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4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地质教育同样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这一主题,聚力攻坚克难,制度性障碍开始"破冰",热点难点问题开始"破解",创新举措开始"破土",改革发展呈现了好的局面。本刊撷取十条"2014年度中国地质教育要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总会发现学生的朗读并没有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人局面。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全员朗读兴趣,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创办"班级朗读者"栏目,通过开展"微朗读",进行"微点评",举办"微竞赛",不仅开辟了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新途径,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越来越渗透进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交往中人们见面打招呼也习惯于用"HELLO"取代传统的"你好",初中英语课堂却与此相反呈现出一派"沉默"的局面。本文在分析初中英语课堂"沉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改变这种局面的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够对于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精简教学内容实现"学少",通过"动手实验""动口讨论"以及采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策略形成自觉学习、有效学习的局面,达到"学多",进而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素质和考试成绩双丰收"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改变那种"教师传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陈旧教育思想,扭转那种"忽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局面,应以"学生为主",以"读书为主",以"自学为主",让学生有所发展.笔者学校一直以来倡导"讲练结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先练后讲",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没有学术大师时代”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未能产生学术大师,是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时代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在整个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导致绝大多数的学生与学者既不能"博古通今",也不能"学贯中西",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无法培养出学术大师。要求学生直接阅读中外文原著,不用今译汉译,也许是改变此种局面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王朝"治世"局面的出现有规律可循。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想实现教学的"治世",我们可以借鉴统治者的做法,真正体现历史学科在教学领域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王朝"治世"局面的出现有规律可循。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想实现教学的"治世",我们可以借鉴统治者的做法,真正体现历史学科在教学领域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趣中受益 勤中获果——小学生作文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起作文,学生往往觉得是"三个没有":一曰"没有词儿",二曰"没有趣儿",三曰"没有劲儿"。应该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四点体会。一、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笔者在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和合思想的主线由过去的遵从"天命"演变到"致道"的蜂起,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道家主张复"朴"反"真",儒家勇于弘"仁"成"乐",墨家"背周道而用夏政",法家企图范天下以归于一,阴阳家则提出"五德转移"。"致道"体现了人的主动欲求,人想给生命添加某种其他的色彩,但是,"天命"仍然是"道德"的终极价值源泉,致道终究是为了实现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1.
对于刘基及其思想的学术定位是我们研究刘基及其著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刘基作为传统儒者,博览全书,涉猎广泛,对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皆有研究,可以说是一位“通天地人”的“通儒”之士。刘基的儒学思想主要包括对孔孟之道的推崇,对儒家君臣之道、孝道、交友之道的思考;通过对刘基儒学思想的梳理,我们有理由得出如下结论:刘基是一位“古典的儒家与学以致用的儒家”。  相似文献   

12.
在书法艺术创作和书法美学思想上受禅宗影响至深,并第一个自觉地援禅入书、以禅喻书的书家是我国北宋名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综观其创作特点、书论思想及学书过程,无不凸现着禅的痕迹。  相似文献   

13.
被荣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和当代中国文学“接生婆”的美国著名翻译家、汉学家葛浩文先生,在2006-2012年的文学翻译中,不仅让我国三位当代作家分别获得了“英仕曼”亚洲最高文学奖,还把莫言推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在研究其翻译思想时发现,葛浩文那些源于实践、远非传统理论所能涵盖的独特的翻译见解,的确值得我国译界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彼得·德鲁克是一位著名管理大师,他对继续教育十分关注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彼得·德鲁克认为,任何人都应当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在线继续教育具有许多优势,是现代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对中国电大继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致力于新诗艺术创作的诗人,冯至对新诗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形成了日渐成熟的诗学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诗人思维认识的不断提高,其诗学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即从20年代的抒发真情实感的单纯传统的诗学观到40年代追求实存的现代主义诗学观,又从50年代受“左倾”诗潮影响的诗学观再到新时期以后日臻成熟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16.
苏舜钦是北宋中期的诗人文豪,开有宋一代诗文风气.隐逸思想贯穿他一生,是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至今学界少有人论及.以监进奏院祀神宴会事件为界,其隐逸思想可以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17.
王通作为隋末大儒,其《中说》一书中的文学思想蕴含了深刻的“文儒”特色。他一方面对复兴儒道怀有崇高的责任感,同时又对文学自身规律的发展采取轻视的态度,因此王通这种无法平衡“文”和“儒”之间关系的认识,体现了他文学思想中浓厚的以“儒”节“文”的复古保守性。但其对于文人的一些具体认识影响到初唐史官对“文儒”的基本认识,并在初唐时期得到延续和发展,进而为盛唐“文儒”的形成准备了理论条件。  相似文献   

18.
青年毛泽东的日本观是毛泽东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赞美、钦佩近代日本的崛起和以日本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日必战,联美制日,中国必胜。全面考察青年毛泽东的日本观,对于进一步研究毛泽东早期思想及其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晏殊属思深意远的"心境型"作家,故其词无论咏物、感怀或闺思,无不体现深沉澄明的"思致"。其思致形态又可分为"无心"、"有意"两类。"无心"者在直觉中隐含思致,它或描摹以烘染意蕴;或写意以潜伏哲思,甚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有意"者在直觉中显露思致,它或兴寄而言情志,或点染衬托以表意旨,虽可实指却意在象外,迷离蕴藉。"无心"、"有意"两种形态虽各有别,但在深层心理上都是作者理性观照的产物,是晏殊对人情世态、历史人生洞悟穿透的诗性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曾先后有意赴日本、法国和俄国留学,但最终均未施行。毛泽东多次放弃出洋留学的原因和理由虽不尽相同,但都从某个侧面体现了他思想的发展轨迹,反映了毛泽东正在比较和鉴别中迅速向着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