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感知教材,这是掌握知识的初级阶段,旨在形成阅读内容的表象.输入的大量信息并不一定能产生最佳学习效能。只有在有效地运用感知的特点与规律,最大程度上激活学生原有认知库存,形成良好的感知品质,才能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良好的阅读感知品质,只有在遵循感知的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形成.感知的特点和规律很多,如整体律、强度律、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经验律、比较律、协同律、理解律、选择律等等,在此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一、整体律人们平时感知的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性,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  相似文献   

2.
感知教学与地质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感知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灵活掌握学科知识,深入领会课程的科学思想、方法的基本教学手段。地质学由于其实践性较强,感知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由于诸多原因,感知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学生地质学原理的理解以及能力的培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当前高校地质教学的现状,作者提出了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普通地质学》是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要求学生掌握地质学一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建立地质学的时空思维方式和通过地质现象反演地质过程的逻辑思维方式。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和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调整,提出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4.
根据实践教学和学习研究发现:学习兴趣心理一般规律至少有三个:三段律、循环节律和里应外合律.尤其在兴趣“三段律”指引下生成的数学教学对应性策略,通过教师营造趣境、设定趣点、指向趣学等“教”的活动,组织学生感知、梳理、提炼、探究等学习活动,有效地实施愉快教学、成功教学和探究性教学,高效优质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7.
从基础地质学教学入手培养大学新生学地质的兴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基础地质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出发对如何培养大学新生学地质的兴趣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笔者认为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切实地掌握地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能力也是基础地质实习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普通地质学》(以下简称普地)课程长期以来是地质类专业学生入学后第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在学完该课后能掌握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后读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校地质学教研室对“地学基地班”的《普地》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改传统的纯中文教学方法,大胆采用了中、英文结合的教学手段。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也引发出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0.
“构造地质学”是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文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目标为指导,基于OBE理念,以出口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重点阐述了“构造地质学”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任敏 《天中学刊》1998,13(2):92-92
感知是对知识的最初步的认识,它是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感知规律,就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怎样运用感知规律呢?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归纳出六点经验,以供大家参考.1强度律刺激是产生感知的动因,而适当的强度是刺激成为动因的条件之一.感知的刺激必须达到恰当的强度,才能引起清晰的感知觉.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无论是板书、挂图、实物或教师的声音,都要适当,一定要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明白、听得清楚.除刺激的绝对强度外,刺激的相对强度也会影响效果.如在喧闹的教…  相似文献   

12.
模型思想是一种数学的基本思想,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主题。注重学生建模思想的形成与运用,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核心的数学建模课。因为“运算律”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它源于运算,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教学中必须要突出“运算律”产生的现实背景,选取适当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建构“运算律”提供很好的感知基础、经验支撑,从而很好地拉长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为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陈月旭 《甘肃教育》2011,(17):92-92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形象、生动的讲解是学生认识技术动作内在规律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准确、优美的示范则是学生感知技术动作外在形象的基础。把讲解和示范有机结合,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快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实践是指以教材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潜入文本深处,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训练,使得学生在深入研读文本内在语言的过程中感知语言、积累语言,最终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工科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成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1):110-112,152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构建工科构造地质学教学体系。从对构造现象的认识启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构造的图形学、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流变学特征及其研究程序和方法。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堂实习、课程设计、野外实习、综合训练和课堂讨论,为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演讲提供机会,使学生观察分析各种构造现象的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地质学基础》是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地理科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入门课,同时该课程也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学好和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是中学地理教师智能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展开教学实践与探索讨论,内容涉及课程的教材和教辅、课程的教学目的、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方式、课程的考核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陈蕊 《河北教育》2010,(6):41-41
《新课程标准》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也从中感受到了新课改的“甜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以河北工业大学设计基础教学的探索为例,探讨符合认知规律的建筑基础训练方法。认知规律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组织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能力。笔者从教学要求出发,通过对基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以认知规律为指导的教学组织的几点建议,并以教学实践加以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电类课程应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岗位群需求、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技能;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应积极实施探究性教学研究,突出以技能为主的教学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自己逐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