以闺房对外秘密通道为特征的空间修辞设置,使叙事因子及叙事流程突破以往叙述模式、认知模式和一般预设,获得异质性,激起大众的接受兴趣。  相似文献   

14.
无名氏爱情小说的广泛传播是现当代中国文坛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而这种景观的出现与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密切相关:首先是中国数千年以来就绵延着的传奇鬼怪的文化传统;其次是中国精致、含蓄、哀伤的情感文化传统;复次无名氏的爱情小说也是现代华人的心理需求,即永远抹不掉的农耕文化心理结构和故事型审美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15.
唐传奇与宋元话本在结构之道 (深层结构 )、结构之技 (表层结构 )两方面均有差异。唐传奇的叙事结构主要以情爱类小说、梦幻类小说、侠义类小说、历史类小说为代表来分析 ;宋元话本的叙事结构主要以愚行小说、公案小说、鬼怪小说、宗教小说为代表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都市影像作为都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载体,直接反映出都市纷繁复杂的文化景观。从当下都市影视文化的景观消费、存在关怀、审美导向出发,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审美维度融于都市影视传播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审美课题。同时,将人性呼唤、伦理关怀作为灵气来填补都市符号消费的空间,将都市影视剧构成一种对抗流俗生存状态的精神存在,也是当下都市影视剧审美获得深度模式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近松门左卫门的情死剧创作集中展现了町人和游女的爱情悲剧,构成了其剧作中“町游恋”的创作导向。“町游恋”悲剧揭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义理”与“人情”的矛盾,展现了江户时代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与变迁,同时也反映了元禄社会的生死观与宗教观。剧作《曾根崎心中》《冥途飞脚》和《心中天网岛》,反映着“町游恋”生成和消亡背后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碰撞,“町游恋”的创作导向展现了的近松门左卫门的情死剧创作的人文关怀以及社会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市井是中国普通市民赖以托身的特殊的生存空间与文化空间,是中国城市或城镇的重要构成,有着深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积淀,代表着城市的底层。抓住了市井,也就捕捉住了中国城市的“魂”。以市井作为叙事和审美对象的市民文学创作,在我国源远流长。现代中国市民小说正是现当代文学史上各阶段以市井生态景观和市俗文化为主要叙事内容的小说创作文本的聚合,它通过叙述市井文化中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地方性的市俗事像和市俗心理来关注中下层民众的生存境遇、行为方式、心理愿望、宗教信仰、伦理观念、道德范型及社会组织,实际上它是以市俗的内容和文学的具体性、情感性、审美性特征相结合的方式对人类的生命过程提供了最充分的形象化的叙事。  相似文献   

19.
唐传奇继承史传追求真实的传统,把具有真实姓名的一系列角色安插到叙事活动中来,从而达到史实性和权威性的效果;宋元话本由叙述者和说书人共同承担叙事功能,并在叙述中借助大量的指点干预和评论干预,开始有意识地展现讲述的虚拟性。  相似文献   

20.
向来被视为元代爱情喜剧的士妓恋爱杂剧,由于个体性追求与整体性命运的冲突,其中又充满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在剧作中主要表现在悲剧性歌妓形象的刻画,情与理的强烈冲突,隐藏在团圆结局背后的悲剧意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